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85篇“ 联合断流术“的相关文章
- 腔内外联合断流术与单纯断流术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 2024年
- 目的:系统评价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内镜干预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MEDLINE、Web of Science及Embase等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23年04月,收集关于腔内外联合断流术(消化内镜联合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和单纯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GOV的随机对照试验和队列研究,采用Review Manager 5.3和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篇文献。纳入研究对象803例,其中联合组(腔内外联合断流术治疗) 419例,手术组(单纯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 38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联合组术后再出血率低于手术组(RR = 0.17, 95% CI: 0.10~0.31, P < 0.00001),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RR = 0.93, 95% CI: 0.79~1.10, P = 0.39)、术后住院期间死亡率(RR = 0.74, 95% CI: 0.30~1.83, P = 0.52)及术后随访期间死亡率(RR = 0.69, 95% CI: 0.30~1.62, P = 0.40)方面无明显差异。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稳定性较好。结论: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内镜干预能有效降低术后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率,安全性与单纯脾切断流术相比无差异。
- 刘喜康林周金池程浩窦维佳刘震雄
- 关键词: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断流术食管胃静脉曲张META分析
- 以迷走神经为导向的机器人脾切除联合断流术的应用研究
- 2023年
- 目的评价以迷走神经为导向的机器人脾切除联合断流术(VNRSD)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判定VNRSD是否能有效地保留迷走神经。方法前瞻性纳入2022年1月至2022年3月在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接受VNRSD治疗的12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脾功能亢进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其中女性5例,男性7例,年龄(56.6±11.6)岁。收集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中转开腹手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死亡等临床资料。嘱患者术后1个月门诊复查,随访患者腹泻、胃排空延迟和上腹部饱胀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VNRSD,没有中转开腹或改为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患者手术时间为(170.0±16.8)min,出血量为(60.8±11.3)ml,术后第1天VAS疼痛评分(2.2±0.9)分,术后住院时间(7.7±0.7)d,4例患者术后第7天出现门静脉主干系统血栓形成。术后第1天,所有患者均予半流质饮食,下床活动。术后无切口并发症,无肺炎、胃漏、胰漏及腹部感染发生。所有患者术后及术后1个月均未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肝性脑病或死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明显改善。无患者主诉上腹饱胀或腹泻。结论VNRSD安全、可行,且能有效保护迷走神经前、后干及各自分支,避免消化系统并发症。
- 蒋国庆柏斗胜周保换钱建军金圣杰张弛
- 关键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机器人迷走神经脾切除术断流术
- 脾切除联合断流术对SASS患者肝硬化进程及肝功能影响的研究
- 目的:探讨是否可以将改善脾动脉盗血综合征作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增加肝动脉血流量的有效治疗方向,以达到改善肝脏功能、延缓肝硬化进程的目的。方法: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南昌大学附属感染病医院普外科进行脾脏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
- 江新华
- 关键词:脾动脉盗血综合征肝硬化脾切除MELD评分
- 全腹腔镜下脾脏切除联合断流术的综合评估与手术技术经验被引量:6
- 2021年
- 全腹腔镜脾脏切除联合断流术目前已成为外科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重要手段。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操作精细、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等显著优势。精准的术前评估、精细的手术操作及精致的围手术期管理仍是腹腔镜门静脉高压症围手术期管理的重要环节。术前合理精准的个体化评估、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是保证患者围手术期安全及手术合理性的重要依据;术中规范化个体化的精细手术操作是精准断流、减少术中出血及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关键;术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有利于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快速恢复,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抗凝治疗是降低门静脉系统血栓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加强多学科间协作是未来推动门静脉高压症治疗的重要任务。
- 鲁建国阴继凯王栋
- 关键词:腹腔镜脾切除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脾功能亢进
- 腹腔镜下脾切除联合断流术在门静脉高压症巨脾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巨脾患者行腹腔镜下脾切除联合断流术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1月在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肝胆胰腺外科收治的58例门静脉高压症巨脾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n=34)和开腹组(n=24),腹腔镜组患者行腹腔镜下巨脾脏切除联合断流术,开腹组患者行开腹巨脾切除联合断流术。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腹腔出血、B/C级胰漏、腹腔感染等)发生率。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腹腔镜组中转开腹2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为(205.3±28.6)min,开腹组为(156.4±20.7)min,腹腔镜组较开腹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开腹组术中出血量为(327.2±39.5)mL,显著高于腹腔镜组的(246.5±32.3)mL,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6±1.4)d、(9.7±2.3)d,开腹组分别为(3.8±1.5)d、(12.9±2.7)d,腹腔镜组均短于开腹组,两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腹腔出血0例,B/C级胰漏2例,腹腔感染3例,开腹组术后腹腔出血1例,B/C级胰漏2例,腹腔感染5例,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8)。结论腹腔镜下巨脾切除联合断流术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使患者获益,但手术难度大,对手术医师的技术及心理素质要求高。
- 彭沙沙夏国兵方涛
- 关键词:脾切除术腹腔镜巨脾断流术
- 腹腔镜脾切除联合断流术中保留迷走神经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中的应用
- 2021年
