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2篇“ 耕地规模“的相关文章
- 耕地规模、社会化服务采纳与农户粮食生产效率 ——以河南省为例
- 粮食生产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更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安全底线。保障粮食有效供给是实现经济发展、保障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础,也是增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本质要求。一方面,以农户为单位的家...
- 赵方圆
- 关键词:耕地规模粮食生产效率农业社会化服务分工深化适度规模经营
- 促进贵州省耕地规模化经营研究
-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是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明确指出乡村振兴战略已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强调农业现代化需要生产方式进步和效率提升。贵州省作为典型的山地丘陵省份,...
- 刘南方
- 关键词:农户视角
- 耕地规模、细碎化对化肥面源污染的影响被引量:14
- 2023年
- 不科学不合理的化肥投入所导致的化肥面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而耕地作为农业生产最基本、最稀缺的资源,耕地规模、耕地细碎化等耕地资源禀赋特征直接制约着农户的化肥投入行为,因此,探究耕地规模、细碎化等耕地资源禀赋特征对化肥面源污染的影响机制,对化肥面源污染治理,促进农业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耕地规模细分为耕地经营规模与地块规模,从理论上探讨耕地经营规模、地块规模、耕地细碎化三者间的关系及其对化肥面源污染的影响机理,并基于洞庭湖区域595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利用Tobit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耕地细碎化会增加化肥面源污染,且随耕地细碎化程度加深,会削弱耕地经营规模或地块规模扩大对减少化肥面源污染的正向影响;2)耕地经营规模与化肥面源污染排放强度之间呈“U”型关系,耕地经营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削弱耕地细碎化产生的负向影响,加强地块规模扩大对减少化肥面源污染的正向影响;3)地块规模对化肥面源污染有显著削减作用,且地块规模扩大,能削弱耕地细碎化加深产生的负向影响,加强耕地经营规模扩大产生的正向影响。据此,为减少化肥面源污染,应将土地整治与耕地流转相结合,鼓励农户在适度范围内扩大耕地经营规模的同时,推动地块规模的扩大,降低耕地细碎化程度,有效发挥耕地规模效益。
- 文高辉王夏玙胡贤辉夏卫生
- 关键词:耕地细碎化
- 基于水资源供给条件的塔里木河流域耕地规模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农业作为用水量最大的行业,其用水量的无序扩张势必会对区域水资源的供给造成不利影响,基于水资源供给条件的流域耕地规模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此次研究以塔里木河流域为例,通过对农业灌溉可用水量和农业灌溉需水量的计算,获得耕地适宜规模和超载规模。根据计算结果提出塔里木河流域农业发展和水资源利用方面的具体建议,对流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支持和借鉴意义。
- 克帕也木·尔肯
- 关键词:水资源农业灌溉耕地规模塔里木河
- 基于种植地块形态的中国耕地规模化利用研究
- 地块是作物种植和耕地管理的基本单元,也是衡量农业强度和农业规模的重要指标。规模化利用是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识别耕地地块并开展耕地规模化利用水平的量化研究对于提升耕地田间管理水平,整体上把握中国...
- 汤峰
- 关键词:遥感
- 中国耕地规模化流转租金的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2
- 2021年
- 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是农地利用变化的重要趋势,土地规模化流转市场的租金关乎规模经营主体的形成及其可持续发展,但目前对全国层面耕地规模化流转租金的研究还较为欠缺。基于土地流转信息发布平台的2万余宗规模化流转地块,论文揭示了中国耕地规模化流转租金的总体水平与区域差异,并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识别地块属性特征对耕地租金分化的影响及异质性。结果表明:全国耕地平均租金为11339.10元/hm^(2),租金介于≤7500元/hm^(2)、7500~15000元/hm^(2)、15000~22500元/hm^(2)、> 22500元/hm^(2)区间的地块数量比例分别为38.93%、37.97%、14.52%和8.59%;云贵高原区和黄淮海平原区租金较高,比全国平均值分别高出32%和23%,而北方干旱半干旱区租金较低,租金约为全国均值的一半。地块质量特征、地块规模化特征、地块区位特征、地块产权特征对耕地租金具有显著的影响;对低租金地块而言,灌溉条件、土地平整度、道路质量的边际效应更大,而邻近高速公路则对高租金地块具有更强的增值效应。为降低农业生产的土地成本,政府应努力降低土地规模化流转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减少农业补贴对农地租金的干预、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与农地流转租金的常态化监测。
- 徐羽李秀彬辛良杰
- 关键词: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分位数回归影响因素
- 进一步深化黑土区耕地规模化经营的对策建议被引量:1
- 2021年
