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89篇“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相关文章
老年脑卒中抑郁症
1998年
老年脑卒中抑郁症贺思芳张改芹1刘其强2李建章2(河南省博爱县人民医院博爱县454450)脑卒中抑郁症是一种常见并发,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行为影响很大,成为血管病康复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对脑卒中抑郁症的发生、特点及治疗进行了前瞻性观察,现报告...
贺思芳张改芹刘其强刘其强
关键词:中风老年人抑郁症
柴胡达郁汤联合针灸醒开窍法治疗老年脑卒中抑郁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柴胡达郁汤联合针灸醒开窍法治疗老年脑卒中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疗效。方法选118例老年PSD病人随机分为针灸组和针药结合组各59例,针灸组给予醒开窍针刺,针药结合组基于以上加予柴胡达郁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的中医状积分变化和中医证候疗效,对比不同时间点的抑郁状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Items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治疗前的血清肠肽[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及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水平。结果针药结合组治疗中医状总积分较治疗前和针灸组有显著性降低(P<0.05);针药结合组中医证候疗效显著高于针灸组(P<0.05);两组HAMD评分的时间点效应、组间效应及交互效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药结合组在治疗2、4、8周的上述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针灸组(P<0.05);针药结合组治疗血清5-HT、SS、VIP、NPY水平较治疗前和针灸组显著提高(P<0.05),血清Hcy水平较治疗前和针灸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柴胡达郁汤联合针灸醒开窍法治疗老年PSD疗效显著,能改善病人相关中医状、抑郁状态,纠正其血清肠肽水平紊乱,抑制血清Hcy含量,增强血清NPY表达含量,抗抑郁效果显著。
黄国哲高超席海龙高可平
关键词:血清5-HT
研究老年脑卒中抑郁症及神经功能康复的临床治疗
2021年
探讨应用优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抑郁症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20年4月进行研究,录入脑卒中抑郁症患者100名,进行两组均分,本次研究选择对照实验,分为对照组(n=50)与实验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接受优质康复治疗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护理质量明显更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进行脑卒中患者护理时,选择优质康复治疗,干预,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李和军刘海军
关键词:脑卒中生活质量
城市外来流动老年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状筛查及相关因素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筛查城市外来流动老年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状,分析影响患者抑郁的主要因素。方法随机抽取于广州市两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317例外来流动老年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对患者的抑郁状况进行筛查评估,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317例城市外来流动老年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状群的检出率为38.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文化程度较低、独居是该类患者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城市外来流动老年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状的发生率较高。应高度重视该群体的心理健康状态,运用简单实用的评估工具进行早期筛查和快速识别,尤其需重点关注女性、文化程度较高、迁移年限短和独居的患者,针对性给予支持和帮助。
罗媛容陈敏华廖英桃胡细玲陈妙霞
关键词:流动人口抑郁
老年脑卒中抑郁症电图特点及影响抑郁因素分析被引量:32
2020年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抑郁症(PSD)电图特点及影响抑郁发生的因素。方法选择老年脑卒中患者500例,根据是否存在PSD将患者分为PSD组200例(其中轻型组61例、中型组85例、重型组54例)和非PSD组300例。脑卒中发作7天内实施电图检查,观察电图振幅、频率,以及α、β、δ、θ波的分布,采用单因素和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脑卒中合并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PSD组电图异常率为53.00%,明显高于非PSD组43.67%;低振幅δ波所占比例(68.00%)明显高于非PSD组54.00%(P<0.05)。重型组电图异常率61.11%明显高于轻型组32.79%(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高血压史、抑郁症史、家庭关系、病灶部位、电图特点是PSD的影响因素。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高、高血压史、抑郁症史、家庭不和、基底节病变、低振幅δ波和电图异常是老年PS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PSD的电图主要呈低振幅δ波活动,文化程度、高血压史、抑郁症史、家庭关系、基底节病变、电图低振幅δ波等因素和PSD具有紧密的关系。
任延昆陈子月李晓阳张丽芳杨潇刘涛乔钦增魏双平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症脑电图老年
老年脑卒中抑郁症及神经功能康复的临床治疗
2019年
目的探究老年脑卒中抑郁症患者神经康复的治疗。方法选取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老年脑卒中抑郁症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则同时实施氟西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BI指数、神经功能缺损(MES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的SAS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其BI指数及MES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脑卒中抑郁症患者接受有效的药物治疗,可改善抑郁症状,促进其神经功能的康复,提高生活能力。
杨梅
关键词:老年患者脑卒中抑郁症神经康复
