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5篇“ 肛门重建术“的相关文章
低位直肠癌结肠腹壁造瘘与人工肛门重建术后生活质量对比
2024年
目的:对比低位直肠癌患者在接受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后结肠腹壁造瘘与人工肛门重建的生活质量差别。方法:对2015年1月-2019年6月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接受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后行结肠造瘘或人工肛门重建的患者79例进行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EORTC)的癌症患者核心量表(QLQ-C30)和癌症特异性生活量表(QLQ-CR38)问卷调查。其中51例行结肠腹壁造瘘(DC组),28例行人工肛门重建(PC组)。结果:根据QLQ-C30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在社会功能方面PC组优于DC组(P<0.05);在疲劳程度方面PC组患者的得分为29.36分,远低于DC组(39.65分,P<0.05)。在腹泻、经济问题方面PC组的得分高于DC组,而在其他的功能、症状领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QLQ-CR38的相关领域内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两种后生活质量做对比,在总的生活质量方面相近,对于超低位直肠癌经腹会阴手后究竟是结肠腹壁造瘘有优势,还是人工肛门重建有优势,仍存在争议。
石守森黄珂胡怡娜王思远许震李朝辉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生活质量
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会阴部人工肛门重建术治疗肛管癌的疗效观察
2021年
为观察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和会阴部人工肛门重建术对治疗肛管癌的临床疗效,将40例肛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及Miles手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和会阴部人工肛门重建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 <0.05),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排气时间、进流质食物时间、拔引流管时间及下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果表明,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和会阴部人工肛门重建术治疗肛管癌疗效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借鉴和推广。
王晓永
关键词:肛管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提肛运动在肛周Paget病皮瓣转移肛门重建术后的护理体会
2020年
目的:总结提肛运动在肛周Paget病皮瓣转移肛门重建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根据患者的手方式分析影响肛周Paget病后排便功能障碍的原因,在前教会患者正确提肛运动的方法,后有效持续的积极锻炼。结果:通过提肛运动锻炼,3例患者在行造口还纳后,可有效控制排便,无一例有大便失禁情况的发生。结论:肛周Paget病皮瓣转移肛门重建术后,早期、持续的进行提肛运动,有助于降低大便失禁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周芳芳凌丽娟梁洁婷刘苑玲
关键词:肛周PAGET病提肛运动皮瓣转移肛门重建护理
直肠癌后原位肛门重建术的临床研究
2016年
为探讨Miles后改进内外括约肌在原位肛门重建的方法和效果,对6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Miles根治后,同时行改进的内外括约肌原位肛门重建术,改进包括:1)肛门内括约肌改进为双层双环肌套;2)肛门外括约肌改进为外括约肌浅部和深部的重建。结果显示,60例低位直肠癌重建后的肛门外形及远期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均更为满意,总优良率为95%,远期生存率为80%。结果表明,低位直肠癌Miles后,同时行改进的内外括约肌原位肛门重建的效果是可行的,更接近正常的肛门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张本寿朱克军水祥兵解潮赵读泽李强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MILES术原位肛门重建术
一例阴道壁恶性神经鞘膜瘤根治+人工肛门重建术患者的护理
2016年
目的:总结1例阴道壁恶性神经鞘膜瘤根治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针对本疾病特点及患者的个体情况制订和实施系统性护理措施,突出前准备、前宣教及后全面精心护理等内容。结果通过个性化护理及系统的后康复训练,此例患者恢复良好,后15 d康复出院。结论针对患者的病情及个体情况,制订个性化护理方案,可促进疾病恢复并有效减少手并发症的发生。
郑淑香
关键词:护理阴道壁恶性神经鞘膜瘤人工肛门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会阴人工肛门重建术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会阴人工肛门重建术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6年4月—2010年2月解放军第150中心医院全军肛肠外科研究所收治的102例采用低位直肠癌根治会阴人工肛门重建术的患者,其中腹腔镜手58例,开腹手44例。观察指标包括平均手时间、手中平均出血量、淋巴清扫数目、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后并发症等;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数据。结果腹腔镜组的中平均出血量为88.28 ml低于开腹组247.73 ml(P<0.01);腹腔镜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恢复流质饮食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P<0.01),腹腔镜组检出的淋巴结为18.93个多于开腹组的13.09个(P<0.01);两组平均手时间和后常见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截至2010年02月,腹腔镜组3年累计生存率为87.9%与开腹组86.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会阴人工肛门重建术与开腹直肠癌手有同样的疗效,且创伤小、后恢复快、安全可行。
魏东张辉蔡建赵艇张远耀
关键词:直肠癌腹腔镜检查
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会阴人工肛门重建术的疗效观察
:探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会阴人工肛门重建术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 方法:分析2006年4月至2010年2月解放军第150中心医院全军肛肠外科研究所收治的102例采用低位直肠癌根治会阴人工肛门重建术的患者,其中...
魏东
关键词:直肠癌腹腔镜安全性
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会阴人工肛门重建术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会阴人工肛门重建术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至2010年2月期间解放军第150中心医院全军肛肠外科研究所收治的102例超低位直肠癌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会阴人工肛门重建术的患者,其中腹腔镜手58例(腹腔镜组),开腹手44例(开腹组)。观察指标包括手时间、中失血量、检出淋巴结数目、后恢复流质饮食时间、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后住院时间、后并发症等;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经log-rank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腹腔镜组和开腹组的一般临床病理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顺利完成手,无与手相关的死亡病例。腹腔镜组的手时间略长于开腹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的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的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后恢复流质饮食时间及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检出淋巴结枚数明显多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7)。结论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会阴人工肛门重建与开腹直肠癌手能达到同样的疗效,且其创伤小、后恢复快、安全可行。
魏东张辉蔡建赵艇张远耀
关键词:直肠癌腹腔镜手术疗效
改良股薄肌转移代外括约肌行肛门重建术治疗小儿肌原性大便失禁
背景目的:   大便失禁是一种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的疾患,可对患儿的生长发育及社会人格发展造成极大干扰。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控便失禁,其最终治疗方法往往是各种类型的肛门重建术。本文回顾性分析一组临床表现为大便控便失禁而行...
秦虹
关键词:肛门重建术
文献传递
低位直肠癌肛门重建术式的研究进展
2012年
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仅次于肺癌。距肛缘7cm以下的低位直肠癌,若采用传统的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即Miles),则需行腹壁人工造口,给患者精神上、生活上带来极大痛苦和不便。为此,部分患者拒绝手,从而导致病情发展,治愈率和生存率降低。1930年,自Chlttenden报道利用股薄肌转移肛门括约肌成形以来,肛门重建术屡有报道,大大提高了低位直肠癌患者的后生存质量。本文就近20年来常见低位直肠癌原位肛门重建术式作一简要综述。
李霞杨向东秦宗英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肛门重建术

相关作者

张东铭
作品数:252被引量:1,681H指数:19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解剖学 2型糖尿病 盆底 肛提肌 盆底肌
席忠义
作品数:14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山西省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直肠癌 中段 结肠套叠 直肠肿瘤 肛门重建术
张本寿
作品数:56被引量:184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术式 MEDPOR支架 低位直肠癌 上睑皮肤松弛 联合术
水祥兵
作品数:24被引量:85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MEDPOR支架 原位肛门重建术 原位肛门重建 低位直肠癌 原位肛门
李增男
作品数:17被引量:6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联合术 原位肛门重建术 原位肛门重建 低位直肠癌 原位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