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5 篇“ 肝癌分期 “的相关文章
原发性肝癌 分期 模型训练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原发性肝癌 分期 模型训练方法,该发明采用肝癌 患者的临床检验数据,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建立肝癌 患者分期 网络模型,包括以下步骤:(a)对获得的临床检验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b)划分预处理后的数据集;(c)将处理后... 曹国刚 李梦雪 朱信玉 王一杰 刘顺堃 毛红东 孔德卿中国肝癌 分期 Ⅲa期巨大肝癌 术后辅助免疫治疗的疗效分析 2024年 目的 探讨术后辅助免疫治疗对预防CNLCⅢa期巨大肝癌 早期复发的疗效。方法 2017年6月~2022年6月本中心行手术治疗的CNLCⅢa期巨大肝癌 病人48例,按是否采用术后辅助免疫治疗分为两组,实验组20例,术后辅助免疫治疗。对照组28例,术后不行辅助免疫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无复发生存期(RFS)和总生存期(OS),应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RFS和OS的影响因素。结果 实验组中位RFS 6.8个月,与对照组2.8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位OS 17.2个月,与对照组7.2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1年、2年RFS分别为35.0%、25.0%,与对照组比较(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2年OS实验组为65.0%、30.0%,与对照组的42.9%、14.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40 U/L、多个肿瘤、术后辅助免疫治疗是RFS的独立影响因素;术后辅助免疫治疗、术中输血是O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术后辅助免疫治疗能有效降低CNLCⅢa期巨大肝癌 病人复发风险,延长病人的RFS和OS。 黄宏伟 程琪 廖威 张凯悦 王豪 梅斌关键词:巨大肝癌 免疫治疗 预后 潜在可切除中国肝癌 分期 Ⅲa期肝癌 转化后根治性切除1例 2024年 本例巨块型肝癌 患者肿瘤位于第2肝门,瘤体侵犯肝右静脉,压迫肝中静脉及门静脉左、右侧支,中国肝癌 分期 (China liver cancer staging,CNLC)Ⅲa期。经多学科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团队评估为“潜在可切除肝癌 ”,术前采用局部治疗联合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模式转化成功后行扩大右半肝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肿瘤完全坏死,未见癌组织残留,坏死组织周边纤维组织增生,手术切缘未见癌。术后随访10个月,未见肿瘤复发转移。本案例提示,针对“潜在可切除肝癌 ”,术前采用高强度、多种治疗联合模式的转化策略,有助于实现肝癌 根治性切除。 董杰杰 张彤 李小争 姚鹏关键词:中晚期肝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靶向治疗 根治性切除术 基于数据挖掘法探讨原发性肝癌 中国肝癌 分期 方案各期中医治疗用药规律 2024年 目的挖掘分析周珉教授治疗中国肝癌 分期 方案(CNLC)不同分期 原发性肝癌 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周珉教授门诊治疗原发性肝癌 病案,将患者的病案临床资料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0)”,建立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药物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并结合周珉教授治疗CNLC各期肝癌 的经验,进行不同分期 的原发性肝癌 病机探讨及用药规律分析。结果共收集113例原发性肝癌 患者的方剂202首,涉及230味中药,挖掘出各期的高频使用药物及药物组合规律。各期频率较高的药物有茯苓、陈皮、薏苡仁、炒白术、法半夏等;Ⅰ期高频药物还有肿节风、香附、僵蚕、姜黄;Ⅱ期和Ⅲ期高频药物有肿节风、仙鹤草、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僵蚕、泽漆、香附、麦冬等;Ⅳ期高频药物还有玉米须、藿香、炒麦芽、鸡内金、炒谷芽等。药性以寒性最多,药味以甘、苦味最多,归经多分布于脾、胃经。各期出现频率较高的药物组合多出自四君子汤、二陈汤;药物功效以清热类和化湿类为主;聚类分析筛选出各期具有特色的新方剂。结论通过中医传承平台对周珉治疗原发性肝癌 CNLC各期的方剂进行数据挖掘,结合其对该病的病机认识及临床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原发性肝癌 的病机特点为湿热痰毒、气阴两伤,确立清热化湿、健脾养阴的基本治法,注重扶正祛邪、分期 论治,针对不同并发症灵活遣方用药。 袁征 杨月艳 霍介格 叶放 方南元 陈沁磊 方晶 何晶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中医药 数据挖掘 中国肝癌 分期 Ⅲa期肝癌 新辅助治疗后反染荧光腹腔镜肝右后叶切除术 2024年 目前多项研究提示,以外科切除为主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可改善肝癌 患者生存预后。本例患者初诊为生物学上不可切除肝细胞癌。为降低术后复发率,治疗团队对患者先进行个体化转化治疗,肿瘤治疗后缩小,到达转化治疗时机。术前通过充分的肝功能评估和功能性残肝体积评估进而制订了荧光导航腹腔镜解剖性肝右后叶切除的手术策略。