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6篇“ 肌松时效“的相关文章
不同剂量米库氯铵对不同年龄患儿时效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米库氯铵对不同年龄患儿时效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的择期腹股沟疝修补术患儿100例,年龄0.5~6.0岁。根据年龄将患儿分为低龄组(0.5~3.0岁)和高龄组(3.1~6.0岁);再依据米库氯铵使用剂量将每组患儿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米库氯铵诱导剂量分别为0.20和0.25 mg/kg,即低龄低剂量组、低龄高剂量组、高龄低剂量组和高龄高剂量组,每组25例。记录麻醉诱导前(T0)及给予诱导剂量米库氯铵后1 min(T1)、3 min(T2)、5 min(T3)、10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起效时间,即首次静脉注射米库氯铵即刻至颤搐阻滞75%(ThD75)、90%(ThD90)、最大阻滞(ThDmax)所需的时间;恢复指数(RI);恢复时间,即末次静脉注射米库氯铵至颤搐出现即刻(Th)、恢复10%(ThR10)、恢复25%(ThR25)、恢复75%(ThR75)、恢复90%(ThR90)的时间,第4个颤搐与第1个颤搐比值(TOFR)恢复至75%(TOFR75)和90%(TOFR90)的时间。结果四组各时间点MAP和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龄低剂量组ThD75、ThD90和ThDmax分别为(126 ± 40)、(163 ± 59)和(192 ± 49)s,低龄高剂量组分别为(73 ± 15)、(115 ± 41)和(142 ± 37)s,高龄低剂量组分别为(149 ± 38)、(193 ± 44)和(221 ± 47)s,高龄高剂量组分别为(105 ± 32)、(138 ± 35)和(167 ± 44)s。低龄高剂量组ThD75、ThD90和ThDmax均明显短于低龄低剂量组,高龄高剂量组均明显短于高龄低剂量组,高龄低剂量组均明显长于低龄低剂量组,高龄高剂量组均明显长于低龄高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龄低剂量组与低龄高剂量组、高龄低剂量组与高龄高剂量组Th、ThR10、ThR25、ThD75、ThD90、RI、TOFR75和TOFR
马振迟晓慧王晓微史炯陈永学
关键词:麻醉肌松弛血流动力学
米库氯铵在小儿手术麻醉中时效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了解不同剂量米库氯铵在不同年龄段小儿麻醉中的时效。方法选择择期手术患儿60例。根据年龄分组为Ⅰ组(年龄<3岁组)和Ⅱ组(年龄>3岁组),每组30例。按米库氯铵的首次剂量分别在Ⅰ组和Ⅱ组中随机分为两个亚组,Ⅰ_(0.2)组、Ⅰ_(0.25)组、Ⅱ_(0.2)组、Ⅱ_(0.25)组,每组15例。观察两组患儿起效时间。结果同年龄不同剂量组对比,高剂量组起效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剂量不同年龄组对比,低年龄组起效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剂量及患儿年龄与米库氯铵时效相关。
徐聪杰李真
关键词:小儿麻醉肌松时效不同年龄段
米库氯铵在不同年龄段婴幼儿静吸复合麻醉中的时效观察
目的:通过在不同年龄段婴幼儿静吸复合麻醉过程中应用不同剂量的米库氯铵,来揭示影响时效的相关因素,并进一步探讨婴幼儿患者在静吸复合麻醉过程中使用米库氯铵的合适剂量。  方法:随机选择80例2015年1月至2015年12...
