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84篇“ 肺部孤立性结节“的相关文章
- 应用高分辨率CT鉴别诊断肺部孤立性结节(SPN)的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应用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鉴别诊断肺部孤立性结节(SPN)的价值。方法: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将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查体发现孤立性肺结节的120例患者纳入,对患者实施胸部X线检查、HRCT检查,对比胸部X线和HRCT检查对于孤立性肺结节开展定性诊断的结果各项指标,并对比X线与HRCT对不同临床分期肺癌的诊断符合率。结果:在孤立性肺结节定性诊断中,参照院外随访结果,关于诊断结果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HRCT各项数值均比X线高(P<0.05)。HRCT对Ⅰ期、Ⅱ期肺癌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X线(P<0.05),而在Ⅲ期、Ⅳ期肺癌诊断时,X线与HRCT的符合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R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定性诊断价值良好,不仅可准确区分肺良性结节与肺癌,还可对肺癌的临床分期进行辅助鉴别。
- 辛欣
-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
- CT动态增强扫描在肺部孤立性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 2024年
- 目的:探析CT动态增强扫描在肺部孤立性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11月日照港口医院收治的70例肺部孤立性结节患者,患者均进行CT检查,包括CT常规扫描及CT动态增强扫描,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动态增强扫描在肺部孤立性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病理结果证实,70例肺部孤立性结节患者中,47例(67.14%)为恶性,23例(32.86%)为良性。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肺部孤立性结节结果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极好,Kappa值=0.935;CT常规扫描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尚可,Kappa值=0.670。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肺部孤立性结节的灵敏度97.87%、准确率97.14%、阴性预测值95.65%均高于CT常规扫描的80.85%、84.29%、7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肺部孤立性结节不同时间点的动态增强CT值均高于良性肺部孤立性结节(P<0.05)。结论:CT动态增强扫描在肺部孤立性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表现出较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可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
- 辛全亮
- 关键词:肺部孤立性结节CT动态增强扫描
- DR在肺部孤立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数字X射线摄影(DR)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2年12月镇江市京口区江苏大学卫生服务站经DR摄片发现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100例,通过对其征象分析与病理对照,研究DR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结果:42例为恶性结节,均经病理证实,其中腺癌34例,鳞癌8例。58例为良性结节,其中结核球20例,错构瘤3例,炎性结节35例。以病理穿刺及随访复查结果为金标准,DR对肺部孤立性结节良恶性诊断的灵敏度为80.95%(34/42),特异度为72.41%(42/58),准确率为76.00%(76/100),Kappa值为0.5200,与金标准一致性中等。良恶性结节的钙化、分叶及毛刺征象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诊断能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一致性中等,但可以较好地检出直径≥8mm的肺部孤立性结节,有助于指导临床对肺结节的治疗及随访。
- 许兵李强谈瑞生
- 关键词:数字化摄影X射线孤立性肺结节
- CT鉴别诊断肺部孤立性结节的效果与影像特征分析
- 2023年
- 探讨CT在肺部孤立性结节(SP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一共纳入50例研究对象,均为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肺部孤立性结节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CT扫描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记录CT的诊断准确率,并比较良性、恶性与炎性SNP的CT值以及SNP的结节特征参数值。结果 CT诊断准确率为94.00%,与病理诊断结果10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与炎性SNP的BF、BV、PS参数值均显著大于良性SNP(P<0.05)。恶性与炎性SNP的强化值、S/A参数值均显著高于良性SNP,达峰时间显著短于良性SNP(P<0.05)。结论 CT检查对SPN的鉴别诊断有良好效能,分析CT影像特征与增强扫描前后CT值的变化特点,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 郭志文
- 关键词:CT肺部孤立性结节影像特征
