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093篇“ 耐多药结核“的相关文章
结核病实验室检测技术进展
2025年
结核病(MDR-TB)是指对包含异烟肼和利福平同时在内的至少2种以上一线抗结核结核病,其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因此早期快速检测情况是MDR-TB患者有效治疗的关键。当前临床MDR-TB诊断主要以表型物敏感性试验(pDST)检测为主,但pDST检测耗时长,一定程度上延误患者最佳治疗时机,而基因型物敏感性试验(gDST)则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检测。目前在MDR-TB诊断的研究中,pDST检测联合gDST检测是研究热点,但仍处于探索阶段,缺少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研究报道。该文对MDR-TB的实验室检测技术进行综述,以期使读者深入了解MDR-TB的诊断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为MDR-TB的快速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或借鉴。
刁婷婷张红吉欧阳兵刘超(综述)李晓非(审校)
关键词:结核病耐多药
结核病非化学治疗现状与展望
2025年
结核病始终是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中尤其是以结核病(MDR-TB)最为严重,给国际、国家和社区各级结核病控制带来了巨大阻碍。MDR-TB患者的治疗一直是令人关切的问题,化学治疗仍是其治疗的最重要手段,但其他非化学治疗方式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积极探讨MDR-TB有效的非化学治疗是十分重要的课题。该文主要针对MDR-TB非化学治疗进行了阐述,以期深入了解MDR-TB的非化学治疗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为MDR-TB临床治疗及学科合作提供参考或借鉴依据。
刁婷婷张红吉欧阳兵李晓非
关键词:耐多药结核病
1992—2021年中国结核病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分析
2025年
背景结核病(MDR-TB)流行严重危害公众健康。中国是MDR-TB高疾病负担国家之一。目的分析1992—2021年中国MDR-TB疾病负担现状和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从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GBD 2021)中提取1992—2021年中国、全球和不同社会人口指数(SDI)地区MDR-TB的疾病负担数据,使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及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描述变化趋势。使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中国MDR-TB发病和死亡的年龄、时期和队列效应。结果1992—2021年中国MDR-TB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由7.72/10万、2.21/10万分别降至1.49/10万、0.15/10万,下降幅度分别为80.70%、93.21%。2021年中国MDR-TB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在全球和不同SDI地区中处于中下等水平,但与高SDI地区相比负担仍较重。Joinpoint分析结果显示,地区差异上看,1992—2021年中国MDR-TB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的AAPC值分别为-5.51%、-9.06%,均呈下降趋势(P<0.05)。性别差异上看,女性MDR-TB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AAPC分别为-5.91%、-10.08%,P<0.05)下降速度均高于男性(AAPC分别为-5.26%、-8.51%,P<0.05),男性的疾病负担高于女性。年龄差异上看,85~89岁MDR-TB发病率下降趋势最大(AAPC=-6.04%,P<0.05),15~19岁死亡率下降趋势最大(AAPC=-9.88%,P<0.05)。APC分析结果显示,1992—2021年中国MDR-TB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净偏移值分别为-7.78%、-11.07%。年龄效应表明,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波动上升,死亡率呈现单调递增,均在85~89岁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2.10/10万和16.58/10万。时期效应表明,发病和死亡风险随着年份推移而下降,发病和死亡的风险比(RR)值由1.55、1.87分别降至0.26、0.13。队列效应表明,发病和死亡风险随出生队列后移而降低,发病和死亡率的RR值由44.01、185.33分别降至0.02、0.01。结论1992—2021年中国MDR-TB的疾病负担整体呈下降趋势,但下降速度逐
方良梅苗瑞芬王荣仇蓓蓓洪忻王莉娜
关键词:结核耐多药结核病
2014—2019年广东省结核病时空分布特征与风险评估
2025年
目的:分析2014—2019年广东省结核病(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的时空分布特征,发现MDR-TB高风险区域并探索其发病相关影响因素,为卫生部门和政府机构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4—2019年广东省登记的MDR-TB患者的基本资料,收集相关社会因素和气象因素,采用局部加权回归、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探索MDR-TB发病的时空分布规律;建立两阶段零膨胀泊松模型(Zero-Inflated Poisson model,ZIP),并应用模型分析与MDR-TB发病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2014—2019年期间广东省累计登记MDR-TB患者3358例,年均登记发病率为0.47/10万(3358/720530000),发病率从2014年的0.20/10万(233/114890000)上升至2019年的0.53/10万(667/12489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_(趋势)=158.980,P<0.001),且病例集中于秋冬季节;空间上识别出深圳市、东莞市、广州市的平均MDR-TB标化发病比(standard incidence ratio,SIR)较高,分别为2.36、2.36和1.74;ZIP模型显示,MDR-TB发病风险与相对湿度(RR=1.168,95%CI:1.031~1.323)、性别比(RR=1.312,95%CI:1.192~1.473)和流动人口比例(RR=1.176,95%CI:1.094~1.263)呈正相关,与夜间灯光指数(RR=0.752,95%CI:0.668~0.848)和每千人病床数(RR=0.672,95%CI:0.589~0.776)呈负相关。结论:MDR-TB发病存在时间和空间的分布差异,并与社会经济和气象因素显著相关,今后应在高风险地区和高危人群中实施相应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和结核病控制策略及资源配置。
胡轶君徐怡婷蹇荣华吴惠忠苏静肖建鹏蒋辰祺刘涛王嘉雯陈亮
塔城地区结核病患者服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 探讨塔城地区结核病(multidrug resistant-tuberculosis,MDR-TB)患者在直接面试下短程督导化疗(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of short course strategy,DOTS)策略下服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调查MDR-TB患者服依从性现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塔城地区2020年1月—2022年12月MDR-TB患者的相关情况,经单因素和元线性回归分析,了解影响患者服依从性的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01)、文化程度(P<0.001)、民族(P<0.001)、职业(P<0.001)、物不良反应(P=0.020)、是否吸烟(P=0.008)和家庭经济状况(P<0.001)为服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02)、民族(P=0.001)和家庭经济状况(P<0.001)为服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论 塔城地区农牧区哈萨克族MDR-TB患者的服依从性普遍较差,这与其文化程度低、当地交通不便利和家庭经济状况等种因素有关。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开展积极干预,可提高MDR-TB患者的服依从性。
