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2篇“ 股骨骨不连“的相关文章
- 郑怀贤经验方对股骨骨不连大鼠骨折恢复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郑怀贤经验方对股骨骨不连大鼠骨折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36只Wistar大鼠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处理方式不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实验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大鼠手术离断股骨干构建股骨骨不连大鼠模型,术后8周;实验组给予郑怀贤经验方(2.7 g/kg)外敷患肢,干预8周;模型组和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观察并比较各组大鼠活动、毛发色泽变化和股骨干缺损、病理改变、血清学指标变化。结果:空白组大鼠活跃,食欲正常、被毛致密紧披有光泽色泽,股骨干骨质结构正常、软骨细胞排列有序;模型组大鼠活动状态减少、食欲降低、毛发稍燥、色泽较暗,且实验组大鼠上述情况有所改善;实验组大鼠干预4周时股骨缺损部位有骨痂,干预8周时骨缺损线消失、骨皮质连续,且与模型组大鼠相比,软骨细胞排列紊乱、结构缺少病理改变有改善,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OC)、I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水平均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郑怀贤经验方可提高成骨细胞活性、TGF-β、VEGF、BMP水平,促进股骨骨不连大鼠骨折恢复。
- 魏林檀亚军孙玉王金涛叶锐彬
- 关键词:骨不连成骨细胞活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2
- 双钢板结合髂骨植骨治疗髓内钉术后股骨骨不连的临床效果分析
- 2024年
- 分析双钢板结合髂骨植骨治疗髓内钉术后股骨骨不连的临床,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选取本院2021-2023年1月住院的30例髓内钉术后股骨不连病人,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并对其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中引流量大,有显著性(P<0.05)2组 VAS评分及 HHS评分在术后1天均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HHS评分在术后3个月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方面低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双钢板结合髂骨植骨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治疗骨不连的方法,但需要医生和患者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在未来的临床工作中,还需对此进行深入的探讨与改进,使更多的病人获得健康与希望。
- 杨晓龙
- 关键词:股骨骨不连髓内钉骨移植
- 髓内固定构建大鼠股骨骨不连模型被引量:1
- 2024年
- 背景:建立客观标准的骨不连动物模型是骨不连的实验研究及探索骨不连治疗的必备条件。目的:为骨不连的实验研究建立一种客观的动物模型。方法:选取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采用大鼠股骨中段截除5mm、进行大段骨膜剥离及骨髓去除的方法制备大鼠股骨骨不连模型,使用1.2mm克氏针进行固定。于术后1,4,8周通过大体标本观察、X射线片检查、组织病理学观察骨不连形成情况。结果与结论:造模后8周大体标本及X射线拍片、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大鼠骨缺损区无骨痂形成,断端纤维组织填充,骨性骨痂稀少,甚至不可见。结果说明,股骨中段骨质截除、大段骨膜剥离及骨髓去除法能够成功制备大鼠骨不连动物模型,该方法简单、可靠、有效。
- 吕利军彭伟李闯兵叶铄高秋明
- 关键词:骨不连动物模型股骨放射学病理
- 一种精确性制造大鼠股骨骨不连模型的机械手术平台
-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确性制造大鼠股骨骨不连模型的机械手术平台,所述手术平台设有底座、操作台、夹具、俯仰台、旋转台、前后平移台、左右平移台;所述底座上设有支撑柱;所述操作台被支撑柱撑起;所述固定夹具固定于操作台侧面;所述活动夹...
- 邓国英王秋根范娇姣吴子征周峰
- 探究捆柴式植骨术在股骨骨不连中的应用效果
- 2022年
- 探究捆柴式植骨术在股骨骨不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20年7月收治的40例股骨骨不连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1:1分成对照、观察2组:对照组实行传统植骨术,观察组实行捆柴式植骨术.比较骨愈合率和愈合时间,评估下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观察组骨折临床愈合率和骨性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2)观察组下肢功能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3)术后6个月,2组患者的ADL和QOL评分均明显增高,观察组评分结果较之对照组更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4)观察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5.00%vs85.00%),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捆柴式植骨术治疗股骨骨不连的疗效优于传统植骨术,能提高骨折愈合率、缩短愈合时间,进一步改善下肢功能和生活质量,推荐临床应用.
- 叶义平惠宁军郭俊马家富
- 关键词:股骨骨不连骨愈合骨痂生长下肢功能
- 双钢板技术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髓内钉术后股骨骨不连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双钢板结合髂骨植骨治疗髓内钉术后股骨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2月至2017年12月应用双钢板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髓内钉术后股骨骨不连患者11例,男10例,女1例;年龄35~62岁;骨折至骨不连时间12~20个月。根据Judet分类法分型:萎缩型骨不连8例,增生型骨不连3例。术后定期随访,记录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负重活动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观察双钢板固定联合髂骨植骨对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修复效果。结果:11例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随访时间12~22个月。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手术时间70~130 min,出血量180~350 ml。术后2例出现膝关节僵硬,经CPM机被动锻炼2周后恢复;1例出现髂骨供骨区疼痛,3个月后缓解。骨折愈合时间24~40周;患者完全负重活动时间14~32周。末次随访时SF-36生活质量评分:躯体疼痛70~82分,活动评分70~82分,社会功能72~83分,总体健康72~82分。随访结束时,患者均未发生患肢短缩、感染、切口愈合不良、内固定物失效(断裂、松动)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双钢板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是治疗髓内钉术后股骨骨不连的有效治疗方法,能获得满意的临床愈合结果。
