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8篇“ 肌筋膜痛综合征“的相关文章
观察拮抗松弛手法治疗官兵腰方筋膜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研讨腰方筋膜综合征患者对其采取拮抗松弛手法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纳入了在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时间段内,自行前往我院的腰方筋膜综合征患者,共计有88例,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各44例,对比组实行常规治疗,干预组实行拮抗松弛手法治疗,干预组与对比组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临床评分、临床效果情况实施组间对照。结果 (1)腰方筋膜综合征患者治疗前症状评分P值>0.05,无差异。干预组腰方筋膜综合征患者治疗后腰臀疼、运动受限、疲劳乏力、睡眠障碍症状评分低于对比组患者,P<0.05,有差异。(2)腰方筋膜综合征患者治疗前临床评分P值>0.05,无差异。干预组腰方筋膜综合征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较高、纤维影响、腰背部功能、疼感评分低于对比组患者,P<0.05,有差异。(3)干预组(95.45%)的腰方筋膜综合征患者临床效果高于对比组(81.82%)的患者,P<0.05,有差异。结论 腰方筋膜综合征患者对其采取拮抗松弛手法治疗效果明显。
杜霏霏陈玲玲
关键词:官兵
多学科协作诊治盆底筋膜综合征1例被引量:2
2023年
盆底筋膜综合征是因盆底筋膜系统病变引起疼,伴触发点形成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由于该病症状非特异,多数妇产科医师对其认识不足,易造成误诊、漏诊,且治疗棘手。本文报道1例盆底筋膜综合征患者,经规范盆底康复治疗后疼仍持续存在,经多学科会诊后,加行超声引导下盆底和骨盆外筋膜触发点注射治疗后疼明显缓解。对该类难治性患者细致且专业的体格检查可发现骨盆外筋膜中与盆底筋膜共存的触发点,这是本例治疗成功的关键,经多学科多模式联合诊治获得成功,本例的经验值得借鉴。
陈娟崔旭蕾张雪肖河朱兰
关键词:妇产科医师系统病变肌筋膜盆底康复治疗联合诊治
拮抗松弛手法治疗官兵腰方筋膜综合征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观察拮抗松弛手法治疗官兵腰方筋膜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某医院军人康复门诊收治的腰方筋膜综合征官兵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给予拮抗松弛手法治疗,对照组给予肉牵张和冷疗喷涂。两组均每天1次,5天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疗程结束时、治疗后第2周及第4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改善情况,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功能障碍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VAS分值、ODI分值均差异不显著(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VAS分值、ODI分值均较本组治疗前非常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VAS分值、ODI分值又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2周、第4周随访结果显示,两组VAS分值、ODI分值仍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观察组VAS分值均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间ODI分值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拮抗松弛手法治疗腰方筋膜综合征效果良好,可缓解患者疼症状、改善腰背部功能障碍。
曹书立李永平孔德树张望续
关键词:肌筋膜痛综合征官兵
深部肉刺激联合甲钴胺治疗产后盆底筋膜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深部肉刺激联合甲钴胺治疗产后盆底筋膜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产后盆底筋膜综合征患者,均给予深部肉刺激联合甲钴胺片治疗1个月。比较患者治疗前后主观疼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盆底筋膜VAS评分、性生活质量评分及产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主观疼VAS评分及盆底筋膜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生理因素、情感因素、性伴侣因素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前,患者产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8.89%(17/90);治疗后,患者产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56%(5/9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深部肉刺激联合甲钴胺治疗产后盆底筋膜综合征,可以改善患者的疼症状,提高其性生活质量,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
李莉张阳粟伟栋
关键词:甲钴胺性生活质量
扳机点温和灸治疗颈肩筋膜综合征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9
2020年
目的观察局部扳机点(MTrPs)温和灸治疗颈肩筋膜综合征(MPS)患者的疗效,并检测其对患者血清环氧化酶2 (COX-2)、前列腺素E2(PGE2)、白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海南省中医院骨伤科门诊,采用电脑随机数字生成器法纳入50例符合条件的颈肩MPS患者,均分为A组和B组,每组25例,A组进行10 d的MTrPs温和灸治疗,B组口服艾瑞昔布片10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的简化McGill疼量表积分以及血清COX-2、PGE2、IL-6、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疼评级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现在疼强度(PPI)均较治疗前明显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的PRI、VAS、PP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OX-2、PGE2、IL-6、TNF-α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OX-2、PGE2、IL-6、TNF-α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OX-2、PGE2、IL-6、TNF-α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rPs温和灸治疗可明显改善MPS患者疼和不适感,明显减轻症状,降低血清中COX-2,PGE2、IL-6、TNF-α等炎症因子。
曹磊陈美雄徐明奎袁仕国
关键词:温和灸激痛点炎症因子艾瑞昔布
筋膜综合征及其与头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9年