哈米达·阿不都拉王淑梅张岩
关键词:耐多药结核病服药依从性
地榆升白片预防和治疗结核病患者利奈唑胺致白细胞减少的临床观察
2025年
目的观察地榆升白片预防和治疗结核病(MDR-TB)患者利奈唑胺致白细胞减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拟采用利奈唑胺治疗的MDR-TB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35例。两组均给予含利奈唑胺的抗结核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地榆升白片,每次0.4 g,3次/天,共3个月。对照组利奈唑胺治疗2个月内发生白细胞减少者,参照治疗组口服地榆升白片,每次0.4 g,3次/天,共1个月。记录两组治疗1、2、3个月白细胞减少及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情况。比较对照组利奈唑胺治疗2个月内发生白细胞减少者地榆升白片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评价其疗效后计算总有效率。治疗组及对照组未使用地榆升白片者抗结核治疗3个月期间监测肝肾功能,记录肝肾功能异常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1、2、3个月均无白细胞减少发生,对照组治疗1、2、3个月分别发生白细胞减少3、4、2例,白细胞减少总发生率为25.7%;治疗组治疗3个月白细胞减少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1、2、3个月均无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对照组治疗1、2、3个月分别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2、4、2例,中性粒细胞减少总发生率为22.9%;治疗组治疗3个月中性粒细胞减少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利奈唑胺治疗2个月内对照组7例白细胞减少者地榆升白片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分别为(2.90±0.93)×10^(9)/L、(4.47±1.46)×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分别为(1.45±0.54)×10^(9)/L、(2.64±1.27)×10^(9)/L;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白细胞减少者治疗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均升高(P均<0.05)。对照组白细胞减少者地榆升白片治疗后显效5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85.71%。两组治疗期间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期间肾功能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未�
蒋怀龙胡卫华李宏宇张晓磊李琦剑韩珊金龙
关键词:地榆升白片利奈唑胺耐多药结核病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
临床护理对结核患者服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2025年
针对临床护理对结核患者服依从性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将我院2023.01-2024.12期间收治的60例结核患者纳入研究,扑克牌(梅花、红桃)分组法,将患者均分为CG组、LC组,N=30,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临床护理。观察,服依从性、生活质量、不良反应、满意度。结果 服依从性,LC组93.33%(28/30)>CG组70.00%(21/30),P<0.05;LC组用种类、物原理、用方法、物注意事项评分高于CG组,P<0.05;SF-36评分,LC组>CG组,P<0.05;不良反应,LC组CG组,P<0.05。结论 结核患者采用临床护理指导,有助于提高患者服依从性,转变患者用认知,使患者物使用安全,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较高。
张永琴
关键词:临床护理耐多药结核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满意度
重视结核病诊断成本
2024年
案例一院前明确诊断纳入项目管理23岁男性结核病患者,2020年1月,在上海市肺科医院接受痰培养检查,结果提示“”。患者定期复查胸部CT。2020年11月,胸部CT检查提示“肺部病灶较前有进展”。2021年1月27日,患者接受贝达喹啉(Bdq)-利奈唑胺(Lzd)-氯法齐明(Cfz)-环丝氨酸(Cs)-左氧氟沙星(Lfx)抗结核治疗以及护肝支持治疗。
关键词:肺部病灶定期复查氯法齐明耐多药环丝氨酸
结核病化学治疗进展
2024年
结核病即结核分枝杆菌对包括异烟肼与利福平在内的至少两种一线抗结核结核病。由于其病程长、经济负担高、治愈率低,且不同国家、地区性存在较大差异,给全球结核病防控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积极探讨结核病的有效治疗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目前化学治疗仍是结核病的主要治疗方式,本文针对结核病化学治疗进行阐述,并讨论目前存在的局限性与不足,以期为结核病临床治疗及学科合作提供参考或借鉴。
刁婷婷刘超张红吉欧阳兵李晓非
关键词:耐多药结核病化学治疗结核分枝杆菌
联合干预对结核病治疗效果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联合干预对结核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0例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100例。常规组采用一般健康教育及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修订版MoriskY服依从性量表进行问卷测评并实施团体活动、艾灸干预、营养干预、集中管理等项式干预。结果:干预组服依从性总均分8.80±1.41分,高于对照组的8.21±1.6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五分类网织检测各项指标值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患者痰培养检测转阴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患者肺CT空洞闭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联合干预有效提高了患者服依从性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王淑梅王玉馨
关键词:联合干预耐多药结核病服药依从性

相关作者

唐神结
作品数:412被引量:3,261H指数:2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研究主题:结核 结核病 耐药结核病 耐多药结核病 抗结核药物
肖和平
作品数:470被引量:3,797H指数:31
供职机构:上海市肺科医院
研究主题:结核 结核病 耐药结核病 耐多药结核病 肺结核
初乃惠
作品数:251被引量:1,137H指数:1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研究主题:结核 耐药结核病 结核病 耐多药结核病 肺结核患者
李亮
作品数:240被引量:1,981H指数:2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研究主题:结核 结核病 耐多药结核病 结核病防治 耐药结核病
赵雁林
作品数:307被引量:4,377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病 分枝杆菌 耐药结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