搜索到865 篇“ 肺部良恶性病变 “的相关文章
DCE-MRI定量参数联合血清VEGF、ProGRP水平检测对肺部 良 恶 性病变 的鉴别诊断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联合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水平检测对肺部 良 恶 性病变 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疑似肺癌患者95例,并根据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良 性病变 (46例)及恶 性病变 (49例),分别纳入良 性组、恶 性组。比较两组DCE-MRI定量参数[速率常数(Kep)、容量转移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及血清VEGF、ProGRP水平,分析DCE-MRI定量参数联合血清VEGF、ProGRP水平检测对肺部 恶 性病变 的诊断价值。结果恶 性组形状不规则、边缘毛刺征、内部强化不均匀、早期增强率≥60%占比大于良 性组(P<0.05);恶 性组Kep、Ktrans、Ve值及血清VEGF、ProGRP水平高于良 性组,且联合诊断肺部 恶 性病变 的AUC为0.898,最佳诊断敏感度为91.84%,特异度为86.96%,约登指数为0.788。结论DCE-MRI定量参数Kep、Ktrans、Ve及血清VEGF、ProGRP水平与肺部 恶 性病变 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可作为临床鉴别诊断肺部 良 恶 性病变 有效检查方案之一。 韩树亮 杨洁 郭孟珂 徐珂关键词: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 肺部病变 DCE-MRI定量参数对肺部 良 恶 性病变 的诊断价值 2023年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定量参数对肺部 良 恶 性病变 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烟台市龙口荣军医院2021年1月—2022年8月收治的90例肺部 良 恶 性病变 患者,根据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良 性病变 组(41例)和恶 性病变 组(49例)。分析DCE-MRI对肺部 良 恶 性病变 的鉴别诊断结果,比较良 性病变 组和恶 性病变 组的DCE-MRI定量参数,绘制ROC曲线并分析DCE-MRI定量参数对肺部 良 恶 性病变 的诊断价值。结果:90例肺部 良 恶 性病变 患者经DCEMRI检查共检出46例阳性,44例阴性;恶 性病变 组K^(trans)、K_(ep)显著高于良 性病变 组(P<0.01),两组TTP、MAX_(slope)、MAX_(conc)、V_(p)、V_(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K^(trans)诊断肺部 良 恶 性病变 AUC为0.930,截断值为0.24,K_(ep)诊断肺部 良 恶 性病变 AUC为0.853,截断值为0.86。结论:DCE-MRI定量参数K^(trans)、K_(ep)在肺癌良 恶 性病变 患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曲强关键词:肺部良恶性病变 磁共振成像 螺旋CT与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对肺部 良 恶 性病变 的诊断效果评价 2023年 研究分析螺旋CT、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应用在肺部 良 恶 性病变 诊断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针对2021.5-2022.2期间本医院87例经肺部 良 恶 性病变 手术确诊患者一般资料,手术前均为患者进行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及螺旋CT诊断,并具备完善的临床资料,与手术确诊结果对比,分析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及螺旋CT的诊断效果。结果:入组的87例患者中,确诊65例,DWI诊断准确率、特异性、灵敏度与螺旋CT相比明显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DWI诊断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螺旋CT诊断相比明显较高,有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DWI诊断误诊率、漏诊率低于螺旋CT(P<0.05)。结论:肺部 良 恶 性病变 诊断采取螺旋CT与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均能够实现良 好诊断,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可降低误诊情况发生。 张勇刚 肖秋月关键词: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 螺旋CT 肺部 良恶性病变 PET/CT代谢参数联合肿瘤标记物鉴别肺部 良 恶 性病变 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F-FDG(f-fluorodeoxyglucose,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双时相显像... 