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49篇“ 肌电图分析“的相关文章
基于表面肌电图分析肢体协调辅助装置结合虚拟现实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
2025年
目的 探讨基于表面肌电图(sEMG)分析肢体协调辅助装置结合虚拟现实(VR)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温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脑卒中下肢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联合肢体协调辅助装置训练,观察组加用VR训练。比较两组躯干功能表(TIS)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下肢运动功能量表中的下肢部分表(FMA-LE)评分、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三维步态参数、下肢肉神经系统功能[患侧下肢股二头、胫骨前、股直、腓肠位置sEMG信号的均方根振幅(RMS)和中位频率(MF)]和血液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TIS、BBS、FMA-LE和SS-QOL评分均增加,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t=7.829、4.014、8.426、6.981,均P <0.01)。治疗后,两组步速、步频、患肢摆动相均增高,左右步长差、不对称指数均降低,且观察组步速、步频、患肢摆动相均高于对照组,左右步长差、不对称指数均低于对照组(t=5.328、5.417、5.826、3.336、2.196,均P <0.05)。治疗后,两组患侧下肢股二头、胫骨前、股直、腓肠位置sEMG信号的RMS和MF均增加,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t=9.919、10.179、7.804、2.802、5.523、5.313、7.081、26.233,均P <0.01)。治疗后,两组血清BDNF和NGF水平均升高,NSE均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更明显(t=11.316、9.438、19.702,均P <0.01)。结论肢体协调辅助装置结合VR训练能够促进患侧下肢肉激活,改善脑卒中合并下肢功能障碍患者躯干功能、平衡功能、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叶珊珊吴森翔柯品妤陈圆圆杨艳微
关键词:表面肌电图脑卒中下肢功能障碍
基于表面肌电图分析臀中力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伴左侧神经根病患者与健康受试者臀中的功能状态,分析腰椎间盘突出侧与臀中之间的关联,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同时明确表面电测量的可靠性。方法:在纳入40名符合条件的腰...
岳涛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表面肌电图臀中肌肌力
经筋针刺法联合益肾壮骨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及表面肌电图分析被引量:5
2024年
目的探究经筋针刺法联合益肾壮骨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效果及表面肌电图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收治的74例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益肾壮骨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经筋针刺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与表面肌电图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伸展Mean值高于对照组,协同收缩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筋针刺法联合益肾壮骨方能缓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降低疼痛程度,提高膝关节功能,改善患者表面肌电图指标,值得推广。
王巍朱蜀云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表面肌电图
基于肌电图分析盆底筋膜手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背痛的疗效
2024年
通过肌电图分析运用手法松解盆底筋膜治疗非特异性下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23年1月~2023年7月非特异性下背痛女性患者10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收治顺序通过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实验组51例,对照组52例。两组病例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治疗上联合盆底筋膜手法治疗。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静息状态下疼痛程度;采用背部表面肌电图数值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竖脊、多裂和腹外斜的最大振幅的变化;采用ODI残疾指数、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量表评估患者功能障碍情况。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VAS评分,竖脊电位、腹外斜电位及多裂电位以及ODI残疾指数、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量表评分均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肌电图在治疗前后对肉的定量分析反映了盆底筋膜手法在改善非特异性下背痛及提高下背痛患者的腰背部功能方面有效,且整体疗效优于传统的非特异性下背痛康复治疗方案。
田红李竞江泽张香玉曹靖
关键词:非特异性下背痛肌电图
不同站距下硬拉技术的膝关节力学和肌电图分析
2024年
目的:比较站距比肩宽为1、1.5、2下硬拉技术的肉活动特征和膝关节力矩。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利用8台Qualisys600系列红外摄像头、1块AMTI-0.5m测力台、DELSY表面电与QTM运动捕捉系统收集8名受试者在8RM强度下的相关数据,并采用Opensim、MATLAB和SPSS进行数据处理。结果:与肩同宽站姿硬拉技术的内侧腓肠激活程度显著大于1.5倍肩宽硬拉(P<0.05),且股外侧、股内侧和胫骨前显著小于1.5倍肩宽(P<0.05);站姿为1.5倍肩宽硬拉的内侧腓肠激活程度显著大于2倍肩宽硬拉(P<0.05),且股外侧、股内侧和胫骨前显著小于2倍肩宽(P<0.05);站姿为2倍肩宽下的膝关节屈曲和内收力矩显著大于1.5倍肩宽(P<0.05),1.5倍肩宽下的屈曲内收力矩显著大于与肩同宽硬拉(P<0.05)。结论:随站姿间距增大,股内侧、股外侧、胫骨前的激活程度随之增高,内侧腓肠降低,膝关节屈曲力矩和内收力矩随之增高。
兰景越于潇张冬梅
基于表面肌电图分析靳三针结合镜像疗法治疗脑梗死下肢功能障碍的效果研究被引量:18
2023年
