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6篇“ 肝间叶性错构瘤“的相关文章
儿童叶性错构瘤:CT、病理及临床对照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儿童叶性错构瘤(HMH)的CT、病理及临床特征,以提高对HMH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儿童HMH的CT、病理和临床特点,并复习文献。结果右叶9例,尾状叶2例,跨叶2例;单发12例,多发1例;肿瘤呈多房囊性(5/13)、多房囊实性(5/13)、单囊性(1/13)、实性为主(2/13)4种形态;肿块体积为82.3~1117.4 ml,平均673.7 ml,肿瘤与脏体积比值为0.32~0.75;典型的CT表现为内巨大多房囊性或囊实性肿块,平扫囊壁、隔和/或实性部分呈稍低密度,增强扫描囊壁、隔和/或实性部分呈渐进性或持续性强化,动脉期可见多条小血管穿行;肿瘤镜下由不同比例叶成分、胆管、淋巴管、血管、细胞岛(细胞索)及大小不一的囊腔构成,叶组织疏松水肿。结论对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当腹部无痛性肿块逐渐增大,CT表现为脏内边界清楚的囊性、囊实性或实性肿块,伴有血清AFP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时,应考虑HMH的可能性。明确该病的影像学表现,并将其与病理结果建立相关性,有助于缩小鉴别诊断的范围,以确保及时诊断和有效降低病死率。
李新华张笑春陈希文周宁徐平蔡培珊
关键词:肝脏肿物肝间叶性错构瘤CT影像诊断
叶性错构瘤的临床和CT表现
2023年
目的:观察叶性错构瘤(MHL)的临床特征和CT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MHL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2年6月于青海红十字医院经病理证实的5例MHL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共性及差异。结果:年龄1~15岁,平均(4.6±3.9)岁,5例均为单发病灶,左侧叶1例,右侧叶4例,均为囊实性类圆形,分叶呈花瓣状改变,其内可见条状分隔和不同程度实性成分,斑点状钙化出现2例,病灶最大直径约7~19 cm,平均(12.6±4.8)cm,增强后分隔及实性成分呈中度渐进性强化,囊性部分未见强化,未见明显包膜。血清甲胎蛋白升高1例,功能出现异常1例。结论:叶性错构瘤CT表现有一定特异性,但MHL较为罕见,需结合临床资料,并术后随访总结,有助于提高鉴别诊断准确率。
毛旭吴秋花马梦雪
关键词:间叶性错构瘤肝脏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成人叶性错构瘤3例被引量:2
2021年
1病例简介病例1,男,46岁,主诉:体检发现占位1个月。既往无炎及其他特殊病史。CT示:右叶上段见囊实性肿块,CT诊断:右叶上段占位,多考虑恶性。MRI示:右叶上段见一团块状囊实性肿块,境界清楚,边缘呈浅分叶状。MRI诊断:右叶占位,性质偏向恶性,囊腺癌或肉瘤可能性大。
金富伟王璐静赵新湘孙勇
关键词:肝肿瘤错构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成人
叶性错构瘤1例报道
2019年
叶性错构瘤(mesenchymal hamartoma of liver,MHL)于1903年由Maresch首先报道,临床罕见,发病率为每年0.7/100万。MHL曾用名较多,如海绵状淋巴腺瘤样肿瘤、胆汁细胞纤维腺瘤、良性质瘤、淋巴管瘤、胆管错构瘤、假囊性充质肿瘤和囊性错构瘤等[1]。英语文献报道的所有MHL病例数<200例,多发生在<2岁的幼儿,平均年龄15个月,>2岁儿童和成年人肿瘤较少见.
廖广界李中坚
关键词:肝肿瘤错构瘤
超声诊断叶性错构瘤一例
患者,女,50岁,于10年体检B超提示:"右占位,约3cm,考虑血管瘤可能"。后患者规律复查,占位变化不大。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腰背部疼痛不适,无恶心、呕吐,无发热、寒战,无腹泻、便秘;患者未予特殊重视。201...
蒋慈媛
关键词:肝间叶性错构瘤肝右叶肝占位
文献传递
超声误诊叶性错构瘤1例
2017年
患儿男,5岁,因"发现右中上腹部包块半月余"入院. 体格检查:右中腹部触及一大小12 cm×9 cm包块,质软,活动度差.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 超声检查:右上中腹探及一巨大实质不均质含液性肿块,边界尚清,其内可见多个条带状分隔,含液性部分透声欠佳,CDFI示内部见少量血流信号.右半、右肾受肿块推挤,受压移位明显. 超声提示:右上中腹巨大实质不均质含液性肿块,倾向恶性,来源于腹膜后可能(图1).CT示脏下方巨大囊实性肿块,与右叶分界不清,由动脉分支供血,考虑来源于脏恶性肿瘤可能性大(图2). MRI示右叶下段巨大囊实性病变,考虑叶源性错构瘤与未分化胚胎性癌待鉴别(图3).