任昊关键词:肺部良恶性病变 正电子 计算机断层显像 代谢 肿瘤标记物 双源CT双能量技术在肺部 良 恶 性病变 鉴别中的Overlay、NIC及临床意义分析 2023年 目的:探究双源CT双能量技术在肺部 良 恶 性病变 鉴别中的碘增加值(Overlay)、标准化碘浓度(normalized iodine concentrations,NIC)及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扬州友好医院胸外科2020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72例肺部 病变 患者。按照病变 类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肺部 良 性病变 患者,36例)以及观察组(肺癌疾病患者,36例)。对两组患者均实行双源CT双能量技术诊断。比较两组患者动脉期与静脉期碘增加值、碘浓度(iodine concentration)、NIC、肿块体积、容积平均CT值、容积CT剂量指数值、平均容积CT增强值、容积CT净增值差异。结果:观察组静脉期NIC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静脉期碘增加值、碘浓度、动脉期碘增加值、碘浓度、NI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动脉期与静脉期碘增加值、碘浓度、NIC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静脉期碘增加值高于动脉期,NIC高于动脉期,差异显著(P<0.01);碘浓度静脉期与动脉期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肿块体积、容积平均CT值、容积CT剂量指数值、平均容积CT增强值、容积CT净增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肺部 良 恶 性病变 患者实行双源CT双能量技术,能判断患者肿瘤良 恶 性病变 情况,可辅助医师尽快判断患者临床病症发生情况,并实行针对性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郑一兵关键词:肺部病变 良恶性病变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及肿瘤标记物在肺部 良 恶 性病变 中的研究价值 2023年 世界卫生组织(WHO)最近的统计报告(GLOBOCAN 2018)指出,世界范围内癌症死亡病例约占53%,肺恶 性病变 在恶 性肿瘤中新增及死亡病例所占比例最大。虽然肺部 恶 性病变 的发生率较高,但是肺内直径大于1 cm结节、肿块亦可呈良 性。如良 性肿瘤、肺结核、炎症性肿块等[1]。在现存的鉴别肺部 病变 的手段中,^(18)F-FDG(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已成为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 任昊 张凤翔 卢东霞 杨金花关键词:肺部病变 计算机断层显像 代谢 肿瘤标记物 MRI-DWI联合ADC值对肺部 良 恶 性病变 的评估分析 2022年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I-DWI)联合表观弥散系数(ADC)值评估肺部 良 恶 性病变 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肺部 占位性病变 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时均行常规MRI、DWI检查;检查后行纤维镜下组织活检或手术病理检查或随访6个月,记录MRI-DWI联合ADC值检查的ADC值、DWI信号强度;以组织活检或手术病理结果或随访结果为依据,分析MRI-DWI联合ADC值评估肺部 良 恶 性病变 的价值。结果100例肺部 占位性病变 患者中,52例接受组织活检,20例行手术治疗,28例获得随访结果。经临床评估证实54例为恶 性病变 ,占54.00%;46例为良 性病变 ,占46.00%;恶 性病变 组ADC值[(0.86±0.21)×10^(-3)mm^(2)/s]小于良 性病变 组[(1.30±0.39)×10^(-3)mm^(2)/s],DWI信号强度(62.02±6.33)大于良 性病变 组(52.17±5.82)(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结果显示,ADC值、DWI信号强度单独及联合评估肺部 恶 性病变 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7、0.865、0.884,均具有一定的价值,且以联合检查评估价值最高。结论MRI-DWI联合ADC值评估肺部 良 恶 性病变 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詹华刚 李玉梅关键词:肺部良恶性病变 核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动态对比增强(DCE)-磁共振成像(MRI)在肺部 良 恶 性病变 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2022年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DCE)-磁共振成像(MRI)在肺部 良 恶 性病变 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绵阳市中心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75例肺部 占位性病变 患者,对其均进行MRI、DCE-MRI检查,分析DCE-MRI鉴别诊断肺部 恶 性病变 的临床价值,比较良 恶 性病变 DCE-MRI参数的差异。