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12篇“ 肺周围性病变“的相关文章
- 径向超声支气管镜(R-EBUS)对肺周围性病变的诊断效能及安全性分析
- 目的:本研究探讨径向支气管内超声检查(R-EBUS)对肺周围性病变的诊断效能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于江西省人民医院就诊,肺部CT影像表现为肺周围病变,并行径向超声支气管检查,通过活检钳取...
- 袁国银
- 关键词:经支气管镜肺活检肺周围病变
- 支气管镜下径向超声引导联合测量技术在肺周围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 2024年
- 评价支气管镜下径向超声引导联合测量技术经支气管活检在肺周围性病变中的诊断效能、安全性和影响因素。方法 记录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呼吸内镜诊疗科行径向超声小探头联合测量技术行肺外周病变活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诊断率、安全性和影响因素。200例患者均为肺周围型病变(PPLs)。结果 总诊断率、恶性肿瘤诊断率、良性疾病诊断率为60.00%(120/200)、72.39%(97/134)、38.33%(23/60)。.7例患者活检后出现中等量出血(50?ml左右),经局部喷洒凝血酶后,出血停止;余患者活检后见少量出血,无需处理。影响诊断效能的因素有病灶大小(直径>20?mm)、超声探头与病灶关系(探头在病灶内)、活检的次数(>5次)。病灶在肺叶的分布对结果无明显影响。结论 应用价值较高。支气管镜下径向超声引导联合测量技术经支气管活检在诊断PPLs中可以有效进行诊断,安全性高;选择合适的患者能提高诊断率。 。
- 努尔阿米娜·米吉提王晓平安小庆徐栗
- 关键词:支气管镜测量技术肺周围性病变
- 虚拟导航系统联合径向超声支气管镜在肺周围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 目的:近年来,肺周围性病变检出率越来越高,临床上对其诊断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各诊断方式都有其利弊,本文旨在探讨径向超声支气管镜联合虚拟导航系统对肺周围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评估其安全性,为今后临床上选择肺周围性病变的诊断方式提...
- 周明婷
- 关键词:肺周围性病变经皮肺穿刺活检
- 细支气管镜内径向超声引导肺活检对肺周围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究细支气管镜内径向超声引导肺活检对肺周围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肺周围性恶性病变及肺周围性良性病变的诊断率及影响诊断率的相关因素;分析测距法和引导鞘法两种活检方法诊断率的差异;分析细支气管镜内径向超声引导...
- 黄强
- 关键词:经支气管镜肺活检肺周围性病变
- 超声与CT引导下肺周围性病变穿刺活检术的应用价值比较研究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比较超声与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在肺周围性病变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行经皮肺活检的103例肺周围性病变患者,将采用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的患者纳入超声引导组(56例),将CT引导穿刺活检的患者纳入CT引导组(47例)。以穿刺病理结果为对照,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活检成功率、操作耗时、胸膜至病灶距离、与胸膜接触长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术后患者诊断满意率,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超声引导组病型一次取材成功率为94.6%,CT引导组病理一次取材成功率为9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声引导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4%;CT引导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2%,超声引导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T引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42,P<0.05)。超声引导组病灶直径越长、胸膜至病灶距离越短、病灶与胸膜接触长度越长则取材成功率越高,反之取材成功率越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649,x^(2)=21.536,x^(2)=25.354;P<0.05)。结论:超声引导与CT引导下肺周围性病变活检术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而超声因具有实时动态、操作简便、无辐射、术后并发症率低等优点,可作为无骨和肺气阻挡肺周围性病变首选的穿刺引导方法。
- 王泽爱姜磊齐凤娥刘承平丁宗励陈国秀
- 关键词:超声引导CT引导肺周围性病变
- 超声造影引导肺周围性病变活检的价值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评估超声造影在区分恶性和良性周围性肺部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并评估超声造影引导下活检对周围性肺部病变的可行性、准确性和实用性。方法:研究纳入了76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周围性肺部病变的患者,40例穿刺前进行超声造影,为造影组;36例穿刺前行常规超声检查,为对照组,比较超声造影和常规超声显示病灶内坏死区域的能力,评估两组穿刺活检的阳性率。结果:在造影组中,急性肺炎病变的始增时间明显早于其他类型的病变(P=0.03),良性和恶性病变之间的其他指标无显着差异;造影组病变内坏死区域显示率(47.5%)明显高于对照组(5.6%),超声造影引导的活检阳性率(90%)高于常规超声(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可以更好地识别病变内的坏死区域,从而在提高活检阳性率中发挥有效作用。超声造影有助于从其他类型的肺部病变中识别出急性肺炎病变。超声造影是诊断肺部病变的有用附加技术。
- 刘群房秀霞
- 关键词:超声造影肺周围病变经皮肺活检
