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18篇“ 肢体偏瘫“的相关文章
- 一种肢体偏瘫语言障碍交互机器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肢体偏瘫语言障碍交互机器人。进行发音、找到对应的单词、和建立一个相邻发音关系,找到相似的发音的单词,从而预防用户想说一个字但是模糊发音的情况。将这些字做一个匹配,通过预测空白停顿的字,来达到防止用户发音弱...
- 张姗姗欧秀君黄忠福缪萍
- 一种神经内科用脑出血肢体偏瘫经络刺激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种神经内科用脑出血肢体偏瘫经络刺激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现有肢体偏瘫经络刺激装置存在的,不能同时对整个腿部进行按摩操作、穴位刺激,以及仅能在患者的腿部使用,不能在身体其...
- 王凯王琪唐勇陈亮
- 针灸治疗肢体偏瘫患者的综合康复护理效果探讨
- 2024年
- 探究肢体偏瘫患者使用针灸治疗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将针灸治疗肢体偏瘫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作为观察对象,选取时间2023.01-2024.01,例数:72,分组:抽签法,组别:WO组、RD组,36例/组,方法 WO组-常规,RD组-综合康复。对比WO组在临床疗效、肌肉痉挛、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方面与RD组之间的差异性。结果 ①临床疗效(=5.258):RD组94.44%>WO组75.00%,P<0.05;②肌肉痉挛(MAS):干预前,肘关节(t=0.224),腕关节(t=0.190),膝关节(t=0.148),踝关节(t=0.392),P均>0.05;干预后,肘关节(t=26.139),腕关节(t=10.065),膝关节(t=24.050),踝关节(t=16.851),均是RD组WO组,P均<0.05;④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干预前(t=0.027),P>0.05;干预后(t=9.954),RD组>WO组,P<0.05;⑤神经功能(CSS/NIHSS):干预前,CSS(t=0.092),NIHSS(t=0.077),P均>0.05,干预后,CSS(t=13.755),NIHSS(t=13.885),均是RD组肢体偏瘫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各功能改善效果显著,可推广使用。
- 周宇张海波
- 关键词:针灸治疗肢体偏瘫综合康复护理
- 电针治疗脑卒中后肢体偏瘫临床观察
- 2024年
- 目的 评价电针治疗脑卒中后肢体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脑卒中后肢体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针刺组各40例,分别进行1次/d,每次20 min, 10 d为1个疗程的电针和针刺治疗,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评价电针对脑卒中后肢体偏瘫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30 d后,电针组疗效明显优于针刺组;电针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针刺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针刺组(P<0.05)。结论 通过对比观察,可以确定,电针对于脑卒中后肢体偏瘫的神经功能恢复以及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吴小慧焦杨
- 关键词:偏瘫神经功能电针疗法
- 脑梗死肢体偏瘫患者应用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 2024年
- 观察脑梗死肢体偏瘫患者应用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22年1月-202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患者中选取80例脑梗死肢体偏瘫患者入组,按照康复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组目标对象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观察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各项康复指标、护理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研究数据显示,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项康复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 脑梗死肢体偏瘫患者的康复过程中, 康复护理干预模式作用显著,不仅能够缩短康复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还可以提升患者满意度,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
- 林炳池汤云
- 关键词:肢体康复训练
- 心理干预及护理干预对肢体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
- 2024年
- 对肢体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心理干预和护理干预的研究。方法 我们收治的68名因高血压性脑卒中或头部外伤造成肢体偏瘫的患者,选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其康复影响。对照组(34例患者)与观察组(34例患者)。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进行心理干预和护理干预,同时进行常规护理。两组病人的肢体康复状况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在完成治疗后,将进行对照检查。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生活自理能力和肢体功能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干预护理对肢体偏瘫恢复期患者可有效减轻其心理负担。减少患者致残率的同时提升患者生活品质,从而达到延长患者寿命的临床价值。
