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68篇“ 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的相关文章
- 仑伐替尼联合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治疗不可切除晚期肝癌的疗效及生存率影响因素分析
- 2025年
- 目的评价不可切除晚期肝癌运用仑伐替尼联合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疗效,并分析影响患者生存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市中医院肿瘤科、介入科2023年1月至2023年7月接诊的160例不可切除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仑伐替尼联合TACE治疗。记录所有患者治疗8周的临床疗效、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的变化,并记录12个月生存率情况及无进展生存期(PFS),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患者生存率的危险因素。结果160例患者中,客观缓解率(ORR)为36.25%,疾病控制率为73.13%;患者治疗后ALT、AST、TBIL、AFP、CEA、CA199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分析,患者中死亡54例、存活106例,患者12个月生存率为63.75%,PFS为7.55个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巴塞罗那(BCLC)分期(OR 5.801,95%CI 2.345~14.347)、门静脉癌栓(OR 6.328,95%CI 2.509~15.961)、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OR 4.978,95%CI 2.350~10.545)、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OR 4.773,95%CI 2.275~10.013)均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仑伐替尼联合TACE治疗可改善不可切除晚期肝癌患者的肝功能,BCLC分期、门静脉癌栓、NLR、SII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予以重视。
- 宋然郑雅各
- 关键词: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
- 比较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与肝动脉灌注化疗术在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
- 2025年
- 目的探讨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与肝动脉灌注化疗术(hepatic artery infusion chemotherapy,HAIC)在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HAIC,观察组采用TACE。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肿瘤标志物、肝功能指标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80.00%(32/40)],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及肝功能指标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癌胚抗原为(8.17±1.23)μg/L、糖类抗原125为(23.45±3.52)U/ml、谷草转氨酶为(51.66±5.24)U/L、谷丙转氨酶为(69.36±7.22)U/L、总胆红素为(15.79±2.67)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9.65±1.14)μg/L、(28.97±3.29)U/ml、(62.70±6.35)U/L、(78.95±9.13)U/L、(19.45±3.06)μmol/L],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AIC相比,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可获得更好的疗效,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改善肝功能,安全性高。
- 蒋政温凯淋查煌旗郭正军伍文静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
- 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患者的经济毒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调查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患者的经济毒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51例TAC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癌症患者报告结局的经济毒性量表、癌症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TACE患者经济毒性的影响因素。结果TACE患者经济毒性得分为(15.52±6.62)分,其中高经济毒性患者占比为79.3%。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职业、对治疗费用的了解程度、恐惧疾病进展总分、文化程度是TACE患者经济毒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TACE患者经济毒性普遍存在且处于高水平。临床医护人员应针对高风险人群及时进行经济毒性评估,为其制订早期、有效、个性化的干预策略,从而降低其经济毒性,提高生活质量。
- 吴隆燕邱丽燕陈璧学杨梅马利萍苏凤李瑞兰杨丽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影响因素
- 瑞戈非尼联合微波消融、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究瑞戈非尼联合微波消融、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方法选取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2023年10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4例,采用病历号信封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行微波消融联合TACE治疗,观察组行瑞戈非尼联合微波消融、TACE治疗,对比两组的近期疗效、肿瘤标志物、生物标志物、肝功能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细胞角蛋白19、甲胎蛋白、癌胚抗原水平,以及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脆性组氨酸三联体、P16蛋白及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中9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中10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行瑞戈非尼联合微波消融、TACE治疗,可提高近期疗效,改善肝功能损伤,且安全性较高。
- 陈枫
- 关键词:微波消融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原发性肝癌
- 三维可视化辅助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联合微波消融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究三维可视化辅助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微波消融(MWA)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接受三维可视化辅助TACE联合MWA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既往同一医院接受单纯接受TACE联合MWA治疗的3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肿瘤坏死、复发情况、临床疗效、肝功能及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肿瘤术后1个月完全坏死率高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部分坏死率、随访12个月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0.00%、93.33%,高于对照组的53.33%、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观察组白蛋白(ALB)、总蛋白(T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总胆汁酸(TBA)、碱性磷酸酶(ALP)、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间接胆红素(I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远期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生命质量(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可视化辅助TACE联合MWA治疗中晚期肝癌效果显著,可提升患者肿瘤清除率,增强肿瘤控制效果,降低复发率,改善患者肝功能指标及生命质量,提升远期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曾敬科王水根吕述华毛华云刘承岭邹龙