结果:DCE-MRI诊断肺部 恶 性病变 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93.75%、96.30%、94.67%,均高于MRI平扫(68.75%、74.07%、7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 恶 性病变 的ktrans、Kep、iAUC均高于良 性病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 良 恶 性病变 的Ve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E-MRI在肺部 良 恶 性病变 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吴浛嘉1.5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序列对肺部 良 恶 性病变 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1.5 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在肺部 良 恶 性病变 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搜集广东省河源市人民医院22例已病理或临床确诊的肺部 良 恶 性病变 患者的影像和临床资料,其中恶 性病变 9例,良 性病变 13例。22例患者行CT扫描发现肺部 病变 ,并行1.5 T磁共振常规T_(1)加权像(T_(1)WI)、T_(2)加权像(T_(2)WI)及多b值(400 s/mm^(2),800 s/mm^(2),1000 s/mm^(2))DWI序列扫描,测出3组不同b值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观察不同b值的DWI图像信号变化及不同b值的ADC值对肺部 良 恶 性病变 者的诊断价值;并统计在同一b值的情况下肺部 良 恶 性病变 ADC值的差异。结果大部分肺部 良 性病变 在DWI序列上相对邻近骨骼肌呈等信号或略低信号,而恶 性病变 多呈略高或明显高信号。随着b值的增加,恶 性病变 DWI信号逐渐增高,而良 性病变 逐渐减低。肺内恶 性和良 性病变 随着b值的增加相对应的ADC值均呈降低趋势。结论胸部1.5T磁共振多b值DWI序列扫描对肺内良 恶 性病变 有较大的鉴别诊断价值。 欧海宁 黄志明 缪淑芳 沈路科关键词:肺疾病 磁共振成像 CT阴影特性进行肺部 良 恶 性病变 临床诊断的研究 2021年 目的研究肺部 CT不同阴影特征对肺部 良 恶 性病变 诊断的指导意义。方法1200例肺部 CT检查时因肺部 阴影住院的患者,分析组织病理学结果以及性别、年龄、病灶大小、肺部 阴影特性、肺部 CT双轨征与肺部 病变 的关系。结果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恶 性病变 患者835例(69.58%),良 性病变 患者365例(30.42%)。恶 性病变 患者中男411例(49.22%),女424例(50.78%);良 性病变 患者中男213例(58.36%),女152例(41.64%);良 恶 性病变 患者的性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平均年龄为(56.00±10.89)岁,其中恶 性病变 患者主要集中在60~69岁,良 性病变 患者主要集中在50~59岁。肺部 肿块患者中,恶 性病变 302例(75.31%),良 性病变 99例(24.69%);肺部 结节患者中,恶 性病变 533例(66.71%),良 性病变 266例(33.29%)。肺部 肿块患者的恶 性病变 占比大于肺部 结节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 性病变 患者的毛刺征发生率为64.55%,分叶征发生率为73.89%,胸膜凹陷征发生率为32.22%,均高于良 性病变 患者的59.59%、32.05%、20.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肺部 阴影中存在毛刺征、或存在分叶征患者,或存在胸膜凹陷征,更有可能是恶 性病变 ;无论是肺部 阴影面积大与小,出现毛刺征、分叶征和胸膜凹陷征时,患者恶 性病变 的几率更高。肺部 阴影、肺部 肿块、肺部 结节患者良 恶 性病变 发生双轨征的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患者恶 性病变 的可能性高于男性,而男性患肺鳞癌的可能性高于女性,当肺部 肿块或者结节中有毛刺征、分叶征或胸膜凹陷征时发生恶 性病变 的几率更高。 张利关键词:肺部CT 良恶性病变
相关作者
何广仁 作品数:86 被引量:196 H指数:8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SPECT TC 单克隆抗体 CT 脑出血 焦志云 作品数:44 被引量:160 H指数:6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 128层螺旋CT 肺癌 肺部良恶性病变 吴锦昌 作品数:177 被引量:602 H指数:13 供职机构:苏州市立医院 研究主题:TC 放射免疫显像 SPECT 显像研究 单克隆抗体 胡筠珠 作品数:52 被引量:167 H指数:6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肺肿瘤 纤支镜检查 非小细胞肺癌 纤维支气管镜 肺癌 吴翼伟 作品数:192 被引量:520 H指数:1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PET/CT 18F-FDG PET/CT显像 胰腺癌 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