筋膜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MPS)是一种以一个或多个筋膜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 MTrPs)为特的急慢性骨骼综合征。其诱发因素包括急性超负荷、过度疲劳、不良姿势、内脏疾病、关节炎、关节功能障碍和失眠、焦虑等情绪心理因素[1-2]。其主要临床特包括紧张带、压点、牵涉及局部肉痉挛或挛缩,常伴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的症状。
徐欢陈柯言史兆春万琪
关键词:肌筋膜痛综合征头痛关节功能障碍疼痛综合征内脏疾病
深部肉刺激结合生物反馈治疗产后盆底筋膜综合征疗效观察被引量:19
2019年
目的评估深部肉刺激结合生物反馈治疗产后盆底筋膜综合征(MPPS)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8年2月在长沙市第四医院诊断为产后MPPS患者160例,给予深部肉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共15次,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观疼感觉VAS评分和盆底肉压VAS评分,并采用Glazer评估盆底电的变化。结果患者治疗前、后主观疼感觉VAS评分分别为(5.83±1.43)分、(2.72±1.36)分,治疗前、后盆底筋膜VAS评分分别为(7.81±1.62)分、(3.80±1.42)分,治疗后的主观疼感觉VAS评分、盆底肉压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的前静息电位和后静息电位分别为(5.90±3.09)μV、(5.35±2.55)μV,治疗后分别为(2.90±1.59)μV、(3.92±2.12)μV,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快速收缩、10 s快速收缩、60 s耐力收缩的电位分别为(38.90±11.56)μV、(18.98±8.95)μV、(15.20±7.10)μV,治疗后则分别为(50.20±15.63)μV、(30.62±15.03)μV、(24.56±9.09)μV,快速收缩、10 s快速收缩、60 s耐久收缩的电波幅均有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部肉刺激结合生物反馈是治疗产后MPPS的有效方法。
李莉张阳李学春谢诚芳阳恩香
关键词:生物反馈治疗
腰背筋膜综合征核心群的表面电信号与纤维类型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3
2019年
目的:运用表面电检测腰背筋膜患者腰部核心群,通过中位频率及中位频率斜率的分析,判断其纤维类型分布规律。方法: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100例腰背筋膜炎患者,男45例,女55例;年龄29~76岁,平均48.5岁;左侧腰背疼(左侧疼组)40例,右侧腰背疼(右侧疼组)60例;病程>6个月。另有40例腰部无疼健康人为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29~76岁,平均47.3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背部酸及背部肉僵硬,经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腰背筋膜炎。使用表面电测量3组人群的腰部核心肉(多裂、髂肋、最长)在腰背等长收缩试验过程中的电信号特,如中位频率及中位频率斜率绝对值。结果:3组多裂的中位频率,对照组左侧(133.88±26.61)μV,右侧(131.39±29.81)μV;左侧疼组左侧(117.29±10.93)μV,右侧(133.70±17.81)μV;右侧疼组左侧(131.36±17.37)μV,右侧(118.28±13.57)μV。3组髂肋的中位频率,对照组左侧(106.94±28.01)μV,右侧(114.68±18.96)μV;左侧疼组左侧(93.95±11.17)μV,右侧(107.60±27.86)μV;右侧疼组左侧(105.93±15.52)μV,右侧(97.27±19.27)μV。3组最长的中位频率,对照组左侧(109.24±26.20)μV,右侧(112.58±17.70)μV;左侧疼组左侧(95.58±10.83)μV,右侧(108.79±26.39)μV;右侧疼组左侧(106.50±17.98)μV,右侧(98.20±11.16)μV。3组多裂的中位频率斜率绝对值,对照组左侧0.221±0.109,右侧0.259±0.169;左侧疼组左侧0.318±0.184,右侧0.210±0.159;右侧疼组左侧0.258±0.169,右侧0.386±0.166。3组髂肋的中位频率斜率绝对值,对照组左侧0.241±0.158,右侧0.238±0.128;左侧疼组左侧0.330±0.208,右侧0.252±0.171;右侧疼组左侧0.249±0.150,右侧0.343±0.144。3组最长的中位频率斜率绝对值,对照组左侧0.244±0.252,右侧0.210±0.128;左侧疼组左侧0.348±0.255,右侧0.241±0.224;右侧疼组左侧0.239±0.155,右侧0.334±0.233。�
姜美驰肖京饶毅赵兴丽曹昺焱庄威
关键词: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肌电描记术
手法按摩结合生物反馈治疗盆底筋膜综合征17例疗效分析被引量:35
2018年
目的探讨盆底筋膜综合征的临床评估体系,以及手法按摩结合生物反馈治疗盆底筋膜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7年7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诊断盆底筋膜综合征的17例患者,对比该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观疼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盆底肉压VAS评分以及盆底表面电测量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17例患者中位年龄51岁(24~65岁),病程时间2年(8个月至6年)。治疗前后疼感觉的VAS评分分别为(7.9±1.5)分和(3.6±1.6)分,治疗前后盆底筋膜VAS评分分别为(8.2±1.7)分和(3.8±2.0)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配对样本t检验提示治疗后静息电位值明显下降,前、后静息电位差值分别为(5.45,95%CI 3.04~7.86,P<0.01)和(3.94,95%CI 1.43~6.46,P=0.004)。结论手法按摩结合生物反馈技术是治疗盆底筋膜的有效方法。
陈娟朱兰庞红霞范国荣史宏晖郎景和
关键词:手法按摩生物反馈治疗表面肌电
汪建民主任“筋骨同治”法治疗腰臀部筋膜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运用汪建民主任“筋骨同治”法治疗腰臀部筋膜综合征,根据临床治疗结果,对症状、体与功能的改善情况进行积分评定与比较,分析汪建民主任的“筋骨同治”法临床应用的特点和优势。方法:将2014年3月到2015年6月...
张晓斌

相关作者

谢斌
作品数:46被引量:408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正常人 脑卒中患者 康复 表面肌电图 脑卒中偏瘫患者
王宁华
作品数:148被引量:1,727H指数:20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康复 康复治疗 SARS 脑卒中患者 脑卒中
李建军
作品数:676被引量:3,867H指数:2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研究主题:脊髓损伤 康复 脊髓损伤患者 青光眼 康复医学
刘书玉
作品数:20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南阳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硬膜外麻醉 罗哌卡因 剖宫产 芬太尼 肌筋膜痛综合征
王晓睿
作品数:4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南阳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肌筋膜痛综合征 注射 触痛点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