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27篇“ 聚煤规律“的相关文章
彬长矿区胡家河井田4号层沉积环境及规律研究
2024年
为研究彬长矿区胡家河井田4号层的沉积环境,总结规律,归纳模式,综合运用田地质学、岩石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野外观察和室内分析相结合,对胡家河井田4号层的沉积环境及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井田内含地层主要为内陆河流相沉积,其中河漫沼泽、牛轭湖以及泛滥平原上的泥炭沼泽是4号层的主要沉积环境;富带分布于中部及南部,并向东部和西部延伸,富中心分布于中部和西南部,与地层沉积中心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在靠近西部的古河道时,层出现分岔、变薄、尖灭的现象,古河道流经区域富县组和延安组地层全部缺失,形成无区。研究成果对于该矿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提高炭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刘震
关键词:河流相沉积环境聚煤规律聚煤模式
内蒙古东胜田布日其井田延安组沉积特征及规律研究
2024年
基于内蒙古东胜田布日其井田炭详查工作所获得田钻孔、测井、二维地震等资料,应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田地质学理论为指导,对延安组沉积特征、沉积环境和规律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区延安组主要特征有三种类型:一岩段为湖泊滨湖、浅湖交替旋回顶部形成的沼泽相,二岩段为滨湖三角洲发育在分流河及分流间湾旋回顶部形成沼泽相,三岩段为河流冲积平原河漫滩沉积物之上形成的沼泽相。
赵学波王贸
关键词:聚煤规律延安组
黔西龙场井田含岩系沉积环境及规律
2024年
在研究区野外实测剖面及钻孔岩芯资料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沉积相分析、沉积地球化学分析的基本理论及方法,对龙场井田晚二叠世含岩系的岩相类型、硫分特征、沉积特征进行了综合的探讨,得到了本区沉积环境及规律的相关认识。结果表明,东吴运动控制了含岩系沉积基底的演化,为含岩系的沉积提供了基本的沉积格架。成期构造活动相对较为稳定,基底的沉降速率与泥炭或层的堆积速率较为平衡,形成了一定厚度的含岩系。沉积环境依次经历了潮坪-潟湖、三角洲平原、潟湖-潮坪沉积体系,最有利的环境为位于三角洲平原上的分流间湾及分流河道,其次为受海水影响较为强烈的潟湖、潮坪环境。
周汝贤庞宇马遨
关键词:沉积环境含煤岩系晚二叠世龙场
滇东含区晚二叠世沉积迁移与规律分析
2023年
晚二叠世作为滇东地区重要的时期,龙潭组与长兴组是该区主要的含地层。通过对滇东区域构造背景等地质资料的分析,综合运用田地质学、沉积地质学等基础理论与方法,剖析了滇东含区沉积环境及系地层特征,并揭示了区域层沉积与迁移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滇东地区晚二叠世成环境及其演化方面的分析研究,据此初步总结了规律。结果表明:滇东地区晚二叠世层迁移存在上段至中下段变好、南东往北西增厚的规律。广泛发育的冲积平原网状河是该区最主要的成环境。而规律则以系地层第二段进积型为主,其次为退积型。该研究可为今后中深部炭资源勘查尤其是详查找方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刘复焜
关键词:晚二叠世成煤环境聚煤规律
平朔东露天矿含地层沉积环境及规律分析
2023年
为了分析研究平朔矿区含地层的沉积环境和规律,本文以东露天矿及周边矿井地质资料为基础,对此区域的含地层的沉积环境和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研究了沉积环境及成需要的相应条件,分析研究表明,本区域的含地层大部集中在了滨海平原和内陆,滨海和深湖波浪有利于成,为研究区层及标志层对比提供了参考依据。
孙国忠
关键词:岩性特征含煤地层沉积环境聚煤规律东露天矿
舍科勘查区含地层沉积环境及规律分析
2023年
针对舍科勘查区含地层沉积环境及规律问题,本研究依据地质成果分析理论,采用对比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太原组和山西组的层特征。研究发现,太原组和山西组均为含地层,具有不同的沉积环境和岩性。太原组层主要为9号层,山西组主要为4-1、4号层。进一步分析表明,4号和9号层较稳定,类为1/3焦和肥。结果显示,不同层具有不同的类,对采矿和炭利用产生影响。本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舍科勘查区层沉积环境和规律,为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孙国忠