包文娟
关键词:婴幼儿肌松时效
ORM1基因多态性对罗库溴铵时效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评价ORM1基因多态性对罗库溴铵时效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妇科腔镜手术患者7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25~55岁,体重指数20~25kg/m2。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和芬太尼,靶控输注丙泊酚行麻醉诱导,待患者意识消失后行定标,采用单刺激模式,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mg/kg,颤搐达最大抑制程度时行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维持PET CO235~45mmHg。记录罗库溴铵起效时间、无反应期、临床作用时间、75%恢复时间和恢复指数。术前采集外周静脉血标本,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α1-酸性糖蛋白和C-反应蛋白的浓度,生化法测定白蛋白浓度,应用PCR—RFLP法行ORM1基因分型,根据基因型分为3组:野生纯合子组(AA组)基因型为ORM1*E1/*F1、突变杂合子组(AG组)基因型为ORM1*F1/*S和突变纯合子组(GG组)基因型为ORM1*S/*S。结果AA组40例,AG组25例和GG组5例。3组血浆α1-酸性糖蛋白、白蛋白和C-反应蛋白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A组比较,AG组和GG组罗库溴铵临床作用时间、75%恢复时间和恢复指数延长(P〈0.05),起效时间和无反应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RM1基因多态性是影响罗库溴铵时效个体差异的遗传因素之一。
王世萍郭小文章放香张伟晶
关键词:单核苷酸雄甾烷醇类神经肌肉阻滞剂量效应关系
癫痫与非癫痫患者苯磺顺阿曲库铵的时效观察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苯磺顺阿曲库铵应用于癫痫与非癫痫患者的作用。方法 3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癫痫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A2[2倍的95%有效量(ED95)]组和A4(4ED95)组,3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开颅神经血管减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B2(2ED95)组和B4(4ED95)组,各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于5 s内经上肢静脉注入相应剂量的苯磺顺阿曲库铵。采用手掌式定量监测仪监测拇内收颤搐变化,观察气管插管条件及苯磺顺阿曲库铵的时效。结果 4ED95剂量的苯磺顺阿曲库铵(A4和B4)较2ED95剂量的苯磺顺阿曲库铵(A2和B2)起效时间缩短,无反应期和临床作用时间延长(P<0.05)。恢复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同剂量的苯磺顺阿曲库铵在癫痫组(A)较非癫痫组(B)起效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无反应期、临床作用时间和恢复指数明显缩短(P<0.05)。结论 2ED95和4ED95的苯磺顺阿曲库铵均能完成癫痫和非癫痫患者的气管插管,且起效时间随剂量增加而缩短,作用时间随剂量增加而延长。同等剂量的苯磺顺阿曲库铵在癫痫患者中作用时间和恢复指数明显缩短。
林艳君杨晓辉杨占民
关键词:癫痫微血管减压
同剂量米库氯铵在不同年龄段小儿麻醉中的时效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库氯铵在不同年龄段小儿麻醉中的时效.方法选取收治的72例拟行气管插管的择期手术患儿,根据年龄将入选患儿分为年龄≤3岁(Ⅰ组)和年龄>3岁组(Ⅱ组),每组各36例.以上两组中再按首次给予米库氯铵的剂量(0.2,0.25 mg/kg)随机分为2个亚组,依次为Ⅰ0.2,Ⅰ0.25组和Ⅱ0.2,Ⅱ0.25组,每组各18例.当患儿颤搐反应恢复至25%时,间断给予0.1 mg/kg米库氯铵维持状态.连续监测尺神经4个成串刺激的反应,观察时效指标;同时观察各组患儿的循环功能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Ⅰ组患儿Th Dmax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Ⅱ组,两组患儿中0.25 mg/kg组的起效时间均明显高于0.2 mg/k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儿插管条件均为优或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儿首次给药和多次追加米库氯铵的作用时间,末次追加米库氯铵患儿的各项恢复指数、TOFR75、TOFR90的时间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儿给予米库氯铵后心率、血压与麻醉诱导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支气管哮喘,有少数患儿出现胸前、颈前皮肤潮红症状,在给药后10 min内均自行消退.结论米库氯铵在婴幼儿中的起效快于年龄>3岁的儿童;0.25 mg/kg给药剂量起效快于0.2 mg/kg给药剂量组;神经肉功能恢复与小儿的年龄、追加次数无明显关联.
