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7篇“ 股票全流通“的相关文章
我国股票全流通背景下控股股东代理问题及治理机制研究
本著作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以产权理论为参照系,着重运用产权理论,综合采用规范分析法、制度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对我国股票市场全流通背景下的控股股东代理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
高燕
大股东掏空和减持关系实证研究——基于股票全流通时代的经验证据被引量:5
2014年
本文以2007-2011年大股东减持数据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的静态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股票全流通时代大股东掏空和减持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大股东掏空越严重,大股东减持概率和减持比例越大。通过对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进行分组以后发现,对于私人控制的上市公司,大股东掏空越严重,大股东当年的减持概率和减持比例越大;而对于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大股东掏空和减持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
张利红刘国常
关键词:大股东减持全流通
大股东控制与外部审计治理——股票全流通时代的经验证据被引量:5
2014年
以2007~2011年沪深两市发生减持的A股公司为样本,探讨了大股东在减持和掏空上市公司以获取控制权私人收益的过程中,外部审计是否发挥了应有的监督和约束作用。研究发现,大股东减持力度越大,公司盈余管理越严重,外部审计签发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就越低;大股东减持力度越大,掏空越严重,外部审计签发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也越低。这一结果表明,由于我国的投资者保护较弱,在股票全流通时代,大股东为了最大化控制权私人收益,存在“购买”审计意见的可能,并且“购买”审计意见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更大的减持收益。
张利红刘国常
关键词:大股东减持大股东掏空行为外部审计
股票全流通进程中的行业估值分化问题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股票全流通对A股的估值体系有较为明显的冲击,沪深300的托宾Q估值从2007年底高点的4.43滑落到目前的1.21,距离托宾Q的理论均衡值仅一步之遥。中小板流通市值占比54%,创业板流通市值占比37%,两者全流通程度依然偏低,中小板托宾Q值从2007年底的5.1下滑到目前的2.27,未来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托宾Q值依然存在继续下行的压力。托宾Q值低于临界值1意味着金融资产的价值低于企业重置成本,即金融资产被低估,这是兼并重组的温床。目前,我国托宾Q值低于1的行业如钢铁、建筑建材、房地产等行业在2013年的并购重组将显著增加。整体看,A股整体估值水平在合理的区间,但各行业全流通进程参差不齐,行业的托宾Q值分化较大。
巴曙松华中炜胡国鹏
关键词:托宾Q值并购重组
股票全流通经济影响研究进展:述评与启示被引量:1
2011年
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股票全流通对我国资本市场产生了一系列深远影响,一方面体现为对上市公司治理、企业业绩和信息披露有直接影响,另一方面体现为解禁和减持时产生的股东行为变化和市场反应。本文分别从这两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并进行了回顾与述评,指出已有研究中的不足,并从股改方案追加补偿承诺、控股股东的长期行为变化、高管薪酬与业绩敏感度变化趋势等方面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马德芳
关键词:股权分置改革全流通解禁减持
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研究——基于我国股票全流通环境
本文融合运用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和公共行政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对我国股票全流通环境的上市公司会计监管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通过理论分析导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的定义:有监管权利的会计监管主体在一定监管目标的指导下,采取一...
姜明
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监管会计监管模式资本市场
股票全流通对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监管的影响
2009年
通过分析股票全流通会增强上市公司披露虚假会计信息的动机,建立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监管博弈模型,得出股票全流通后,披露虚假会计信息的上市公司声誉损失会很大、作假成本会很高,这会迫使上市公司放弃造假,选择披露真实会计信息,并对完善我国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制度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
严小明
关键词:股权分置改革博弈分析纳什均衡
上市公司股票全流通对财务管理影响分析
2008年
从2005年4月开始,我国证券市场进行了轰轰烈烈的股权分置改革。股权分置改革是通过一定的程序让原先不参加流通的非流通股上市流通,改变股权分置的局面,实现股票全流通。毫无疑问,股权分置改革将改变财务管理环境,从而带来财务管理目标和模式的转变。
胡文燕
关键词:全流通上市公司财务管理
股票全流通对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股权分置改革迎来了上市公司股票全流通时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股票全流通市场环境对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所产生的影响。
高东峰李佳励
关键词:股票全流通关联方交易
我国IPO公司股票全流通的可行性研究
2007年
一,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全流通问题 中国股票市场股权设置上和一般市场经济国家存在很大差别。由于受当时对资本市场功能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片面认识的影响,在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上形成了国有股、企业法人股和社会公众股等分置的局面。同时为保证国有资本的绝对控股地位,做出了国有股和企业法人股不能在二级市场上进行公开流通的规定。实际上,中国的股票市场扮演的仅仅是为企业筹资的角色。这种制度安排导致我国上市公司股票不具备“同股、同权、同利”的“三同”原则,与规范的资本市场运行要求相去甚远。“股权分置”成为我国股票市场规范发展的“毒瘤”。
王亚刚
关键词:股票全流通中国股票市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资本市场功能市场经济国家公司股权结构

相关作者

王建茹
作品数:40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资本市场》编辑部
研究主题:股权分置 股票市场 资本市场 股票全流通 股票价格
尹中立
作品数:348被引量:472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研究主题:房地产市场 股市 股票市场 楼市 房价
王艳瑾
作品数:9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工商大学
研究主题:公司治理 关联交易 大股东 股权分置改革 股票全流通
刘勘
作品数:111被引量:12H指数:1
供职机构:华林证券研究所
研究主题:银行 股票市场 人民币升值 股市 A股
赵俊强
作品数:17被引量:192H指数:7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
研究主题:信用风险转移 股权分置改革 对价 利益分配 股票全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