李青曾汪孙琰
关键词:肝间叶性错构瘤超声误诊肝脏恶性肿瘤上腹部包块实性肿块囊实性病变
数字医学在门静脉分型、脏体积测量研究及小儿巨大叶性错构瘤手术指导中的应用
第一部分:小儿门静脉分型及脏体积测量的数字化研究  目的:应用海信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海信CAS)对不同年龄组人群(新生儿至成年人)进行脏及血管三维重建,建立人类数字脏数据库,对内血管变异及脏体积进行分析统计,...
吴萤
关键词: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手术治疗
文献传递
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在小儿巨大叶性错构瘤诊治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海信CAS)在小儿巨大叶性错构瘤(HMH)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自2010年9月至2015年10月,我们收治5例HMH患儿,术前均行上腹部增强CT检查,3例(2013年7月至2015年10月)应用海信CAS对患儿CT资料行三维重建及模拟切除,制定手术计划,术中实施精准切除术。结果 2例(2010年9月至2013年5月)根据术前CT检查分别实施右叶切除术及左叶切除术。3例(2013年7月至2015年10月)应用海信CAS系统成功进行脏及肿瘤的三维重建,并进行模拟切除,根据术前制定的手术计划分别成功实施:Ⅱ、Ⅲ、Ⅴ、Ⅷ部分及Ⅳ全部切除术,Ⅴ段切除术,右半切除术。术后恢复好,病理检查证实为HMH。随访3个月至5年未见并发症及复发。结论 HMH影像学检查与囊肿相似,易误诊。海信CAS能清晰、直观显示HMH的位置、形态及其与内管道系统的关系,其术前规划功能利于术者制定最佳手术方案,实施个体化精准脏肿瘤切除。
吴萤周显军孙兆旭魏宾张刚郝希伟朱呈瞻董蒨张虹姜忠
关键词:肝肿瘤错构瘤儿童
小儿叶性错构瘤的CT及MR诊断与鉴别诊断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小儿叶性错构瘤的CT及MR表现,以提高对于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一2012年8月10例经病理证实的叶性错构瘤患儿的CT及MR资料。10例患儿中,男4例,女6例,年龄11~60月,平均(27.0±14.54)月,主要症状:腹部包块5例,腹痛5例,其中2例患儿AFP轻度升高,10例患儿分别行CT增强或MR平扫扫描。结果:10例病例中,病灶位于右叶5例,左叶3例,同时累及左、右叶2例,病灶直径8.1~17.8cm,平均(13.26±3.18)cm。CT表现主要取决于病变囊实性成分比例,表现为囊实混合型7例、实性型3例,增强后肿瘤实性部分及分隔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MR检查中,其实性部分Tl、T2序列呈稍低信号,囊性部分T2呈高信号。结论:叶性错构瘤的CT及MR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其临床特征并注意与脏其他囊实性肿瘤相鉴别,术前大多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王宏博梁宏元卢再鸣
关键词:肝肿瘤错构瘤螺旋计算机
叶性错构瘤9例临床病理及预后观察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叶性错构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回顾性分析9例叶性错构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学形态及预后。结果9例患儿,男5例,女4例,年龄5个月至14岁,主要症状为腹部包块。4例甲胎蛋白轻度增高。B超及CT示囊实性团块。7例位于右叶内;2例位于左叶,其中1例肿块并突向外,与肠管黏连;病理所见:肿瘤大小约8~20cm,灰白灰红色,均为多囊性,囊腔含有稀薄的液体或胶冻样物;镜下主要为含胶原纤维的疏松结缔组织、分枝状胆管增生和充满液体的腔隙形成,结构类似乳腺的纤维腺瘤,原始叶组织由散在的星状、梭形细胞与黏液样基质所组成。9例均完全手木切除,长期随访均无瘤存活。结论叶性错构瘤是一种较少见的儿童期发生的良性肿瘤,临床上常表现为腹部包块,B超及CT示多为囊实性肿块,右叶为主,病理上有其独特的形态学表现,手术切除,预后良好。
贺海珍汤宏峰金梅方立武
关键词:肝脏肿瘤间叶性错构瘤预后

相关作者

王烈
作品数:406被引量:1,620H指数:20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研究主题:直肠癌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婴幼儿血管瘤 普萘洛尔 基因治疗
姚和祥
作品数:103被引量:227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研究主题:肝移植 肝肿瘤 外科治疗 原位肝移植 外科手术
张再重
作品数:129被引量:677H指数:15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N-乙酰半胱氨酸 肠屏障功能障碍 腹腔镜 普萘洛尔 婴幼儿血管瘤
王瑜
作品数:226被引量:984H指数:15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胃转流术 N-乙酰半胱氨酸 腹腔镜 糖尿病 肠屏障功能障碍
唐力军
作品数:21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研究主题:肝间叶性错构瘤 小儿 参附注射液 蛋白高表达 血肿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