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0篇“ 考古类型学“的相关文章
考古类型学的早期发展与其“中国化”实践
2024年
20世纪初,瑞典者蒙特留斯系统地建立了考古类型学的方法论。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类型学已成为现代考古的基本方法之一,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中国者结合自身实际,摸索出中国特色的类型学研究方法,为考古类型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张倩(文/图)
关键词:现代考古学考古类型学方法论
从型式到分型分式——考古类型学中国化的关键环节
2023年
考古类型学考古研究的重要方法论,由瑞典者蒙特柳斯在《东方和欧洲的古代文化诸时期》(Die?lteren Kulturperioden im Orient und in Europa)一书的第一卷《方法论》[1]系统提出,对中国考古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2]。特别是20世纪40年代苏秉琦对陕西宝鸡斗鸡台沟东区墓葬考古发掘资料的整理研究[3],成为考古类型学中国化历程的重要里程碑。
李宏飞
关键词:考古类型学
旧石器考古类型学及其在中国的实践被引量:2
2022年
对石制品等文化遗存的分类与类型学分析是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基础工作之一。旧石器考古类型学发端于法国,由博尔德奠定基础框架,其后多位者针对不同地区和时段的材料提出有所区别的类型学方案。该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其主观性和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一直被质疑,一直在补充和完善,目前已在很大程度上转化为对遗址和材料做整理、分析和描述的工具。类型学对于遗址出土材料的整理、表述和信息简化、分析不可或缺,但相对于与人类生存和认知更近的石器技术、功能、原料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其重要性和受重视程度已大大降低。中国旧石器考古类型学融合了西方术体系的一些元素并进行了本土化实践,发展出一定的区域特色。在操作链理念的指导和数字技术的支撑下,以技术解读、特征分析为目标与导向的技术类型学研究,应是解决旧石器时代考古中分类与类型学研究所遭遇的困难与问题的思路和方向。
高星
关键词:考古类型学旧石器时代考古
面向考古类型学的出土陶器器形的知识表示与语义关联构建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意义]面向考古类型学,提出一种适用于出土文物特征描述的知识表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语义映射和本体扩展方法,以突破传统类型学方法造成的语义壁垒,促进知识的共享与重用.[方法/过程]首先,对考古类型学思想及其传统方法造成的语义壁垒问题进行剖析,针对性地提出考古类型学知识表示策略;其次,结合考古的语料特征和类型学逻辑,对出土陶器的器形描述按照属种关系、整部关系两种维度分解;随后,对陶器的部分和类型逐层提出知识表示方案与特征向量表达式,进而构建出土陶器器形的知识表示模型;接下来,在知识表示模型的基础上,揭示基于条件等价映射的考古类型学本体扩展方法,实现考古类型学语义关联构建;最后,以青海柳湾的两件陶器为例,展示应用本文方法进行类型学知识表示的形式和过程,及其本体图形可视化效果.[结果/结论]以陶器器形为例对出土文物从考古类型学视角下的知识表示和语义关联构建是数字人文研究在考古领域的一种新的尝试,可以为类型学研究由依靠经验向依靠数据的转变提供技术支持.
韩牧哲高劲松李钰
关键词:考古类型学出土陶器知识表示
考古类型学”与先秦毛笔制作工艺演进
2022年
毛笔产生于何时?各种造笔说纷纭,莫衷一是。从考古文物来看,先秦时期我国出土了一些古笔,但数量较少,均系“孤品”,共存关系链条缺失,其形制、结构发生较大演变,术界对其“历史时期”划分模糊不清。因此,基于古笔遗存,借鉴古笔文献,对古笔形制、结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并选择性地采用“考古类型学”方法,有助于更好厘清先秦毛笔制作工艺演进脉络。
刘爱华程应
关键词:演进脉络
考古类型学视角观察南宋、金境内出土瓷器的互动关系
2021年
1127~1234年,南宋与金这两大南北政权处于对峙焦灼状态,但双方尚未中断彼此间商贸和文化的互通有无。南宋境内的金瓷、金境内的南宋瓷作为重要“物证”,反映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动关系状态。通过对现有相关成果的梳理发现:多数论著关注角度单一,尚处于静态研究,运用考古类型学方法进行动态观察不失为一种视角。以考古类型学为视角观察这种互动关系,依托分型分式、排列组合等手段,对典型窑址出土瓷器做系统分析,探究其互动过程中的动态表现。除此之外,还对与互动关系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从而在视角和方法上为南宋、金物质文化交流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张大鹏
关键词:考古类型学南宋出土瓷器
考古类型学视域下明清坐具的断代研究
明清家具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是当代社会人们争相收藏的艺术珍品,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但在这个领域中,明清家具的断代问题却没有得到系统的解决,明清家具如果没有在时代上的精准断代,就无法将其同一时期的作品组合成...
杨莹
关键词:考古类型学断代研究
考古类型学原理解析高考试题
2021年
在时间轴上观"事物古今之变"、察"事物变化规律"、晓"事物变化原因",是历史的一种特质性思维,亦即司马迁所言的"通古今之变"的历史"通变"思维。考古中研究人造器物的重要方法——考古类型学,对于培养和训练生的历史"通变"思维,具有非常好的理论指导作用。
丁杰
关键词:时间轴通变高考试题历史学
关于考古类型学的新思考
2020年
以遗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考古类型学,对器物的分期和谱系的研究是神奇而复杂的。器物形态随时间的演进而呈现一定的规律,是类型学对器物划分的依据,而其规律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技术传承乃至文化崇尚、政治和宗教信仰诸因素的作用。新时期考古类型学应当重视揭示器物型式划分所蕴含的内在原因,即重在探讨物与人、物与社会、物与环境间的关系。
赵丛苍曾丽
关键词:考古类型学器物
关于“考古类型学”的新思考被引量:3
2020年
以遗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考古类型学,对器物的分期和谱系的研究是复杂多样的。器物形态随时间的演进呈现一定的规律,是类型学对器物划分的依据,而其规律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技术传承乃至文化崇尚、政治形态和宗教信仰诸因素的作用。基于以上基本认知,新时代考古类型学应当重视揭示器物类型型式划分所蕴含的内在原因,即重在探讨物与人、物与社会、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赵丛苍曾丽
关键词:考古类型学

相关作者

汤惠生
作品数:66被引量:198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研究主题:岩画 断代 青藏高原 细石器 考古学
张德良
作品数:7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研究主题:金文 春秋早期 考古类型学 青铜器 陈梦家
井中伟
作品数:49被引量:290H指数:8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文学院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商周时期 铜戈 遗址 考古研究 青铜兵器
赵丛苍
作品数:90被引量:252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研究主题:考古学 军事 青铜器 遗存 遗址
陈畅
作品数:5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研究主题:考古类型学 考古学家 功能主义 结构主义 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