- 耕地破碎化是农业集约化、现代化和规模化瓶颈因素,已成为中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耕地破碎化在丰富农业种植结构和分散农业生产风险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生产边际化,阻碍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耕地破碎化所产生的分散经营模式已难以适应国家和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 盖兆雪
- 关键词:农业集约化农业生产风险农业种植结构
- 如何实现耕地规模化农业社会化--以山东省寿县为例
- 2021年
-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实现农村耕地规模化经营与农业社会化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十四五”时期,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利用乡村产业发展带动脱贫群众继续巩固好脱贫成果,显得尤为重要,而农村耕地规模化经营与农业社会化发展进程还存在一定差距。如何实现农村耕地规模化经营与农业社会化,本文以山东寿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国家统计局寿县调查队的调查数据为依据,提出浅显的见解。
- 李玉军
- 关键词:农业社会化有效衔接调查数据
- 农户视角下耕地规模经营与集约利用的耦合关系被引量:13
- 2019年
- 以山东省17地市共146个村庄的502份农户调查问卷为研究样本,综合考虑山东省耕地利用与农业发展概况,选取小麦和玉米两种主要粮食作物为研究对象,借助农户投入和产出数据综合反映耕地集约利用情况,实证分析农户视角下耕地规模经营与集约利用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种植小麦和玉米的农户中有2/3以上的经营面积仅为0~0.33hm^2,反映出被调查农户的耕地经营规模普遍较小。2)小麦经营规模在0~0.33hm2和3.33~6.67hm^2、玉米经营规模在0~0.33hm^2时,农户的投入较大,但产出并没有随之增大,投入-产出综合视角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相对较低;小麦经营规模在0.33~2hm^2、玉米经营规模在0.33~2hm^2和3.33~6.67hm^2时,投入的产出效果相对较好,投入-产出综合视角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适中;小麦、玉米的经营规模在2~3.33hm^2时,投入相对较少且产出效果较好,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最高。3)随着经营规模的增大,小麦和玉米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表现出递增趋势,并在经营规模为2~3.33hm^2时,技术效率的均值达到最大,经营规模继续增大,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均值开始降低,佐证了投入-产出视角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与经营规模耦合的统计分析结果。
- 彭文龙吕晓
- 关键词:耕地集约利用规模经营农户
- 耕地规模经营、农户非农兼业和家庭农业劳动生产率——来自湖南省的抽样调查证据被引量:32
- 2019年
- 在当前中国农村土地流转背景下,以家庭为经营单位的规模种植农户非农兼业的行为普遍存在,那么其非农兼业是否降低了家庭农业劳动生产率?本文基于湖南省7个县市共418户微观抽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户外出兼业对家庭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并采用工具变量法处理非农兼业的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农户兼业仍然有利于正向提升家庭农业劳动生产率,而外出农户兼业收入越高,或兼业地区离其农村家庭越近,越有利于提高家庭农业劳动生产率;分析影响机制时发现,农户选择外出兼业,可通过加入互助合作组织、提升农业机械化程度、流转耕地地块集中化生产和农场化经营来影响家庭农业劳动生产率;在对农户家庭耕地总面积的异质性分析中发现,农户耕地流转面积应保持在一定面积范围内,否则过犹不及,而家庭最优耕地总面积处于100~200亩之间;此外,年轻农户选择外出兼业,或者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户选择外出兼业,其家庭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幅度也越大;家庭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较少时,如果有农户选择外出兼业,将不利于提升家庭农业劳动生产率,但三人及以上则有正向促进作用。
- 江鑫黄乾
- 关键词:农户兼业农业生产
相关作者
- 张宇

- 作品数:11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 研究主题:耕地规模 土地整治 建设用地 耕地 新增耕地
- 金丽国

- 作品数:34被引量:122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 研究主题:土地集约利用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 土地利用 城市化 影响因素
- 严斌剑

- 作品数:69被引量:673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全要素生产率 实证研究 涉农产业 技术进步 实证检验
- 晁娜娜

- 作品数:26被引量:8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新农村建设 绩效测度 农业保险 COPULA模型 保险费率
- 杨汭华

- 作品数:54被引量:484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农业保险 农户 农业 农作物保险 农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