- 探讨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成像在诊断肺部孤立性结节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成像在诊断肺部孤立性结节(SP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20年2月天津市公安医院收治的64例SPN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成像检查,以病理结果为判断金标准,评价CT动态增强成像诊断效能,分析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成像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另分析良、恶性SPN患者的CT征象和不同时间点动态增强CT值。结果: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恶性SPN患者30例、良性SPN患者34例;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成像诊断出恶性SPN患者29例、良性SPN患者35例;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成像诊断SPN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为90.00%(27/30)、94.12%(32/34)、92.19%(59/60);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成像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良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pa=0.843,P<0.001)。良性SPN患者圆形/类圆形占比5.88%、支气管充气征占比11.76%、血管集束征占比0%、毛刺占比26.47%、深分叶占比2.94%、胸膜凹陷征占比5.88%、空泡征占比14.71%,低于恶性SPN患者的63.33%、83.33%、86.67%、86.67%、100%、86.67%、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861、32.943、49.628、23.305、60.114、42.264、22.460,P<0.05);在0 s、30 s、90 s、180 s动态增强扫描时间下,良性SPN患者CT值分别为(27.23±5.10)HU、(35.68±6.79)HU、(24.28±5.01)HU、(39.20±6.71)HU,均低于恶性SPN患者的(34.45±6.41)HU、(63.12±7.43)HU、(71.84±8.56)HU、(68.94±7.66)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13、15.436、27.511、16.559,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成像能够明晰良、恶性SPN患者的CT征象和不同时间点动态增强CT值,可为鉴别诊断良、恶性SPN提供有利证据。
- 齐燕辉
- 关键词:肺部孤立性结节动态增强成像
- CT鉴别诊断肺部孤立性结节的效果与影像特征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在肺部孤立性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中的诊断价值,分析良性、恶性SPN的影像资料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淄博市淄川区医院收治的85例SPN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患者的病理诊断结论分成良性组(46例)和恶性组(39例)。对比所有病例的CT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计算CT检查对恶性SPN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按SPN的性质进行分类,统计病灶的数目与病灶影像资料的特征;分析同层面病灶CT值随时间的变化,探讨良性、恶性组的CT值差异。结果CT检查对恶性SPN的敏感度为97.44%,特异度为89.13%,阳性预测值为88.10%,阴性预测值为95.35%。本组病例经CT检查共发现74个良性病灶,46个恶性病灶,两类病灶的形状、密度、边缘、浸润、包膜表现存有明显差异(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CT值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_(组间)=309.166,P_(组间)<0.001;F_(时间)=8332.196,P_(时间)<0.001;F_(交互)=403.113,P_(交互)<0.001),各时间点恶性组的CT值均明显高于良性组(P<0.05)。结论CT检查对SPN的鉴别诊断有良好效能,分析CT影像特征与增强扫描前后CT值的变化特点,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 孙宝
- 关键词:计算机断层扫描影像学特征
- 肺部孤立性结节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 2022年
- 目的探讨CT对肺部孤立性结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效果和价值,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临泽县中医医院收治的78例疑似肺部孤立性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CT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肺部孤立性结节的检出率,同时计算CT诊断肺部孤立性结节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析良恶性肺部孤立性结节的CT特征。结果在78例疑似肺部孤立性结节患者中,病理检查结果显示,阳性患者65例,良性、恶性结节患者分别为29例和36例,检出率分别为44.62%和55.38%;CT检查阳性患者62例,检出率为95.38%,良性、恶性结节患者分别有27例和35例,与病理结果对照,检出率分别为93.10%和97.22%,两者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肺部孤立性结节的准确率为89.74%,敏感度为95.38%,特异度为61.54%,阳性预测值为92.54%,阴性预测值为72.73%。良性结节的CT征象中分叶征、血管集束征、磨玻璃影占比低于恶性结节,钙化占比高于恶性结节(P<0.05);良、恶性结节CT征象中的毛刺征、空泡征及胸膜尾征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对肺部孤立性结节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同时对结节性质也有良好的鉴别诊断作用,能够为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可在临床中应用。