术中通过精准的肝蒂解剖、荧光导航行肝切除术,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快速康复,随访多年均未复发。 冉义洪 黄小准 车旭 徐林 黄璋侃 魏志成 张卫 陈栋 赵鹏 林振宇关键词:肝细胞癌 解剖性肝切除术 腹腔镜 吲哚菁绿荧光成像技术在巴塞罗那肝癌 分期 B期肝细胞肝癌 行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荧光成像技术引导下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巴塞罗那肝癌 分期 (BCLC)B期肝癌 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1年6月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BCLC-B期肝细胞肝癌 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应用吲哚菁绿荧光成像技术引导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腹腔镜肝癌 切除术(35例),观察组采用吲哚菁绿荧光引导下腹腔镜肝癌 切除术(31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肝门阻断时间、术后第5天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2.299,P=0.025;t=2.419,P=0.018)。结论吲哚菁绿荧光成像技术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可作为有效实时导航的一种手段,可缩短手术中肝门阻断时间,并且术后安全性较高。 岳珂珂 吴大帅 黄运德 季予江 罗红杰 季春勇关键词:腹腔镜肝切除术 肝细胞肝癌 吲哚菁绿 比较8个不同肝癌 分期 系统对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肝癌 患者生存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比较8个肝癌 分期 系统(CNLC分期 系统、BCLC分期 系统、HKLC分期 系统、Tokyo评分、JIS评分、ITA.LI.CA分期 系统、AJCC TNM-8分期 系统、TNM-LCSGJ分期 系统)对理想的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肝癌 患者的生存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自2010年1月至2016年5月于全国24个中心行TACE的1604例不可切除肝癌 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基线信息、实验室检查指标和肿瘤特征。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预后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C-index、时间依赖的C-index、AIC、BIC、似然比卡方检验、Waldχ^(2)检验、Brier评分对8个肝癌 分期 系统的区分能力、校正能力、同质性进行检验和比较。结果CNLC分期 系统等8个不同分期 系统均可分别作为生存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8个肝癌 分期 系统不同分期 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TA.LI.CA分期 系统的C-index、Waldχ^(2)、似然比检验值最高,提示其区分能力和同质性最佳;AIC、BIC值最低,提示其校正能力最佳。纳入时间因素进行分析发现,ITA.LI.CA分期 系统的时间依赖的C-index保持最佳,Brier评分保持最低。结论8个肝癌 分期 系统中,ITA.LI.CA分期 系统为接受TACE治疗的肝癌 患者提供了最佳的预后分层。 夏冬东 汪檬檬 刘云杰 史小英 赵莲 娄延举 王恩鑫关键词:肝癌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铜死亡相关基因LIPT1对中国肝癌 分期 Ⅰa期肝细胞癌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铜死亡相关基因脂酰转移酶1(lipoyltransferase 1,LIPT1)在中国肝癌 分期 Ⅰa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并构建LIPT1相关列线图预测Ⅰa期HCC患者术后复发风险。方法收集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的Ⅰa期HCC患者(139例)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组织中LIPT1的表达状态。使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无病生存时间(disease-free survival,DFS)的影响因素。基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建立Ⅰa期HCC患者无病生存率预测模型,并通过校准曲线和时间依赖曲线下面积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139例Ⅰa期HCC患者1年、3年和5年的疾病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6.3%、56.1%和46.5%。LIPT1高表达患者89例,LIPT1低表达患者50例。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LIPT1表达量(HR=1.093,95%CI:1.001~1.193)和糖尿病病史(HR=2.172,95%CI:1.126~4.191)是影响Ⅰa期HCC患者DFS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这些指标构建的DFS预测模型显示出良好的一致性。