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56篇“ 职前教师“的相关文章
- 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结构、变迁与特征——基于麦克唐纳尔和埃尔莫尔的政策工具视域
- 2025年
- 自1997年布莱尔执政以来,英国颁布并实施一系列职前教师教育政策,逐渐形成成熟、系统、科学的职前教师教育体系。基于麦克唐纳尔和埃尔莫尔的政策工具理论,对布莱尔执政以来职前教师教育的41份政策文本进行计量分析,发现随着英国不同政党更迭,职前教师教育政策呈现出标准化、卓越化、实效化的阶段性变迁特征。英国职前教师教育的政策工具凸显出以“命令性政策工具+能力建设性政策工具”为主导、以“激励性政策工具+系统变革性政策工具”为辅助的二维协同融合的优化组合模式。另外,英国也为职前教师建立严格的准入门槛机制及稳健的职业发展路径,以推进职前教师队伍高标准、高质量、可持续性的良性发展。
- 李健韩晴
- 职前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认知:困境、原因与改进策略
- 2025年
- 职前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认知包括学科知识认知与教学实践两个层面。研究基于9位职前教师的27次反思报告,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分析职前教师对学科知识的诠释、重组、呈现,探究职前教师学科知识认知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并阐释职前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认知困境与原因。研究发现,如果职前教师未能意识到学科知识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则很难恰当地将学科知识融入教学实践,以致教学实践中存在学科知识欠缺的现象。故教师培养者应补充相关的学科知识,以帮助职前教师形成合理、整体、全面的学科教学知识;职前教师应深化、重组学科知识认知,调整审视教学内容的视角并在教学实践中恰当地呈现学科知识。
- 郭学君林林李娜
- 关键词:职前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教学实践
- 澳大利亚职前教师的教学表现性评估
- 2025年
- 培养优质职前教师是提升教师教育质量的关键。为了提高职前教师的培养质量,一些国家实施了职前教师教学表现性评估。基于联邦政府对教师教育治理的不断干预、社会大众及媒体对教师教育质量的关注、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改革的驱动等大背景,澳大利亚实施了以毕业生教学表现性评估(GTPA)为代表的职前教师教学表现性评估。GTPA的实践逻辑是: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标准为基本遵循、注重证据整合,其实践样态包括:实施前提、实施环节、保障措施与评估结果等,实践价值在于从被动评估转变到探究式评估、促进政府间合作、提升教师教育者能力、推动职前教师反思等。
- 胡天助
- 关键词:教师教育职前教师
- 化学职前教师单元教学PCK的调查研究
- 2025年
- 设计了《化学职前教师单元教学PCK量表式问卷》并检验其信度与效度,以测查148名化学职前教师单元教学PCK(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的结构与水平,并进一步探究其与设计思维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问卷具有较理想的信度与效度;(2)单元教学PCK六因子结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各组分得分由高到低的排序为CTO、SMK、KoC、KoL、KoS、KoA;(3)单元教学PCK的六因子与设计思维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且KoA、KoS对设计思维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文末据此从PCK实证研究与化学职前教师教育课程2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 蓝宛榕邓峰甘霖
- 关键词:单元教学设计思维
- “三全育人”视域下职前教师队伍建设——以地方师范院校为例
- 2025年
-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文章从“三全育人”的视角出发,探讨地方师范院校在职前教师队伍建设中的策略与实践。文章分析了“三全育人”理念的内涵及其对职前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意义,以地方师范院校为例,详细阐述了在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能力提升、教育实践环节优化等方面的具体举措与成效,旨在为同类院校的教师培养提供借鉴与参考。
- 许美娟
- 关键词:职前教师师范院校
- 职前教师数字伦理教育的内涵、现状及对策
- 2025年
- 以教育数字化转型时期的数字伦理问题为切入口,阐释提升职前教师数字伦理素养的现实意义;界定职前教师数字伦理教育的内容;讨论职前教师数字伦理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实施现状及现实困境。围绕数字伦理意识、数字伦理知识和数字伦理能力三个角度,运用ADDIE模型理论,从教学需求分析、目标设计、资源开发、过程实施、效果评价五个方面提出实施数字伦理教育的路径,为数字化转型时期的教师教育提供改革建议。
- 谢娟赵诗奎
- 关键词:教师教育
- 职前教师信息技术观发展的实证初探
- 2025年
- 教师整合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依赖于教师的信息技术观。本研究通过量化与质性问卷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职前数学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观,分析了职前教师信息技术观的发展特点。研究发现:职前数学学科教师普遍认可技术的优势,但大多数教师担忧技术的可能弊端,且认为应该在技术使用前先掌握数学。教师更容易发展有关技术优势的观念,对技术可能弊端的顾虑较难减弱。
- 孙丹丹孙鑫鑫
- 关键词:教师信息技术
- 职前教师培养中的工具理性倾向及其超越
- 2024年
- 职前教师培养中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提升了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推动了课程范式改革,一定程度上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然而,在教育技术与职前教师教育的联合过程中,出现了技术至上、效率优先、控制与秩序为尊、崇尚传授的倾向,僭越了职前教师培养的价值理性关照等,不利于职前教师培养和能力的提升。职前教师培养的价值定位应指向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技术理性与反思实践的联袂。职前教师培养应从教师教育的本体论、人才培养的认识论、学习过程的方法论和教师发展辩证论等向度超越工具理性倾向,坚持“师范性”与“职业性”的结合,“技术性”与“人文性”的融合,“经院式”与“现场式”的整合,“阶段性”与“终身性”的联合来探寻适切的育人路径。
- 井祥贵卢立涛
- 关键词:职前教师培养教师教育一体化
- 以研究为本:芬兰职前教师教育模式的构建
- 2024年
- 21世纪以来,芬兰学生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其“质量高、差距小”的教育成就引发了全球教育界广泛持续的讨论。芬兰令世界瞩目的教育成就与其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高质量的教师教育体系息息相关。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芬兰逐步确立了“以研究为本”的教师教育体系,为国家源源不断地输送高水平的研究型教师。
- 高妍赖建桥邓莉
- 关键词:教师教育体系研究型教师
- 澳大利亚高质量职前教师教育体系改革与启示
- 2024年
- 以澳大利亚《下一步:优质职前教师教育审查报告》为基础,探讨高质量职前教师教育体系改革的重点,包括选拔优质人才、提升教学质量、支持新教师,并基于此提出对我国师范教育体系建设的启示:改革师范教育招生制度,注重考察学生品德;优化师范教育教学内容,改善师范教育城市化倾向;严格教师行业准入要求,实行“先育后考”的教师资格制度;构建教师培养一体化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王腾魏玉亭
- 关键词:职前教师教育教师培养教师教育改革
相关作者
- 卢家楣

- 作品数:335被引量:3,257H指数:33
-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大学生 情绪 青少年 情感 教师
- 曲铁华

- 作品数:217被引量:1,533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科学教育 民国时期 教师教育 高等教育 教师
- 邓峰

- 作品数:95被引量:456H指数:14
-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
- 研究主题:PCK 化学教师 学科教学知识 化学师范生 教师教育
- 饶从满

- 作品数:164被引量:1,595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教师教育 教师 教师发展 公民教育 道德教育
- 汪海彬

- 作品数:147被引量:615H指数:14
- 供职机构:黄山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大学生 情绪 安全感 CITESPACE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