- 张村国朱宏
- 关键词:肺部孤立性结节CT诊断
- CT增强扫描在肺部孤立性结节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 2022年
- 探讨CT增强扫描在肺部孤立性结节中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共收治检测肺部孤立性结节患者100人,其中男性患者50例,平均年龄(35.63±4.12)岁;女性患者50例(33.64±6.72)岁,通过采取常规扫描技术与CT增强扫描技术下的病患结果分析为依据,采用病理穿刺诊断结果为检验金标准,进而分析CT增强扫描检测下肺部孤立性结节患者最终检测结果。结果:经观察组与对照组在采取两种CT模式下检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肺部孤立性结节患者中其良性与恶性对比过程中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增强扫描检测在肺部孤立性结节中具有临床诊断意义。
- 凌丽君
- 关键词:CT增强扫描肺部孤立性结节
- 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成像对肺部孤立性结节的诊断价值观察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成像对肺部孤立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2月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肺部孤立性结节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经病理穿刺活检确诊。开展常规CT扫描和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比常规CT扫描、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成像的CT值,并将病理穿刺活检结果视作临床鉴别诊断“金标准”,对比分析常规CT扫描和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成像鉴别诊断肺部孤立性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良、恶性肺部孤立性结节的常规扫描CT值低于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成像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肺部孤立性结节的常规扫描CT值、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成像CT值较恶性肺部孤立性结节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成像鉴别诊断肺部孤立性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93.02%)及特异度(90.91%)、准确率(92.31%)较常规CT扫描(76.74%、63.64%、72.31%)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成像在肺部孤立性结节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帮助医师准确鉴别肺部孤立性结节良、恶性,降低临床漏诊和误诊风险,可于临床推广。
- 张秋刘俊佐
- 关键词:肺部孤立性结节
- PET-CT结合高分辨率CT对肺部孤立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效果观察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分析肺部孤立性结节采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以及高分辨CT扫描的鉴别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肺部孤立性结节患者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在进入医院后均开展PET-CT检查、高分辨率CT检查以及病理检查,并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疾病鉴别主要依据。分析病理检查情况;分析PET-CT检查、高分辨率CT检查以及PET-CT联合高分辨率CT检查结果;对比PET-CT检查、高分辨率CT检查以及PET-CT联合高分辨率CT检查诊断效能。结果在90例肺部孤立性结节患者中,病理检查结果提示34例(37.78%)为恶性结节、56例(62.22%)为良性结节;PET-CT检查提示32例(35.56%)为恶性、58例(64.44%)为良性;高分辨率CT检查提示31例(34.44%)为恶性、59例(65.56%)为良性;PET-CT联合高分辨率CT检查提示33例(36.67%)为恶性、57例(63.33%)为良性。在诊断效能方面,联合检查高于PET-CT检查、高分辨率CT检查(P<0.05)。结论肺部孤立性结节采用PET-CT联合高分辨率CT检查,能够对结节良恶性进行有效鉴别,发挥良好的诊断效果。
- 王慧胡海萍余玲李翠娟郭满涛
- 关键词:肺部孤立性结节高分辨率CT
相关作者
- 刘卫金

- 作品数:114被引量:318H指数:10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 研究主题:X线计算机 兔肝 多层螺旋CT 体层摄影术 VX2移植瘤
- 戴书华

- 作品数:171被引量:662H指数:13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 研究主题:CT 磁共振成像 MRI CT诊断 多层螺旋CT
- 喻东平

- 作品数:6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孤立性肺结节 肺部孤立性结节 灌注成像 体层摄影技术 64排螺旋CT
- 王琳

- 作品数:16被引量:5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市胸科医院
- 研究主题:肿瘤细胞 肺部孤立性结节 非小细胞肺癌 预后 肺腺癌
- 张冬

- 作品数:191被引量:524H指数:12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 CT 脑星形细胞瘤 X线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