关键词:沉积环境含煤地层可采煤层
伊宁凹陷侏罗系含岩系层序地层及规律
2023年
伊宁凹陷具有丰富的炭资源,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层序地层理论的应用为规律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使规律研究在等时地层格架中进行更具有可操作性。通过钻井资料对伊宁凹陷侏罗系中下统含岩系层序特征进行阐述,利用钻井岩心层序地层学相关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将伊宁凹陷侏罗系中下统含岩系分为共识别4个三级层序,在层序框架内,从凹陷构造演化、沉积环境的变化和湖平面变化的差异分析规律特征。
吴员李玺王刚
关键词:层序地层学含煤岩系聚煤规律
贵州石场勘查区龙潭组沉积环境与规律研究
2023年
对研究区15眼勘孔数据及测井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了该区龙潭组系的古沉积环境与层发育规律。结果显示:研究区内目标层位识别出三角洲—潮坪沉积环境,涵盖了潮控与河控三角洲平原、前缘亚相及潮坪4种沉积亚相;层序界面类型识别出区域海退、海侵面,区域不整合面。通过研究,将目标层位划分出2个三级层序,各自包含2个体系域,据此提出了研究区三角洲平原—潮坪成模式,认为区内最主要的层形成于龙潭期三角洲平原沉积环境。
孙亚平
关键词:沉积环境聚煤规律三角洲
伊川县柳庄勘查区山西组沉积环境及规律研究
2023年
二叠系山西组是研究区最主要的产地层,通过对钻孔岩心的观察描述、质的分析,岩层厚度的统计,对山西组的沉积环境及规律进行了研究,将山西组划分为四个岩性段,主要发育潮坪相、泻湖相、三角洲平原3种沉积相,二1层形成于复水较深的泥潭沼泽还原环境,中心位于勘查区西部(0007-0703孔)和东部(2 704孔)一带。
王启蒙曹俊
关键词:山西组沉积相聚煤规律
乡宁矿区规律及控气作用研究
2023年
乡宁矿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的河东田南部,建设绿色矿山,开发层气绿色能源,需要对规律及控气作用进行研究。本文以乡宁矿区含地层石炭系-二叠系的规律及其控气作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区的钻探资料、层气试井资料、化验测试资料、岩心资料、镜下观察鉴定等成果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了该区含地层的沉积环境、规律、储集层物性特征、烃源岩特征、储层含气性等内容。研究结果认为,该区主要可采层发育稳定,厚度较大,2号主采层形成于浅水三角洲分流涧湾地带,积期相对稳定,成物质充分,堆积与补偿均衡,泥炭沼泽发育,10号主采层是在潟湖、潮坪长期拓展夷平沼泽化后开始形成,气候适宜,植物繁茂,成物质丰富,沉积补偿作用均衡。2号层平均埋深750 m,10层平均埋深810 m,埋深适中,开展规律及控气研究可为该区炭及层气勘探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孙国忠
关键词:聚煤环境储层特征烃源岩

相关作者

邵龙义
作品数:552被引量:4,645H指数:39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层序地层 PM10 可吸入颗粒物 聚煤作用 PM
鲁静
作品数:88被引量:857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层序地层 聚煤作用 含煤岩系 层序地层学 古地理
李宝芳
作品数:47被引量:452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研究主题:煤系 聚煤规律 沉积环境 煤层气 晚古生代
王宇林
作品数:66被引量:284H指数:9
供职机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业学院
研究主题:平庄盆地 聚煤规律 辽河盆地 沉积环境 煤层
王东东
作品数:98被引量:413H指数:14
供职机构:山东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琼东南盆地 煤系 测井数据 层序地层 油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