刘卓
关键词:肌松效应患儿
老年麻醉使用罗库溴铵后时效延长的拮抗处理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使用罗库溴铵对老年麻醉时效延长而采取拮抗处理的效果。方法 120例使用罗库溴铵实施后出现时效延长的老年麻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使用罗库溴铵实施,手术完毕对因时效延长患者,观察组使用甲硫酸新斯的明联合盐酸阿托品进行拮抗,常规监护和4个成串刺激(TOF)监测TOF从0~75%,从0~90%,从0至恢复拔管即刻,从拔管即刻至残余完全恢复。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2 ml,常规监护和TOF监测TOF从0~75%,从0~90%,从0至恢复拔管即刻,从拔管即刻至残余完全恢复。两组患者均做好积极处理并发症准备。结果观察组能够快速拮抗缩短时效,对照组时效延长恢复缓慢,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合理使用甲硫酸新斯的明联合盐酸阿托品进行拮抗,可明显缩短老年麻醉时效延长的恢复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
周江生曾莉芷
关键词:罗库溴铵老年麻醉拮抗
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阳性和阴性重症无力患者罗库溴铵时效的比较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罗库溴铵在血清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阳性和阴性重症无力(MG)患者中的效应。方法:选择择期行胸骨正中切口胸腺切除术的20例MG患者,根据术前血液生化检查分为AchR抗体阳性组(P组,n=10)和AchR抗体阴性组(N组,n=10)。依次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咪唑安定0.05mg/kg,丙泊酚1.5mg/kg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采用四个成串刺激监测拇内收颤搐,刺激电流60mA,间隔12s,频率2Hz,波宽0.2ms,定标后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mg/kg。分别记录起效时间、T125%恢复时间、T150%恢复时间和恢复指数。术中使用多功能监测仪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各时点MAP、HR、HRV、LF/H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组比较,P组起效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T125%恢复时间、T150%恢复时间及恢复指数延长(P<0.05)。结论:罗库溴铵在血清AchR抗体阳性MG患者的维持时间长于血清阴性患者,而起效时间无差异。
曹迎亚鲁卫华姜小敢鲁美静吴敬医秦雪梅姚卫东
关键词:雄甾烷醇类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神经肌肉阻滞
米库氯胺与顺式阿曲库铵在全麻诱导期时效的对比观察
目的: 比较米库氯铵和顺式阿曲库铵用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的起效时间以及效果。 实验分三部分进行,第一部分选择30例3岁-12岁儿童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15人,一组采用米库氯铵做全麻诱导,另一组采用顺式阿曲库铵做全...
孙天适
关键词:顺式阿曲库铵全麻诱导插管
文献传递
型和全身型重症无力患者罗库溴铵时效的比较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比较眼型和全身型重症无力患者罗库溴铵的时效。方法择期行胸骨正中切口胸腺切除术的27例患者,性别不限,年龄12~64岁,体重指数17~26kg/rn2,ASA分级I或Ⅱ级,根据Osserman分型分为2组:眼型组(0组,n=10)和全身型组(G组,n=17)。依次静脉注射芬太尼2gg/kg、咪达唑仑0.05mg/kg和丙泊酚1.5mg/kg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采用四个成串刺激模式,刺激电流60mA,间隔12s,频率2Hz,波宽0.2ms,监测拇内收颤搐,定标后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mg/kg。记录麻醉诱导前(基础状态)、气管插管后1、3min时MAP、HR、心率变异性和低频与高频比值,记录起效时间、T1、25%恢复时间、T1 50%恢复时间和恢复指数。结果与基础值比较,2组不同时点MAP、HR、心率变异性和低频与高频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0组比较,G组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25%恢复时间、T1 50%恢复时间及恢复指数延长(P〈0.05)。结论罗库溴铵在全身型MG患者的维持时间长于眼型,而起效时间无差异。
曹迎亚鲁卫华姜小敢金孝岠鲁美静
关键词:雄甾烷醇类神经肌肉阻滞

相关作者

黑子清
作品数:362被引量:1,860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肝移植 围术期 肝移植围术期 原位肝移植 血流动力学
章放香
作品数:138被引量:699H指数:12
供职机构:贵州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 瑞芬太尼 麻醉 异氟醚 电刺激疗法
沈七襄
作品数:108被引量:561H指数:13
供职机构:解放军174医院
研究主题:麻醉 罗哌卡因 体外循环 脑功能区 静脉麻醉
黎笔熙
作品数:82被引量:467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研究主题:失血性休克 靶控输注 麻醉 丙泊酚 体外循环
姜小敢
作品数:77被引量:404H指数:12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
研究主题:重症肌无力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危重患者 机械通气 俯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