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2篇“ 股动脉径路“的相关文章
- 一种经股动脉径路介入术后穿刺处止血压迫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医疗辅助器械领域的一种经股动脉径路介入术后穿刺处止血压迫装置,包括连板,连板底部铰接有支撑板,连板远离支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筒;调节筒侧壁上转动配合有转动板,转动板上开有通口和开口,开口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
- 马文芳
- 一种经股动脉径路介入术后穿刺处止血压迫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经股动脉径路介入术后穿刺处止血压迫装置,主要由:支架、固定夹、横杆、压迫机构、调压机构以及控制器组合而成,所述固定夹设置在所述支架的底端,所述横杆设置在所述支架的顶端,所述压迫机构设置在所述横杆上并与所述...
- 王文华
- 老年患者经桡动脉径路与股动脉径路行选择性冠状动脉和脑动脉联合造影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1
- 2021年
-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经桡动脉径路对行选择性冠状动脉和脑动脉联合造影(心脑动脉联合造影)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9年1月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老年科行心脑动脉联合造影的老年患者482例,按不同入路随机分为经桡动脉径路组(桡动脉组)241例和经股动脉径路组(股动脉组)241例。比较2组穿刺成功率、造影剂用量、手术时间、射线暴露时间、导管超选到位成功例数、穿刺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此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满意度。结果2组患者全部穿刺成功,桡动脉组有3例因右侧桡动脉环至径路严重纡曲,改穿刺左侧桡动脉成功。与股动脉组比较,桡动脉组造影剂用量、手术时间、射线暴露时间有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导管超选到位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8.3%vs 99.2%,P>0.05)。桡动脉组血管穿刺总并发症比例较股动脉组明显减少(2.5%vs 12.9%,P<0.01)。桡动脉组DSA检查临床满意率明显高于股动脉组(81.3%vs 64,3%,χ^(2)=20.418,P<0.01)。结论经桡动脉径路对老年患者行选择性心脑动脉联合造影安全可行,并能提高患者行DSA检查满意度。
- 胡凌云田杰胡建川张树堂张科谭红霞雷敏卢建刚
- 关键词:桡动脉冠状血管造影术穿刺术
- 一种心脏介入术股动脉径路穿刺后止血压迫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心脏介入术股动脉径路穿刺后止血压迫装置,包括夹座,夹座的一端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的顶端连接有支杆,支杆的一端连接有压杆,压杆的底端两侧设有若干刻度块,压杆的内部设置有压簧、推杆和...
- 贾若雅
- 改经股动脉径路穿刺与经桡动脉用双导丝进指引导管对冠状动脉介入的效果对比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径路用传统单导丝进指引导管失败患者的适宜穿刺路径与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来宾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经桡动脉径路用传统单导丝进指引导管失败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继续经桡动脉用双导丝进指引导手术、对照组改用经股动脉径路穿刺手术;对比两组的导管插入时间、X线曝光时间、手术时间、止血包扎时间、手术成功率、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成角病变及靶血管病变狭窄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导管插入时间、X线曝光时间、手术时间、止血包扎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χ2=-2.384^-32.555,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相关并发症4例(10.0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4例(3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68,P <0.05)。结论经桡动脉径路用传统单导丝进指引导管失败患者采用经桡动脉用双导丝进指引导手术具有效果可靠、操作简便易行、术后并发症率低的特征。
- 曹保卫赵秋燕欧发邦覃学美凌永勤彭怡兰凌佩佩
- 关键词:桡动脉穿刺股动脉穿刺
- 3例经股动脉径路行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的麻醉管理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径路行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的麻醉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7年10月3例经股动脉径路行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患者的麻醉管理、术中监测及循环管理等。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麻醉诱导平稳,术中给予血管活性药物,无严重的血流动力学紊乱。手术均采用股动脉径路,在球囊扩张及瓣膜置入过程中,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无严重麻醉不良事件。1例发生冠状动脉阻塞,抢救无效死亡,另外2例患者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均正常出院。结论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可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完善的术中监测、严密的血流动力学管理与密切的多学科协作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 王杨钟河江李洪蒋学涛梁梦楠杜智勇黄岚晋军蹇朝
- 关键词:麻醉管理主动脉瓣狭窄
- 经股动脉径路和经桡动脉径路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原因及相关护理被引量:23
- 2018年
-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径路和经桡动脉径路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冠心病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自愿选择的介入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74)和观察组(n=70),对照组患者行经股动脉径路插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组行桡动脉径路插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状况、发生原因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缩短,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采用桡动脉径路方式可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 程浩王馨闫美辰叶茂
-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诊疗术经桡动脉径路外周血管并发症
- 经桡动脉径路与股动脉径路行全脑动脉选择性造影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径路行全脑动脉选择性造影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全脑动脉选择性造影患者93例,按入路血管不同分为桡动脉组(54例)和股动脉组(39例),对比其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穿刺时间、手术时间、X线透视时间、术后制动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穿刺时间、手术时间、X线透视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术后制动时间短于股动脉组(P<0.01)。结论经桡动脉径路行全脑动脉选择性造影安全可行,且能显著减少患者术后制动时间。
- 史沛茹凤娟赵毅王恒李甫杨红
- 关键词:桡动脉股动脉
- 可释放和回收的经股动脉径路介入封堵装置
- 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一种可释放和回收的经股动脉径路加入封堵装置,它包括封堵伞(1)、输送杆(2)、输送鞘(3)和回收线(7),在所述封堵伞(1)尾端设计有一挂钩(4),在输送杆(2)内设计有两个穿线孔(6)贯穿头端及末端,...
- 赵晓辉黄岚宋耀明覃军
- 文献传递
- TAVI:经股动脉径路的指征和结果
- 2010年
- D. HorstkotteW. ScholtzC. PiperJ. BorgermannJ. GummertM. Wiemer
- 关键词:主动脉瓣置换并发症
相关作者
- 王培军

- 作品数:24被引量:81H指数:4
-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疾病 安全性 冠状动脉造影术 冠心病 高血压病
- 田祥

- 作品数:84被引量:422H指数:11
-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心力衰竭 心功能 冠心病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梗死
- 吴淑杰

- 作品数:16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华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急性心肌梗死 延迟PCI 随访 心肌梗塞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徐亚伟

- 作品数:411被引量:1,628H指数:17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心房颤动 急性心肌梗死 心血管疾病 左心耳 冠心病
- 金奇志

- 作品数:47被引量:117H指数:7
- 供职机构:衢州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急性心肌梗死 扩张型心肌病 生活质量 心脏起搏器 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