背景脑梗死常导致患者下肢功能障碍,降低生活质量。研究显示针刺结合镜像疗法可改善脑梗死患者下肢功能障碍,但研究尚少,且评价方法有待补充。目的 基于表面肌电图(sEMG)分析靳三针结合镜像疗法对脑梗死患者下肢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7—12月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康复医学科、神经内科住院部的90例脑梗死下肢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靳三针组、镜像组、靳三针+镜像组,每组30例。三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靳三针组在基础治疗上增加靳三针治疗,镜像组在基础治疗上增加膝关节镜像训练,靳三针+镜像组则在基础治疗上增加靳三针治疗和膝关节镜像训练。三组均治疗1次/d,5次/周,共治疗4周。采用s EMG评估治疗前后患侧下肢肉神经系统功能,包括时域指标[均方根值(RMS)]和频域指标[中位频率(MF)];采用简化Fugl-Meyer量表中的下肢部分(FMA-LE)评分评估下肢运动功能。结果 镜像组与靳三针组患者患侧股二头、胫骨前、股直、腓肠治疗4周后RMS、M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靳三针+镜像组患者患侧股二头、胫骨前、股直、腓肠治疗4周后RMS、MF均高于靳三针组、镜像组(P<0.05)。靳三针+镜像组患者患侧股二头、胫骨前、股直、腓肠治疗4周后RMS、MF高于组内治疗前(P<0.05)。靳三针+镜像组患者治疗4周后FMA-LE评分高于靳三针组、镜像组(P<0.05)。结论 与靳三针、镜像疗法单独治疗相比,靳三针结合镜像疗法能更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下肢肉神经系统功能及运动功能。
许明珠林润温华能王逸潇刘璐王碧涵陈科汛禤春宇崔韶阳
关键词:脑梗死下肢功能障碍靳三针表面肌电图
基于高密度表面肌电图分析闪罐结合针刺干预慢性腰痛的效应评价研究
目的:通过对比闪罐结合针刺治疗与单纯针刺疗法对于慢性腰痛VAS评分、ODI评分的影响,以及治疗前后腰部高密度表面肌电图的疗效分析,探究闪罐疗法对慢性腰痛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依据随机数表法将62例符合慢性腰痛诊疗标...
王莉
关键词:慢性腰痛针刺闪罐表面肌电
内效贴结合康复训练对轻度腕管综合征的疗效及肌电图分析
2023年
观察内效贴结合康复训练对轻度腕管综合征的疗效,并对治疗前后肌电图结果进行分析。方式 选择在2021年10月到2023年3月,在浙江康复医院康复二区接受治疗的58例轻度腕管综合征的患者,采用随机分类,将这58位患者分为对照组(n=29)和实验组(n=29),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康复治疗方法,而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原有的训练项目上增加内效贴布进行治疗。6周以后,通过对试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Levine腕管综合征问卷评分、波士腕管量表、以及无名指在肌电图检查中,正中神经和尺神经感觉电位潜伏期差值来评价疗效。结果 在治疗6周后,试验的两组患者Levine腕管综合征问卷评分,包含症状严重程度评分(SSS)和功能状态评分(FSS)较治疗前均由显著改善(P<0.05),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波士腕管量表较治疗前均由显著改善(P<0.05),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无名指正中神经、尺神经感觉电位潜伏期的差值比治疗前均由显著改善(P<0.05),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内效贴结合康复训练对轻度腕管综合征具有肯定的疗效。
王思岚吕文明朱嘉威
关键词:轻度腕管综合征疗效观察
非创伤性桡神经沙漏样病变的神经肌电图分析
2022年
目的:分析非创伤性桡神经病损的神经肌电图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联勤保障部队第910医院收治的20例非创伤性桡神经麻痹的神经肌电图特点,20例患者超声均显示形态上伴有沙漏样病变。结果:20例患者肱桡肌电图异常16例,伸指总异常20例,三头外侧头均未受累。伸指总复合肉动作电位(CMAP)异常20例,其中18例CMAP未引出,桡浅神经感觉神经动作电位异常6例。结论:非创伤性桡神经麻痹沙漏样病变可发生在上臂桡神经主干及桡神经深支,以轴索损害为主,桡浅神经感觉纤维常不受累。
吴美娜李金铃陈晓瑜黄霄云
关键词:桡神经肌电描记术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肌电图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分析90例2型糖尿病(T2DM)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肌电图临床特征。方法抽取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90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T2DM患者是否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情况分为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28例)与未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6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查,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腓总神经MCV,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腓浅神经SCV。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观察曲线下面积(AUC),分析神经肌电图检查诊断T2DM周围神经病变的价值。结果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患者的MCV正中神经、MCV腓总神经、SCV正中神经、SCV腓浅神经均低于未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MCV正中神经、MCV腓总神经、SCV正中神经、SCV腓浅神经以及联合检测诊断周围神经病变AUC=0.764、0.727、0.809、0.746、0.908,其中联合检测的评估价值较好。结论T2DM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电指标明显升高,且神经肌电图检查对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效果较好。
许秀丽
关键词:周围神经病变2型糖尿病神经肌电图

相关作者

高国勋
作品数:58被引量:167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肌电图 肌电图分析 癫痫 神经电生理 疗效观察
梁镇宏
作品数:17被引量:88H指数:6
供职机构:茂名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肌电图 肌电图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 温针疗法 F波
刘英
作品数:61被引量:161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研究主题:神经电生理 神经传导 神经电生理学 腕管综合征 神经电生理分析
于绍斌
作品数:24被引量:91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肌电图 腓总神经损伤 体感诱发电位 肌电图分析 神经传导速度
邢威
作品数:18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辽宁省职业病防治院
研究主题:肌电图 神经-肌电图 肌电图分析 中毒 腕管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