老年脑卒中抑郁症及神经功能康复的临床治疗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针对老年脑卒中抑郁症及神经功能康复的临床治疗进行研究。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12月—2018年11月收治的180例老年脑卒中抑郁症患者,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对治疗(药物及康复疗法等),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老年患者给予奥拉西坦药物治疗,观察组老年患者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药物治疗,观察两组老年患者的抑郁症改善情况(SDS评分)、神经功能康复情况(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DS评分、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两组患者SDS评分和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Barthel指数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SDS评分(42.10±4.00)分和NIHSS评分(3.25±1.25)分低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72.60±15.95)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99,20.213,10.195,P<0.05)。结论老年脑卒中抑郁症患者采取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抑郁症及神经功能康复情况均有所改善,且日常生活能力有所提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邱静
关键词:老年脑卒中抑郁症神经功能康复BARTHEL指数
社区老年脑卒中抑郁症的危险因素调研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调查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抑郁(PSD)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某社区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诊断为脑卒中的163例老年患者进行观察,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家庭关怀度量表(APGAR)、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D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估患者,调查脑卒中抑郁(PSD)发生率,并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PSD的危险因素。结果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PSD发生率41.1%(67/163);与非PSD组比较,PSD组中女性、左侧卒中、经济收入差、重型神经功能缺损、家庭关怀障碍、日常生活能力差者较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4.76)、脑卒中部位(OR=0.27)、经济收入差(OR=4.68)、家庭关怀障碍(OR=16.23)、日常生活能力差(OR=17.68)是PS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常发生PSD。女性、左侧脑卒中、经济收入差、家庭关怀差、日常生活能力差者,是发生PSD的主要危险因素。
李沐洋
关键词:社区老年患者患病率
心理康复护理干预在老年脑卒中抑郁症的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研究心理康复护理干预在老年脑卒中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抑郁症患者92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偶数奇数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6,实施常规护理)和研究组(n=46,实施心理康复护理),分别采用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前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抑郁症状变化进行评定。结果经过4周护理干预,两组MESS评分、HAMD评分、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组间比较,结果显示,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运用心理康复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症状,减少神经功能缺损。
周虹欣
关键词:老年脑卒中抑郁症临床疗效
全程心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抑郁症的康复效果被引量:19
2017年
目的探讨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抑郁症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老年脑卒中抑郁症病人,按护理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全程心理干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CNDS)评估康复效果。结果入院时,两组病人HAMD、CN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两组病人HAMD评分、CNDS评分较入院时均明显降低(P<0.05),而且观察组HAMD、CN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老年脑卒中抑郁症病人的抑郁症状,并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
高丽丽仇薇薇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症护理

相关作者

刘其强
作品数:26被引量:91H指数:6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脑缺血 脑缺血大鼠 抑郁症 中风 突触素
宋剑
作品数:37被引量:137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脑卒中 摄食-吞咽障碍 手术治疗
马丽虹
作品数:118被引量:381H指数:10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随机对照试验 急性期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 缺血性中风 临床疗效
陈碧琴
作品数:2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汕头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抑郁症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 脑卒中 神经系统 神经功能康复
李和军
作品数:33被引量:106H指数:6
供职机构:唐山市第五医院
研究主题: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患者 利培酮 老年人 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