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7篇“ 肠道血管畸形“的相关文章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胃肠道血管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胃肠道血管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9月广州市白云区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疑似胃肠道血管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和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以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作为金标准,记录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影像学表现,统计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以及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胃肠道血管畸形供血动脉、引流静脉以及动静脉瘘的显示率。结果32例患者经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确诊为胃肠道血管畸形,增强扫描时,动脉期可显示明显强化的条状/结节状/片状迂曲病变或不规则的异常血管团,门静脉期和平衡期则可发现病变强化程度下降迅速,病变处血管壁可见增厚现象,但血管腔内未见明显狭窄。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96.88%、96.43%、96.67%)与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100.00%、100.00%、100.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对供血动脉、动静脉瘘的显示率(96.88%、75.00%)与经数字减轻血管造影(100.00%、81.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对引流静脉的显示率(68.75%)低于经数字减轻血管造影(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可较为清楚、准确地显示胃肠道血管畸形部位、范围和形态,该方式诊断胃肠道血管畸形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诊断符合率与金标准较为接近,可作为胃肠道血管畸形重要的筛查手段之一。
李宜亮张春霞李勇曾庆乐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胃肠道血管畸形灵敏度特异度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胃肠道血管畸形患者的价值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 (MSCT)增强扫描诊断隐匿性消化道出血中胃肠道血管畸形(GIVM)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GIVM患者50例,均行MSCT增强扫描检查,并与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50例患者经MSCT增强扫描确诊为GIVM。MSCT平扫没有异常,动脉期血管成像分别在MPR、 MIP及VR影像显示迂曲条状或结节状明显强化病变29例(58.0%),不规则异常血管团21例(42.0%), 13例表现为邻近肠腔内对比剂聚集,同时会随时间推移而增多。供血动脉31例,引流静脉18例,其中动静脉瘘9例。50例GIVM中40例行MSCT检查后5天进行DSA和动脉栓塞治疗, MSCT血管成像和DSA对GIVM的定性诊断及病变定位诊断均完全一致(100.0%),40例胃肠道血管畸形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动静脉瘘的显示率分别为77.5%、 45.0%和9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5例经过手术治疗得到证实, 5例行保守治疗后出血情况得到治愈,但是没有获得明确的诊断结果。结论 MSCT检查能够清楚、准确地显示出GIVM的部位、范围、形态和影像特征,可作为由GIVM造成的隐匿性消化道出血的常规检查手段。
施武吴少杰陈渊明许燕塔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胃肠道血管畸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老年人胃肠道血管畸形的临床特点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研究老年人胃肠道血管畸形的发病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0年1月1日-2016年1月1日住院诊断为胃肠道血管畸形患者89例(伴有/不伴有消化道出血)。其中老年组(年龄≥60岁)患者48例,非老年组患者41例。分别对两组胃肠道血管畸形患者的发病部位、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内镜下治疗方法、治疗后再出血及相应处置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胃肠道血管畸形患者的发病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内镜下治疗方法、治疗后再出血及相应处置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的小肠和结肠血管畸形发病率高。内镜下止血术具有创伤小、可重复操作、并发症少等优点,适用于老年患者。
赵曲川张玫
关键词:老年人胃肠道血管畸形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治疗
MSCT血管成像对胃肠道血管畸形的评价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血管成像在胃肠道血管畸形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638例有消化道出血症状患者行全腹部MSCT动态增强扫描及血管成像,诊断为胃肠道血管畸形的25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21例患者进一步行DSA及动脉栓塞治疗,2例行手术治疗,另2例行保守治疗。结果 25例血管畸形位于胃3例,十二指肠4例,空肠2例,回肠7例,结直肠8例和阑尾1例。21例行DSA检查和治疗的患者中,MSCT血管成像对胃肠道血管畸形的定性和定位诊断均与DSA检查结果完全一致(100%),2例行手术治疗也证实了MSCT血管成像诊断。参照DSA检查结果,MSCT血管成像对21例胃肠道血管畸形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的显示率分别为76.2%和42.9%,对动静脉瘘的显示率为80.0%。结论 MSCT血管成像能对胃肠道血管畸形作出准确的诊断,可作为血管畸形所致隐匿性胃肠道出血的常规筛查技术。
江岷芮赵明泽程诚王璐李然王毅
关键词:胃肠道血管畸形血管成像数字减影血管成像
沙利度胺对肠道血管畸形出血患者的干预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对肠道血管畸形出血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肠道血管畸形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沙利度胺组。对照组36例,给予一般性输液,补充电解质;沙利度胺组38例,给予沙利度胺,100mg/d口服,连续4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1年以及治疗1年后患者临床疗效评分、输血量、血红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生成素-2(Ang-2)、低氧诱导因子-1(HIF-1)水平的变化。结果沙利度胺组患者治疗前头晕乏力情况及其持续时间、平均出血次数及其持续时间评分分别为(3.14±0.37)分、(2.99±0.41)分、(5.90±0.83)分、(3.10±0.90)分,治疗后为(0.71±0.42)分、(0.68±0.86)分、(2.02±0.79)分、(0.03±0.8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输血量显著减少[(139.22±153.60)pg/mL,(113.00±161.26)pg/mL,P<0.05],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升高[(51.20±18.36)pg/mL,(90.09±21.63)pg/mL,P<0.05]。服药前血清VEGF、TNF-α、HIF-I、Ang-2分别为(1.99±0.41)pg/mL、(2.10±0.90)pg/mL、(105.67±15.47)ng/mL、(616.70±93.72)ng/mL,治疗后为(0.68±0.86)pg/mL、(1.03±0.81)pg/mL、(63.01±21.28)ng/mL、(233.75±54.90)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沙利度胺组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能明显抑制肠道血管畸形出血,疗效显著。
黎可京邱小蕾
关键词:沙利度胺干预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胃肠道血管畸形
目的:胃肠道血管畸形(gastrointestinal vascular malformation, GIVM)是隐匿性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目前临床上对其诊断困难。回顾性收集我院确诊为胃肠道血管畸形且进行过多层螺旋...