- 目的探究腹腔镜脾切除联合断流术中保留迷走神经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20年1月于湖北省监利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的74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7,采用腹腔镜脾切除联合断流术治疗)和观察组(n=37,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保留迷走神经)。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自由门静脉压、术后胃液引流量、住院时间),比较术前及术后3个月时两组生活质量[反流、消化不良生存质量量表(QOLRAD)评分],比较术后7 d内两组并发症(餐后腹胀、腹泻、胃潴留、门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胃液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自由门静脉压、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QOLRAD评分与同组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3个月时的QOLRAD评分低于同组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时的QOLRAD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内,观察组患者餐后腹胀、腹泻、胃潴留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门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脾切除联合断流术中保留迷走神经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手术操作更便捷,且可有效维护患者胃功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
- 罗剑何文法
- 关键词:腹腔镜脾切除断流术保留迷走神经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胃功能
- 腹腔镜脾切除联合断流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肝硬化后门脉高压的疗效对比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分析比较腹腔镜脾切除联合断流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在治疗肝硬化后门脉高压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该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行腹腔镜脾切除联合断流术治疗肝硬化后门脉高压的患者45例为观察组,同期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肝硬化后门脉高压的患者41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围术期资料、术后肝功能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204.3±36.7)min vs.(185.4±27.9)min]未见明显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157.6±23.1)mL vs.(269.7±39.2)mL]、术后并发症(8例vs.15例)、术后排气时间[(2.4±1.3)d vs.(6.2±2.7)d]、术后住院时间[(9.2±4.3)d vs.(13.4±5.9)d]、抗生素应用时间[(3.9±1.3)d vs.(6.5±2.7)d]、术后镇痛次数[(1.9±1.2)次vs.(4.1±2.4)次]方面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3、5、7 d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脾切除联合断流术治疗肝硬化后门脉高压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具有较少并发症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魏恒明李坚李鸥唐钢
- 关键词:腹腔镜肝硬化门静脉脾切除术
- 腹腔镜脾切除联合断流术对肝硬化的影响
- 目的: 前瞻性地对我院行腹腔镜下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 and azygoportal disconnection LSD)的肝硬化性门脉高压症患者术后2年随访的...
- 周保换
- 关键词: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脾切除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腹腔镜
- 分流术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疗效的系统评价
- 目的: 运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脾切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periesophagogastric devascularization, PCDV)(简称断流术)对比分流术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
- 汪运鹏
-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分流术断流术临床疗效
- 分流术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系统评价分流术联合断流术与单用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Wan Fang Data)和维普咨询网(VIP),查找有关分流术联合断流术对比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疗效的文献,检索年限从建库至2017年7月,由2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从纳入的文献中提取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4个研究,共计1 55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术后再出血发生率方面,脾肾分流术(splenorenal shunt,SRS)联合断流术(periesophagogastric devascularization,PCDV)组优于单用断流术组,脾腔分流术(splenocaval shunt,SCS)联合断流术组优于单用断流术组(OR=0.33,95%CI:0.21-0.52,P<0.01)、(OR=0.29,95%CI:0.14-0.60,P<0.01);在控制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方面,PCDV+SRS联合组、PCDV+SCS联合组均与单用断流组疗效相当,(OR=0.9,95%CI:0.44-1.87,P=0.78)、(OR=0.86,95%CI:0.34-2.18,P=0.75);在术后生存率(1年、3年、5年)方面,PCDV+SRS组与PCDV组疗效相似;在控制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率方面,PCDV+SRS组、PCDV+SCS组均低于PCVD组(OR=0.22,95%CI:0.09-0.57,P<0.01)、(OR=0.32,95%CI:0.19-0.55,P<0.01)。结论:在控制术后再出血发生率与门静脉血栓形成率方面,联合组疗效优于断流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汪运鹏鄢金柱张示杰张宏伟杨剑孙红杨婧雷振彭心宇
-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META分析
相关作者
- 刘浔阳

- 作品数:172被引量:816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 研究主题:食管静脉曲张 门静脉高压症 门脉高压症 内镜结扎 肝硬化
- 杜立学

- 作品数:113被引量:468H指数:10
- 供职机构:陕西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胆囊炎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胆囊癌
- 吴武军

- 作品数:54被引量:255H指数:9
- 供职机构:陕西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联合断流术 乙酰肝素酶 胆囊切除术 胆囊癌 门静脉高压症
- 王忠振

- 作品数:45被引量:115H指数:6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阿妥伐他汀 联合断流术 外伤性肝破裂
- 黄飞舟

- 作品数:142被引量:651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 研究主题:食管静脉曲张 门静脉高压症 内镜 门脉高压症 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