- 孙振国翁伟杨红航张占丰闵继康
- 关键词:股骨骨折骨移植
- 三花接骨散对股骨骨不连模型大鼠BMP-7/Runx2通路及骨愈合的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三花接骨散对股骨骨不连模型大鼠骨形态蛋白7(BMP-7)/转录因子蛋白2(Runx2)信号通路及骨愈合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三花接骨散低(1g/kg)、中(4g/kg)、高(8g/kg)剂量组,复方骨肽注射液组(阳性组,25mg/kg),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均建立大鼠股骨骨不连模型。除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外,三花接骨散组、阳性组均腹腔注射给予相应剂量药物。末次给药12h后,酶联免疫吸附试剂法(ELISA)检测血液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取股骨组织,观察股骨大体情况;X线拍片观察骨愈合情况并进行评分;苏木精—伊红染色(HE)检测各组大鼠股骨组织病理变化并进行评分;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骨痂组织中BMP-7、骨钙素(OCN)、Runx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断端骨性连接较少、间隙较大、骨小梁排列紊乱,X射线评分、骨愈合组织学评分、血清VEGF、PDGF水平及骨组织BMP-7、OCN、Runx2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三花接骨散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组大鼠断端间隙减小、骨小梁形成较多,X射线评分、骨愈合组织学评分、VEGF、PDGF水平及BMP-7、OCN、Runx2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且随三花接骨散剂量升高上述指标依次升高。三花接骨散高剂量组与阳性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花接骨散可能通过促进BMP-7/Runx2/OCN信号通路活化,促进骨折处成骨形成,进而改善股骨骨不连大鼠骨愈合状况。
- 路鹏飞田俊华杨程
- 关键词:三花接骨散股骨骨不连骨愈合
- Ilizarov外固定“手风琴技术”治疗成人股骨骨不连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探讨Ilizarov外固定"手风琴技术"治疗成人股骨无菌性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7月~2017年1月,采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缓慢牵伸-加压的"手风琴技术"治疗成人股骨无菌性骨不连11例。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24~47岁,平均(37.10±7.60)岁。患肢短缩>2.5 cm者术中结合股骨近端闭合截骨加装骨延长组件,备术后肢体延长。采用Paley骨不连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结果]11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49个月,平均(27.47±6.70)个月。所有骨不连均临床骨性愈合,愈合时间6.00~24.70个月,平均(10.20±9.42)个月。采用Paley骨不连评价标准,优5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90.91%(10/11)。末次随访>7°局部畸形2例(7°、10°矢状位畸形),不影响功能,未作特殊处理。1例术后肢体短缩3.1cm。针道感染发生率72.73%(8/11),通过换药及更换固定针等控制,10°以上膝关节活动丢失3例,未发生再骨折、深部感染和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Ilizarov外固定"手风琴技术"依据张力-应力法则,避免了植骨,规律牵伸-再加压治疗成人股骨无菌性骨不连疗效可靠。
- 郭保逢赵巍徐执扬吴鸿飞陈蕾秦泗河
- 关键词:股骨干骨折
- 动静结合理论指导下应用桥接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骨不连的临床研究
- 目的:研究在中医骨伤科“动静结合”理论指导下,探究应用新型的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配合植骨术治疗股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9年11月近5年来在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收治的50例股骨干骨折...
- 袁博
- 关键词:术后骨不连植骨术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鸡胚蛋外敷疗法对股骨骨不连大鼠BMP-2、IGF-1影响的实验研究
- 目的:通过观察鸡胚蛋(孵化11-13天)外敷疗法对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达的影响,探索鸡胚蛋外敷对股骨骨不连大鼠骨缺损区修复的作用机制。 方法:选取SD大鼠35只,空白组...
- 吴应彬
- 关键词:鸡胚蛋骨不连骨形态发生蛋白-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唐佩福

- 作品数:739被引量:6,333H指数:39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不连 骨缺损 髋部骨折
- 郭永智

- 作品数:79被引量:545H指数:14
-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
- 研究主题:骨不连 股骨骨折 钢板治疗 骨折固定术 骨折治疗
- 张立海

- 作品数:222被引量:1,127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骨折 股骨颈骨折 骨折复位 骨折固定术 骨盆
- 李亚非

- 作品数:80被引量:718H指数:18
- 供职机构:北京市健宫医院
- 研究主题:骨形态发生蛋白 骨折 骨痂 骨移植 成骨细胞
- 朱正国

- 作品数:23被引量:132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跟腱 肱骨近端骨折 TILE 骨盆 螺钉固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