邓灵波
关键词:胃肠道血管畸形消化道出血多层螺旋CT
沙利度胺治疗胃肠道血管畸形所致消化道出血的机制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治疗胃肠道血管畸形所致消化道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0例GIVM 所致消化道出血患者,及30例健康人肠黏膜中促血管生成素‐2(Ang‐2)、Notch‐1、DLL4的表达;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50 mg/L、100 mg/L、200 mg/L沙利度胺对HUVEC细胞Ang‐2、Notch‐1、DLL4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溶剂对照组比较,50 mg/L沙利度胺组中Notch‐1的mRNA表达量减少,100 mg/L沙利度胺组中Ang‐2,Notch‐1的mRNA表达量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00 mg/L沙利度胺组中Ang‐2,Notch‐1,DII4的mRNA表达量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溶剂对照组比较,50 mg/L沙利度胺组中 Ang‐2、Notch‐1的蛋白表达量下降,100 mg/L ,200 mg/L沙利度胺组中的 Ang‐2, Notch‐1,DLL4的蛋白表达量均下降,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GIVM组织中血管扩张扭曲。Ang‐2的表达明显增高。DLL4和Notch‐1的表达在病变组织中亦明显增高。而胃肠道血管畸形(GIVM )患者非病变组织及健康体检者正常肠黏膜组织中Ang‐2、Notch‐1、DLL4均呈弱阳性(+)或阴性表达。【结果】GIVM 与Ang‐2、DLL4和Notch‐1的表达密切相关,且沙利度胺可抑制Ang‐2、DLL4和Notch‐1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
刘旭明杜爱民
肠道血管畸形的形成机制及治疗现状被引量:8
2013年
肠道血管畸形是一种隐匿的高复发性出血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未知原因引起的血管生成异常有关。传统介入以及内镜手段对胃肠道血管畸形的治疗效果均不理想。近年来新型内镜技术的发展与推广以及抗血管药物的应用,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此文就其形成机制与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李一男戈之铮
关键词:胃肠道血管畸形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血管发育不良
肠道血管畸形致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治体会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体会肠道血管畸形致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治流程。方法选取32例患者,进行钡剂、内镜、血管造影或ECT检查,并最终实施手术。结果术后患者血红蛋白明显回升,便潜血者大大减少,便血者几乎完全消失。结论肠道血管畸形致下消化道出血应以科学充分的检查明确诊断再行外科治疗,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罗金键
关键词:血管畸形下消化道出血血管造影ECT
腹腔镜技术在肠道血管畸形急性出血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诊治肠道血管畸形急性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为13例保守治疗无效的小肠血管畸形急性出血患者行腹腔镜辅助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患者术前选择性行肠系膜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造影定位下行腹腔镜辅助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10例,回盲部切除末端回肠造口术1例;术中造影无法明确,内镜协助探查明确出血部位,腹腔镜辅助下行小肠切除吻合1例;导管造影及内镜协助探查均无法明确出血部位,行小肠双口造瘘观察1例。12例痊愈出院,1例死亡。结论:DSA及术中造影是诊断小肠出血并准确定位的有效方法,为外科手术提供了正确的定位。DSA及术中造影准确定位后行腹腔镜辅助手术切除病变肠段安全、有效。
姜宝飞葛恒发黄家胜于仁陶国全王海啸朱墨
关键词:肠道血管畸形急性出血腹腔镜检查

相关作者

戈之铮
作品数:239被引量:3,369H指数:2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研究主题:胶囊内镜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小肠疾病 胶囊内镜检查 内镜
陈慧敏
作品数:41被引量:198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研究主题:血管发育不良 沙利度胺 胶囊内镜 胃肠道血管畸形 结直肠肿瘤
萧树东
作品数:619被引量:8,591H指数:4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研究主题:幽门螺杆菌 胃癌 幽门螺杆菌感染 胃肿瘤 根除幽门螺杆菌
高云杰
作品数:68被引量:573H指数:1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研究主题:胶囊内镜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胶囊内镜检查 胃肠出血 内镜
谭红红
作品数:8被引量:26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研究主题:血管发育不良 NOTCH1 沙利度胺 血管畸形 胃肠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