- 关键词:中晚期肝癌三维可视化技术
- 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仑伐替尼+程序性死亡受体1联合治疗对不可切除肝癌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索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仑伐替尼+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联合治疗对不可切除肝癌患者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3年3月在孝感市中心医院被临床诊断为肝癌晚期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25例(接受TACE+仑伐替尼+PD-1单抗治疗,以下称“三联疗法”),对照组25例(接受TACE+仑伐替尼,以下称“两联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生存情况以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治疗方案及门静脉癌栓与肝癌患者的预后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治疗方案及门静脉癌栓是肝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ORR)也优于对照组(36%vs.16%,P<0.001)。观察组对不可切除肝癌患者的免疫调节功能强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中位总生存期(OS)(19.80个月vs.16.10个月,P=0.035)与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10.10个月vs.6.70个月,P=0.041)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三联疗法的疗效优于两联疗法,可延长不可切除肝癌患者的OS和PFS,对此类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也为肝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以及理论依据。
- 陈志文高恒毅
- 关键词:肝动脉化疗栓塞不可切除肝癌免疫
- miR-200a、AFP-L3和NLR在接受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治疗的肝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及预后的相关性
- 2024年
- 目的探究微RNA-200a(miR-200a)、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及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在行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的临床意义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行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110例作为研究组,另按2∶1随机抽选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5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的miR-200a、AFP-L3、NLR水平,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的miR-200a、AFP-L3和NLR水平差异。并对研究组随访(随访至2023年6月止),根据其生存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n=45)和预后良好组(n=65),对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的miR-200a、AFP-L3和NLR水平进行分析。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200a、AFP-L3和NLR水平对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结果研究组的血清miR-200a相对表达水平为1.73±0.12,低于对照组(4.88±0.32),AFP-L3和NLR水平分别为(18.33±3.35)%、2.44±0.54,均高于对照组[(3.66±1.12)%、1.55±0.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同性别患者血清miR-200a、AFP-L3和NL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Ⅳ期、低分化、肿瘤直径≥5 cm、肝硬化患者中血清miR-200a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TNM分期Ⅲ期、高分化、肿瘤直径<5 cm、无肝硬化患者,而TNM分期Ⅳ期、低分化、肿瘤直径≥5 cm、肝硬化患者中血清AFP-L3和NLR水平均显著高于TNM分期Ⅲ期、高分化、肿瘤直径<5 cm、无肝硬化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的血清miR-200a为1.35±0.21,低于预后良好组(1.99±0.36),AFP-L3和NLR水平分别为(24.21±2.98)%、3.23±0.54,均高于预后良好组[(14.26±3.11)%、1.89±0.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iR-200a、AFP-L3和NLR水平对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较高,其AUC值分别为0.796、0.791、0.798,联合应用预测其预后不良的AUC值�
- 张惠东庄文行余国芳
- 关键词:预后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
- 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分析
- 2023年
- 主要以原发性肝癌病症为基础,对此次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面进行了综合探究。方法 为了能够有效防控原发性肝癌病症,筛选科室典型病例进行了调研,目标都为原发性肝癌病症,共选入是103例,以患者治疗方法完成小组划分,其中51例患者归为对照组,实行常规化疗干预,还有52例患者和上述治疗同步,并给予实行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操作,因给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查看患者干预后肝功能各指标情况。结果 对所有患者干预前AST、ALT和LDH水平评估,情况均不乐观,着重评估治疗干预后,患者情况得到显著的控制,其中观察组患者情况比较突出;对患者进行了1年的随访服务,中位生存期方面观察组明显较佳。患者3、6、1年的生存率方面,对照组相对偏短(P<0.05)。结论 此次主要针对原发性肝癌病症进行了临床治疗,主要实行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干预,对治疗结果评估显示该治疗方法能够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临床疗效显著。
- 李鑫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临床疗效
- 老年肝癌患者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后常见并发症及临床护理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23年
- 肝癌通常是指原发性肝癌,多发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1]。2019年我国癌症中心的统计报告[2]显示,肝癌发病率在全国癌症发病率占第4位,死亡率排名第2,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原发性肝癌临床治疗方案主要为手术切除治疗,但由于老年人机体恢复能力衰退、免疫功能低下,且对手术耐受性较差,多数患者无法进行手术治疗[3]。
- 杨平吴孟航
- 关键词:老年肝癌术后并发症
- 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联合选择性门静脉栓塞后手术切除治疗大肝癌的疗效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 探讨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联合选择性门静脉栓塞(SPVE)治疗在大肝癌手术切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需接受手术治疗的大肝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SPVE方案,观察组采取TACE+SPVE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3 d后,观察组AST、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恢复正常,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右肝肝脏体积、切除体积占比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切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手术切除中,TACE+SPVE方案治疗大肝癌,可提升手术切除率,并降低患者AST、Tbil水平。
- 李海伟
- 关键词:大肝癌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选择性门静脉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