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15篇“ 职务便利“的相关文章
- 职务侵占罪中利用职务便利之界定
- 王昊宇
- 民营企业背信犯罪中“利用职务便利”的内涵阐释
- 2024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二)》通过修改民营企业背信犯罪的刑法规制,旨在强化民营企业的产权保护,但基于我国民营企业法律结构、经营模式与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的现状,合理合法的适用相应法条存在疑难。鉴于此,可综合不同所有制企业工作人员职务属性的权力内核、背信行为侵犯法益的类型性分析,围绕民营企业工作人员职权的私法属性展开,将“利用职务便利”解释为对法定或约定的财物或事务的控制能力,将利用行为类型化为手段型利用与效益型利用,并结合直接利用与间接利用的行为外观区别于公职行为。对于背信行为的入罪标准与出罪路径,可在定罪与量刑时回归民营企业的“内向型”产权属性,尊重市场经济风险自负理论,促进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 赵培亮张晓凤
- 关键词:民营企业背信犯罪利用职务便利
- 利用职务便利出资购买原始股行为的司法处置问题研究
- 冯瑞颖
- “假贸易真融资”中利用职务便利侵占真实交易货物行为定性
- 2024年
- 在以虚假货物贸易实现真实融资目的的三方关系中,实际借贷方之外的第三方公司的主要作用是在收到出借公司的虚假贸易货款后,将扣除约定的固定收益后的余款交给借款公司。在此过程中,借款公司与第三方公司偶有使用上述余款进行真实货物交易的情况,第三方公司使用余款以自己的名义向其它公司低价购货的行为是独立的买卖行为,其对购得的全部货物享有独立的所有权,公司员工利用职务便利侵占交货后余下的货物的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
- 林燕嫔
- 关键词:货物所有权
- 利用职务便利签订虚假合同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定性
- 2023年
- 【裁判要旨】对于公司、企业人员在业务经营过程中,同时利用职务便利及签订虚假合同实现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定性时一般应当以合同诈骗罪与职务侵占罪保护的双重法益为指引,根据犯罪手段及犯罪后果侵害的核心法益展开分析。对于主要利用虚假合同而非职务便利占有财物。
- 张鹏
- 关键词:职务侵占罪职务便利他人财物犯罪手段
- 职务侵占罪中“利用职务便利”的刑法认定研究
- 2022年
- 职务侵占罪作为经济类的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法律问题,原先的刑法对该罪规定的不足与缺陷逐渐显露出来,而且由于职务侵占罪自立改以来,仅有短短四十多年的时间,理论界一直存在着诸多分歧且无法达成共识。在司法实践活动中,也往往因现实案件的特异性、复杂性、多变性,使司法人员不能简单依照法条对该罪进行认定,经常发生在区分罪与非罪,特别是此罪与彼罪上发生混淆,更有甚者出现了明明是相类似的犯罪行为,犯罪人却被司法机关判处不同罪名的情况,这严重影响了司法效率、司法公正,削弱了司法权威。因此,本文以我国刑法和相关的司法解释、法律规章为依据,旨在详细剖析职务侵占罪在进行认定时的各种疑难点,以及相关疑难案例问题,并对争论焦点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期对该罪的刑法认定作出自己的贡献。
- 杨嘉楠
- 关键词:职务侵占职务便利司法实践
- 利用职务便利非法获取快递包裹行为的刑事类案研究
- 在快递物流领域中,相关从业人员利用其在运输、搬运、分拣、派送过程中的职务便利,采用窃取、侵吞的行为方式,将快递包裹这一封缄物非法据为己有的情形屡见不鲜。但是,由于对职务侵占罪构成要件理解和适用的不明确性,导致在司法实践中...
- 周利
- 关键词:职务便利窃取
- 利用职务便利型虚假诉讼行为认定实证研究 ——以48份裁判文书为样本
- 早在《刑法修正案(九)》增设“虚假诉讼罪”之前,司法实务中的诉讼欺诈行为就早已屡见不鲜,并且在理论界也对虚假诉讼行为所涉及的各类问题有了一定的研究。但随着新法的进一步施行,在实践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亟待研究。在涉及虚假...
- 赵耀耀
- 关键词:利用职务便利虚假诉讼司法认定实证研究
- 助贷中介人员利用职务便利犯罪时借款合同的效力认定 以肖某与Y银行借款合同效力纠纷案为例
- 2022年
- 作为普惠金融的有机组成部分,网络借款中介服务在满足个人消费贷款需求的同时,有关从业人员、业务模式与风险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时有发生。司法实践中,部分借款人主张其遭遇助贷人员违规刷脸、合同诈骗、非法盗款等情况,由此抗辩借款合同无效。
- 林北征胡敏
- 关键词:合同效力合同诈骗银行借款利用职务便利中介服务
- 利用职务便利签订合同行骗的行为定性分析
- 2022年
- 一、基本案情被告人杨某某系A旅行社的法定代表人、唯一股东和B旅行社天津分社的负责人。由于A旅行社不具备经营出境游的资质,以受B旅行社天津分社委托为由发布广告宣传,以两个旅行社的名义与客户签订出境旅游合同,为旅游者提供咨询、旅游服务,收取旅游费用。2015年1月至7月间,杨某某向市场推出低于成本价的赴日本、韩国旅游项目,以A旅行社和B旅行社天津分社的名义与客户签订《团队出境旅游合同》(以下简称《旅游合同》),以B旅行社天津分社的名义与客户签订《随团旅游按期归国保证金协议》(以下简称《保证金协议》),向客户收取按期归国保证金,并将保证金用于填补公司亏损和支付已到期的保证金。2015年7月,国家旅游局要求所有的旅行社必须要把客户的按期归国保证金交到指定的监管账户,并且禁止无资质旅行社进行受委托招徕。A旅行社所在区旅游局约谈杨某某并传达这项新规三天后,杨某某逃匿至泰国,直至2017年9月22日被抓获。杨某某在逃期间,37名到期无法取回保证金的客户向B旅行社总社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判决B旅行社总社共计赔付人民币138万元并已执行完毕。经部分客户向公安机关报案,本案被刑事立案后,相关民事诉讼程序中止,至杨某某被抓获时,仍有45名被害人的保证金191万元人民币尚未归还。
- 张珩文
- 关键词:旅游费用民事诉讼程序法定代表人
相关作者
- 罗开卷

- 作品数:92被引量:264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 研究主题:罪数形态 刑法 社会危害性 犯罪 定罪
- 郭纹静

- 作品数:9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高校科研人员 套取 法律关系 可支配财力 科研经费管理
- 蔡士林

- 作品数:22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 研究主题:受贿罪 刑法 量刑 职务行为 行贿罪
- 欧阳爱辉

- 作品数:201被引量:208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
- 研究主题:私人刑事调查 法制 NGO 职务型经济犯罪 网络通讯监听
- 潘从武

- 作品数:16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法制日报社
- 研究主题:驳回 公诉人 挪用公款 职务便利 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