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03篇“ 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的相关文章
γδT细胞淋巴瘤被引量:8
2002年
皋岚湘丁华野严庆汉
关键词:组织学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病因
γδT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2023年
目的探讨γδT细胞淋巴瘤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兴化市人民医院2021年9月收治的1例γδ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24岁男性,因巩膜黄染、尿黄入院,血常规提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减少,网织红细胞增多,根据骨髓活组织检查和脏切除术后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诊断为γδT细胞淋巴瘤,予4次化疗后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至截稿前口服西达苯胺维持治疗,病情稳定。结论γδT细胞淋巴瘤罕见,好发青年男性,过度抗原刺激和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与该病的发生相关,常浸润脏、脏,引起大,而淋巴结肿大少见,同时浸润骨髓,引起血细胞减少,常伴有胆红素和血清乳酸脱氢酶升高,具有高度侵袭性,一般需要综合治疗,中位生存期短。
姚佳刘泽法周靖泳周瑶张秋何美娟
关键词:肝脾T细胞淋巴瘤ΓΔT细胞免疫抑制
老年女性γδT细胞淋巴瘤1例并流式细胞免疫表型复习
2023年
T细胞淋巴瘤(HSTCL)属于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的一种亚型,主要临床表现为肿大,巨较常见,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进展快、预后较差,好发于年轻男性,老年女性极为罕见^([1-4])。现对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宁夏首例HSTCL患者诊治过程进行报道,探讨流式细胞术对于HSTCL诊断的重要性,复习HSTCL外周血、骨髓、脏标本的免疫表型特点,以加强临床和实验室对该病的认识,从而减少漏诊和误诊。
张静李芹麦吾鲁达·艾斯卡尔宋丽君朴文花
关键词:老年女性肝脾肿大巨脾恶性程度肝脾T细胞淋巴瘤
伴中枢浸润的CD8^(+)γδT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2023年
T细胞淋巴瘤(hepatosplenic T cell lymphoma,HSTCL)是一种罕见的成熟T细胞淋巴瘤亚型,高度侵袭性,预后差,最常见的特征是和骨髓受累,而淋巴结肿大相对较少,伴中枢浸润更是鲜有报道。根据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的不同,HSTCL分为γδ型和αβ型,以前者为主。
刘恒葸瑞白海吴涛
关键词: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
原发性皮肤γδT细胞淋巴瘤并发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1例
2023年
报告原发性皮肤γδT细胞淋巴瘤并发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1例。患者女,33岁,左上臂结节1个月,下肢红斑伴发热1周。皮肤科检查:左上臂内侧皮肤红肿伴硬结节形成,约6~8 cm,皮温升高,触痛明显,中央可见一窦道渗出黄色透明液体。双下肢近踝部散在十余个大小不等红色结节性斑块,边界欠清,有明显压痛。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层异型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示CD3(+)、CD4(-)、CD5(+)、CD8(+)、CD56(-)、颗粒酶B(+)、TIA-1(+)、TCRγδ(+),Ki-67(约90%+)。骨髓穿刺活检示粒系成熟障碍,红系增生明显活跃,网状细胞中可见噬血细胞TCRG基因重排检测在目标条带范围内可见单克隆性扩增峰。PET-CT示全身多发淋巴结增大。诊断:原发性皮肤γδT细胞淋巴瘤并发噬血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予CHOP+VP-16联合化疗方案2周后,体温恢复正常,皮损逐渐消退,遂定期随访。随访时患者症状多次反复,复查仍反复有新发病灶,多次更改化疗方案未见明显好转,遂于1年后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现患者症状控制平稳,仍在随访中。
汤竣弛黄雪沂张文雍何琳胡海涛杨斌
关键词:皮肤T细胞淋巴瘤ΓΔT细胞噬血综合征
αβ T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2022年
目的提高对αβ T细胞淋巴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20年6月收治的1例αβ 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以乏力症状起病, 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 通过临床表现结合各项辅助检查结果, 最终确诊为αβ T细胞淋巴瘤ⅣA期。明确诊断后给予ECHOP方案治疗, 第3个疗程更换为西达本胺联合GDP方案治疗, 随访至2021年5月患者一般状态良好。结论αβ T细胞淋巴瘤临床罕见, 对其临床特征、组织形态学、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有助于明确诊断。
王阳王陶然李红闫丽娜杨新宏张志华
原发性皮肤γδ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皮肤γδT细胞淋巴瘤(PCGD-TCL)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8年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诊断的11例PCGD-TC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1例PCGD-TCL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为13~63岁,平均35.8岁。临床表现为皮肤浸润性斑块、皮下结节或肿块,其中6例伴有溃疡形成。11个病例中,8例显示肿细胞浸润真皮及皮下组织,2例显示肿细胞仅浸润真皮,1例显示肿细胞浸润表皮及真皮。细胞中等大小,染色质粗块状。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阳性表达情况为CD2(5/7)、CD3(11/11)、CD5(3/10)、CD7(4/9)、TIA-1(9/9)、粒酶B(9/9)、TCRαβ(0/11)、TCRγδ(11/11)、CD56(10/11)。11例行EB病毒原位杂交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PCGD-TCL是一种非常少见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确诊需要依靠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其中TCRγδ的表达更具有诊断意义。
张淑红邵汇琳岳冰柳玮华郑媛媛陈光勇周小鸽
关键词:临床病理免疫组化
γδT细胞淋巴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018年
1病例资料患者,男,34岁,广东汕头人,皮具商。于2015年2月因全血细胞减少、肿大在广州某医院血液科诊断为功能亢进,行切除术。2016年7月患者以"白细胞增高、贫血查因"收入我院血液科住院。查骨髓像、流式细胞学、骨髓活检病理、PETCT均未能明确诊断,染色体检查未见异常。治疗上暂给予羟基脲、地塞米松及输血等对症处理。
刘杨萍刘安平罗曼谢淑君杨诗雨
关键词: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病理免疫分型
γδT细胞淋巴瘤伴副肿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
2018年
目的 探讨γδT细胞淋巴瘤伴副肿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方法 分析1例γδT细胞淋巴瘤伴副肿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 患者为成年男性,以高热、大、贫血等发病,诊断为γδT细胞淋巴瘤,后期治疗过程中出现副肿综合征。结论 γδT细胞淋巴瘤是较为罕见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以大、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合并副肿综合征。该疾病进展快,预后差,生存期短,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李文文史雪赵莎莎隋秀芳赵洪国
关键词: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副肿瘤综合征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γδT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8年
幼年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器官、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是较成人SLE病情重,预后差。T细胞淋巴瘤(hepatosplenic T cell lymphoma,HSTCL)为外周T细胞淋巴瘤,发病率较低,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
冯洒然刘倩王焱李红毕可红朱传升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T细胞淋巴瘤

相关作者

黄海雯
作品数:78被引量:97H指数:5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研究主题:再生障碍性贫血 罗格列酮 淋巴瘤 T细胞 多发性骨髓瘤
丁彦青
作品数:577被引量:2,422H指数:20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大肠癌 病理学 肿瘤转移 结直肠癌 大肠肿瘤
唐锁勤
作品数:143被引量:435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神经母细胞瘤 儿童 白血病 化疗 小儿
韩慧霞
作品数:67被引量:313H指数:8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
研究主题: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学 上皮-间质转化 结直肠癌 大肠癌
陈立
作品数:5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
研究主题:T细胞 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 淋巴瘤 出血 慢性髓性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