- 超声和低剂量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在肺周围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超声和低剂量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在肺周围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为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1月庆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3例肺周围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肺穿刺活检方法将其分为超声组(30例,实施超声引导下肺穿刺活检)与CT组(33例,实施低剂量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对比两组患者穿刺质量、对肺周围性病变疾病类型的检测率、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典型病例超声与低剂量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术前与术中的影像学特征。结果CT组患者一次定位成功率显著高于超声组(P<0.05);而两组患者一次取材成功率、一次活检成功率、病理诊断明确率、穿刺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肺周围性病变在进行肺穿刺活检穿刺过程中使用超声和低剂量CT引导均可起到较好的作用,提升操作的安全性,但是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以提升诊断质量。
- 王龙燕龙
- 关键词:肺穿刺肺周围性病变超声低剂量CT
- 虚拟导航支气管镜联合支气管超声引导肺活检术在肺周围性病变的作用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在肺周围性病变(pulmonary peripheral lesions,PPLs)中,虚拟导航-支气管镜(VBN)联合支气管超声技术(EBUS)与单用支气管超声引导的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transbronchus lung biopsy,TBLB)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1~2020-06在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介入中心纳入本项研究的53例患者。分成VBN组23例与非VBN(NVBN)组30例,其中VBN组术前常规仔细阅读胸部CT,并根据VBN虚拟路径进入靶向支气管,再用支气管超声内镜探查;而NVBN组无VBN虚拟路径。结果:53例患者中,VBN组与NVBN组的诊断率(91.3%vs83.3%;P=0.396),无统计学意义。性别对于诊断率影响,也无统计学意义(P=0.467)。两组中病灶位置,均无统计学意义(左上叶P=0.598;左下叶P=1.000;右上叶P=0.285;右中叶P=0.505;右下叶P=0.424)。VBN组小探头探及中心型88.9%,偏心型92.9%,偏心型诊断率高于中心型;NVBN组中心型78.3%,偏心型100%,同样偏心型诊断率高于中心型诊断,存在统计学意义(P=0.021)。在并发症上VBN组与NVBN组,无统计学意义(P=0.440)。结论:VBN联合EBUS-TBLB与EBUS-TBLB在PPLs诊断率比较没有提高。
- 王金志孙晓琳徐爱兰宋欣欣杨金凤杨子云张楠赵蕴伟周国武
- 虚拟导航联合气管超声下经引导鞘肺活检术对肺周围性病变诊断价值的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气管超声下经引导鞘肺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 transbronchial lung biopsy with guide-sheat,EBUS-GS-TBLB)联合虚拟导航(virtual bronchoscopic navigation,VBN)对肺周围性病变(Peripheral pulmonary lesions,PPL)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对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就诊的气管镜下未发现异常的肺周围性病变的患者,根据引导设备不同,分为导航组(气管超声下经引导鞘肺活检术联合虚拟导航组)和非导航组(气管超声下经引导鞘肺活检术组),观察诊断率和安全性,并总结影响诊断率的因素。结果共150例患者入选了本次研究,导航组70例,非导航组80例。导航组的诊断率为85.7%(60/70),而非导航组为71.2%(57/8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8,P=0.022);导航组在直径≤2 cm的病灶中诊断率高于非导航组;气管超声下经引导鞘肺活检术联合虚拟导航组较气管超声下经引导鞘肺活检术组定位病变时间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非导航组,轻度气胸(肺压缩<15%)2例。结论气管超声下经引导鞘肺活检联合虚拟导航技术创伤小、诊断率高、并发症少。
- 李譞李永斌李婧李明隆玄李君彭爱梅王昌惠
- 关键词:超声检查支气管镜检查肺周围性病变诊断率
-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周围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研究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CT-GPLB)对肺周围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69例肺周围性病变患者进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对活检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和(或)组织培养,观察活检结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69例患者中,有268例取得病理组织, 263例获得明确诊断,其中恶性病变173例,包括鳞癌24例,腺癌110例,腺鳞癌3例,小细胞癌14例,浸润性癌8例,肺淋巴上皮瘤样癌1例,肺外转移瘤11例,肺肉瘤2例;良性病变90例,包括结核29例,炎性病变35例,隐球菌8例,肺炎性结节4例,软骨瘤3例,肺组织胞浆病2例,肺良性间叶瘤1例,间质性肺炎1例,干燥综合征1例,慢性肉芽肿性炎1例,韦格氏肉芽肿1例,毛霉菌1例,曲霉菌1例,毛霉菌、曲霉菌1例,肺炎性假瘤1例;5例未能明确诊断。气胸发生率为10.0%(27/269),咯血发生率为7.1%(19/269),经对症处理后均缓解。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应用在肺周围性病变诊断中的准确率较高,并发症较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方式,临床应用价值高。
- 薛永新杜焰家张伟强
- 关键词:肺周围性病变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
相关作者
- 李明

- 作品数:37被引量:106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肺周围性病变 肺活检术 中央型肺癌 支气管镜 肺癌
- 王昌惠

- 作品数:141被引量:632H指数:13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支气管镜 纤维支气管镜 支气管镜检查 肺周围性病变 COPD
- 彭爱梅

- 作品数:44被引量:245H指数:10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肺周围性病变 肺活检术 支气管镜检查 COPD 脑钠素
- 张诚

- 作品数:89被引量:133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超声造影 实时超声造影 超声心动图诊断 超声弹性成像 超声检查
- 胡美娟

- 作品数:18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超声表现 超声检查 常规超声 CE 肺周围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