列线图在训练集中1年、3年和5年的时间依赖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5、0.780和0.766,在验证集中为0.712、0.794和0.716,均高于肿瘤直径。结论LIPT1可以作为预测Ⅰa期HCC患者术后复发时间的有效标志物。相比于传统指标肿瘤直径,所建立的列线图在预测Ⅰa期HCC患者DFS方面具有更高的效能,为早期肝癌 术后监测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杨吴翰 王淑彬 陈耀文 刘成禹 刘月平 彭利关键词:肝肿瘤 预后 FOLFOX-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和靶向药物治疗中国肝癌 分期 Ⅲa期肝细胞癌 2024年 目的观察FOLFOX-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和靶向药物治疗中国肝癌 分期 (CNLC)Ⅲa期肝细胞癌(HCC)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接受PD-1抑制剂+靶向药物治疗的CNLCⅢa期HCC患者,根据是否接受联合FOLFOX-HAIC治疗将其归入观察组(n=30)及对照组(n=31);比较组间一般资料、治疗方案、不良反应及疗效,分析观察组方案的治疗价值。结果组间患者一般资料及PD-1抑制剂+靶向药物方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2级不良反应中,观察组恶心、呕吐及腹痛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其余1~2级及3级不良反应组间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客观缓解率(ORR)、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FOLFOX-HAIC联合PD-1抑制剂+靶向药物治疗CNLCⅢa期HCC疗效较佳而安全性尚可。 吴迪 祝子祎 范龙飞 谭玉林关键词:局部灌注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靶向及免疫药物治疗中国肝癌 分期 Ⅱb/Ⅲa期肝细胞癌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 评估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一线联合靶向及免疫药物治疗中国肝癌 分期 (CNLC)Ⅱb/Ⅲa期肝细胞癌(HC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22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TACE一线联合靶向及免疫药物治疗或单纯TACE治疗的患者共198例,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分为联合组(TACE联合靶免)与单纯TACE组各50例,采用Kaplan-Meier法对中位生存期(m OS)、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 PFS)进行计算。依据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 RECIST)评估两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依据通用不良事件术语5.0标准(CTCAE v5.0标准)评估不良事件。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对生存时间进行估计并计算95%CI,采用Log-rank检验对两组m OS以及m PFS进行比较。结果 联合组mOS为30.1个月(95%CI:21.9~38.3),单纯TACE组为14.5个月(95%CI:11.0~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P<0.001);联合组m PFS为10.3个月(95%CI:8.8~11.8),单纯TACE组为7.1个月(95%CI:5.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P<0.001)。联合组和单纯TACE组的ORR和DCR分别为84%、94%和58%、80%,两组ORR及DC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4%和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7),且均未观察到不良反应所致的死亡。结论 与单纯TACE相比,TACE一线联合靶向及免疫药物治疗CNLCⅡb/Ⅲa期HCC患者效果更好,且不会增加严重不良反应。 胡泽鑫 李佳清 李婉慈 仲斌演 张帅 沈健 朱晓黎关键词:化学栓塞 治疗性
相关作者
赵新华 作品数:35 被引量:263 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抑郁 肝癌患者 肝癌 肝切除术 生活质量 张百红 作品数:175 被引量:944 H指数:13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 研究主题:肿瘤 肝癌 生存期 肿瘤干细胞 检查点 王湘辉 作品数:97 被引量:351 H指数:10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 研究主题:胃癌 胃肿瘤 晚期胃癌 肿瘤干细胞 外科手术 游雪梅 作品数:142 被引量:674 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肝癌 肝细胞癌 肝癌患者 抑郁 肝切除术 赵凌云 作品数:9 被引量:79 H指数:6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肝癌患者 抑郁 抑郁情绪 肝细胞癌 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