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3篇“ 聘礼“的相关文章
- 唐代婚嫁鼓励政策在西州的实施——以《唐开元六年(718)高昌县潘寺尼如金析聘礼辩辞》为中心
- 2025年
- 《吐鲁番出土文书补编》中新补诉讼文书《唐开元六年(718)高昌县潘寺尼如金析聘礼辩辞》是正式辩辞的草稿,事主如金与前夫陈瓌就其成婚时高昌县地方政府发放的聘礼的归属问题发生纠纷。高昌县提供聘礼的依据,是贞观元年发布的《令有司劝勉庶人婚聘及时诏》。在现存史料中,这一政策实际执行的记载十分有限,此件文书是目前几乎唯一的资料。开元年间,西州地方政府仍然在执行太宗婚嫁政策,证明了唐代相关政策在西州的持续性。文书不仅反映了州县发放聘礼的方式、过程,也记录了官方所供礼物的种类、价值。开元初年,朝廷开始严格限制佛教,但在婚嫁、佛教双重政策之下,如金仍能合法出家,证明朝廷政策具有的灵活性。
- 蒲宣伊
- 关键词:吐鲁番文书婚嫁聘礼
- 关于鄂尔多斯婚礼中的聘礼习俗探析
- 2024年
- 婚姻礼仪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是社会习俗的重要体现。蒙古族婚礼仪式中的聘礼习俗是一种颇为高贵的礼节形式。鄂尔多斯婚礼作为蒙古族婚礼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聘礼习俗的形成和发展与蒙古族的聘礼习俗基本相同。其中,牛马羊和新娘服饰(包括头饰)之类的聘礼具有地区特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鄂尔多斯婚礼中的聘礼习俗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对其聘礼习俗的深入研究可了解到鄂尔多斯高原地区蒙汉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实际情况。
- 苏日娜
- 关键词:聘礼
- 宋人养猫仪式感:良辰、契约和聘礼
- 2024年
- 聘猫.宋代人家里买猫添猫可不是件小事。宋人买猫称“聘猫”或者“纳猫”,他们还有一套完备的聘猫流程。“纳猫如纳妾”的说法,大概也是从这时候发端的。元代宋鲁珍等编《类编历法通书大全》卷九中就有“纳猫犬”,其项下有“相猫儿法”“纳猫吉日”“取猫吉日”“猫儿契式”等。
- 侯印国
- 关键词:仪式感纳妾
- 上海图书馆藏卢文弨批校本 仪礼注疏 2 燕礼第六 大射礼第七 聘礼第八
- (清)卢文弨批校
- 霸伯盂铭文所记西周朝聘礼补论
- 2023年
- 山西翼城大河口墓地M1017出土霸伯盂铭文所记西周朝聘礼是周穆王制礼的重要金文依据,笔者曾就霸伯盂铭文所记西周朝聘礼进行过详细考证。本文就前论未及者略作补证,所补论者有如下几项:其一,霸伯盂铭所记朝聘礼第二日伯老摈传王命之后,行享聘之礼时言“遣宾”与首日行礼之时所言“延宾”有所区别,第二日正礼伯老代天子行事,“遣宾”强调伯老身份尊贵、霸伯身份相对较低,与《仪礼·特牲馈食礼》宗人“遣宾就主人”所陈礼义相类。其二,霸伯盂铭两度赠贿玉(命圭)皆言“原贿”,“原贿”强调赠贿玉(命圭)之时谨敬的仪容,可与《仪礼·聘礼·记》《论语·乡党篇》所记执圭之容对读。其三,霸伯盂铭文所记首日之礼与《仪礼·聘礼》的私觌之礼更为接近,翌日正礼参用《仪礼·觐礼》和《仪礼·聘礼》二礼的礼程,这种礼程安排,既符合伯老摈传天子之命、申明君臣之义,又顾及了伯老、霸伯的宾主情谊,反映了周人周顾大义和人情的礼制精神。
- 黄益飞
- 关键词:铭文聘礼
- 论巴尔虎喀尔喀史诗的聘礼习俗
- 2023年
- 包小梅
- 从《故事形态学》看《要一百头牛作聘礼的姑娘》
- 2022年
- 本文根据《故事形态学》中提出的三十一种角色的不同功能来剖析《要一百头牛作聘礼的姑娘》这个故事,说明这个故事的结构,分析在故事中蕴藏的现代性及少数民族地区应对现代性的情形。
- 张思羽
- 关键词:故事形态学角色功能
- 伊斯兰教法的婚姻聘礼制度及其识别研究
- 在研究内容上,本文以伊斯兰教法的婚姻聘礼制度为基础,结合非伊斯兰国家的相关判例,对婚姻聘礼的识别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本文主要探讨了伊斯兰婚姻聘礼的基本问题。从伊斯兰婚姻制度出发,研究没有约定婚姻聘礼对婚姻契约效力产生何种...
- 陆奕君
- 关键词:婚姻契约伊斯兰教法国际私法
-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被引量:2
- 2021年
- 聘礼实践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是人类缔结姻亲、建构家庭的重要条件。然而,近年来农村社会聘礼出现了异化现象,高额化严重偏离了聘礼的本质,衍生出一系列社会问题。通过皖北W村的个案分析,我们发现高额彩礼已经造成农村家庭日常生活的解构,具体表现为以家庭关系为主的家庭秩序的解构以及互助互济的家庭福利的解构。为使得农村的高额彩礼回归聘礼的本质,实现家庭日常生活的常态化重构,本文试图从秩序、福利两个层面建构一个由“宏”至“微”的多主体治理体系,从而缓解农村高额彩礼对和谐家庭生活带来冲击.
- 刘桃包先康
- 关键词:聘礼异化家庭生活解构
- 伊斯兰婚姻文化的传承与变迁——以突尼斯“麦亥尔”聘礼的法律与实践为例
- 2021年
- "麦亥尔"聘礼是穆斯林婚姻缔结的必要条件之一。它源于古代阿拉伯社会中以女性为财产的习惯法,后发展于保护女性财产权的伊斯兰宗教法,并传承至今,进入了诸多伊斯兰国家的现代法律体系中。20世纪60年代,突尼斯颁布了兼具宗教性和现代性的《个人地位法》,确定了"麦亥尔"聘礼的定义和形式。在之后的"麦亥尔"聘礼的文化实践过程中,其经济作用减弱而象征意义增强。这一伊斯兰婚姻文化元素的传承与变迁,不仅是穆斯林男性权力更迭的产物,也受到了女性经济状况变化的影响。
- 朱文珊
- 关键词:婚姻文化
相关作者
- 张亮

- 作品数:93被引量:139H指数:6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 研究主题:东周 高折射率 沙地 金融发展 东周时期
- 姆文当卡

-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
- 研究主题:妇女生活 婚姻 聘礼 妇女地位 妇女
- 黄益飞

- 作品数:32被引量:94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 研究主题:铭文 西周 金文 墓地 婚礼
- 漆亚莉

- 作品数:20被引量:91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文化资源 广西民族 图书馆员 视域 非物质文化遗产
- 苏淑华

-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青海民族大学
- 研究主题:东乡族 伊斯兰教 仓房 妇女地位 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