- 赵伟伟李静
- 关键词:心理干预护理肢体偏瘫
- 一种便于手指抓握的肢体偏瘫患者训练单车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手指抓握的肢体偏瘫患者训练单车,涉及肢体训练单车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肢体训练单车难以适用肢体偏瘫的患者,无法自行锻炼,易增加人工工作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训练单车主体,还包括有把手、调节组件、...
- 谭祖翠
- 肢体功能护理在老年脑梗死肢体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 2024年
- 老年脑梗死(CI),肢体偏瘫(HP)患者,对其进行护理时,行肢体功能护理(LFN),应用行研究。方法 样本区域: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时间:开始:2023年2月;结束:2024年2月;类型:CIHP,老年患者;样本总数:n=78例;分组法:掷硬币法;组别数量:2组,A组、B组;各组数量:39例;护理法:常规护理、LFN。指标:运动功能(FMA量表)、肢体功能(FAC量表、BBS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量表)、护理满意度。结果 LFN后,FMA评分,上肢、下肢,对比A组:B组,后者较高;FAC评分、BBS评分,两组行比较,B组较高;MBI量表中,进食、穿衣、大/小便控制能力、上/下楼梯能力、洗澡、个人卫生、轮椅操作、如厕、床椅转移、行走评分,B组更高;护理满意度:82.05%:97.44%,B组较高,均(P<0.05)。结论 CIHP老年患者,护理期间,行LFN,运功、肢体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所提高,护理满意度较高。
- 栾婷
- 关键词:护理满意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老年脑梗死患侧肢体
- 基底节脑出血肢体偏瘫患者超早期护理的临床效果研究
- 2024年
- 探讨基底节区脑溢血引发的肢体瘫痪病人在实施超快速医疗照护干预下的治疗成效。方法 纳入34名基底节区脑溢血引发的肢体瘫痪病人作为样本,将他们平均分配至实验组和对照两组,每组17人。实验组接受超快速康复照护,对照两组则接受常规照护。在照护前后,对两组病人的肢体功能(运用FMA、FCA、MBI等评分体系进行评估),生活品质,以及照护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在护理干预下,实验组的病患肢体活动能力及生活品质指数显著攀升(P<0.05)。这份研究展现了如下数值:实验组接受护理后,肢体活动能力的FMA和FCA评分分别表现为85.18±6.12和95.74±5.23,而对照组的评分仅为76.84±5.20和84.82±5.76。观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实验组成员达89.12±5.12,对照组则是81.93±5.31。从生活质量分数来看,实验组为91.53±5.34,相比之下,对照组为79.95±5.85。最后一项是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实验组这方面的数据专业为97.06%,明显领先于对照组的79.41%。结论 对基底节区脑出血合并下肢中风病人实施超早期的康复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病人的身体和生存品质,并增加病人对病人的服务满意度。对基底节区中风伴有肢体偏瘫的病人进行了超早期的康复治疗,是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 段晓菲
- 关键词:基底节脑出血肢体偏瘫护理满意度
- 艾灸在中风后肢体偏瘫患者中的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
- 2024年
- 探讨中风后肢体偏瘫的患者使用艾灸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6月我院脑病外科收治的76例中风后肢体偏瘫患者,38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38例为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艾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 为中风后肢体偏瘫患者给予艾灸联合常规治疗,能够大幅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
- 张旭东
- 关键词:艾灸
相关作者
- 张超

- 作品数:26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浙江省中医院
- 研究主题:康复训练 脑卒中 脑卒中后 针刺结合 肢体偏瘫
- 余珂

- 作品数:13被引量:86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研究主题:肛周皮炎 腹泻患者 集束化护理 预防脑卒中 早期康复护理
- 曾玉萍

- 作品数:39被引量:205H指数:6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研究主题:个性化 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 护理 脑梗死后 脑卒中
- 陶继恩

- 作品数:13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雷火灸治疗 雷火灸 支气管哮喘 中风 治疗中风
- 孙成彦

-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研究主题:发病年龄 偏瘫 肢体偏瘫 性功能障碍 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