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1篇“ 群体性预防接种“的相关文章
流感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2023年
流感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方法 选择2021年8月至2022年11月到我院的100例接种流感疫苗的人员,随机分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不给予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接种知识普及率、不良反应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流感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的护理干预效果良好,降低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孙国洪
关键词:流感疫苗
新冠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管理模式探讨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 探讨系统的接种管理模式在新冠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日间诊疗科制定的群体性预防接种方案,接种前对疫苗接种工作全面部署,根据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临时接种点设置要求设置临时群体性预防接种点,严格落实疫苗管理制度,医生组、护理组、保障组各司其责、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接种工作顺畅有序。结果 本中心共参加群体性预防接种30余次,接种现场未发生接种差错相关反应和心因性反应,也未发生任何因流程环节问题所导致的不良事件。结论 在接种前通过详细制定群体疫苗接种工作方案,保证了群体疫苗接种过程安全、有序,预防接种工作得到受种者的一致认可。
陈曦杨滢王冶刘红虹马晓莉刘力畅孟立珊
关键词: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
流感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的护理干预
2022年
探求采取护理干预的方式是否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流感疫苗的群体性预防接种。方法 随机抽取2020年9月接种流感疫苗的人群共200人其中未接受护理干预设为A组(对照)的和接受了干预观察组B组(观察)各100人。其中各组的男女比例都为1 1,记录相关观察指标,并对比最终的预防接种护理效果。结果 B组接种后不良反应以及群体性心因反应均较之A组更低,P0.05,一次接种成功率B组更高,为99%,而A组仅为87%,差异较大,P<0.05。而在对两组接种人群的心理状态进行比较发现,B组评分明显更低,心理状态明显更好。B组接种人群接种耗时更低,而B组人群对流感疫情的了解程度明显更高。结论 实施了护理干预的群体流感疫苗接种效果更好,并且接种效率较高,通过从一次接种成功率、总体接种成功率、心理状态等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实施了护理干预措施后,能明显提升接种效果,进一步保证了人们的生命安全。
李慧
关键词:流感疫苗接种护理干预
高校新冠肺炎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工作实践
2022年
目的:介绍高校新冠肺炎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工作经验,为其他地区开展新冠肺炎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工作提供借鉴。方法:通过在高校设置临时接种点,对临时接种点进行功能分区,做好疫苗冷链管理,有序组织安排接种工作,以及对接种工作人员进行规范防护,对接种场所进行严格消毒,对场所内医疗废弃物进行规范处理等一系列方法,为某地区高校的学生和教职工提供上门免费接种服务。结果:2021年3月28日—5月11日上海市浦东医院对某地区6所高校学生及教职工进行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共接种疫苗80219剂次,未发生疫苗不良事件,无职业暴露,无不良反应报告,顺利完成了该地区高校新冠肺炎疫苗的群体性预防接种工作。结论:当前形势下,医疗机构可通过在高校内设置临时接种点,主动提供上门接种服务,为高校师生新冠肺炎疫苗的接种提供便利,有助于尽快建立群体性免疫屏障。
周海燕胡青坡周花仙瞿海红瞿春华潘秀红毛爱华
关键词:疫苗接种高校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的组织与实施被引量:3
2021年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是预防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手段,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进新冠疫苗的研发、采购和接种,以期早日控制疫情。我国实现全民应接尽接的国家计划,估计需要有若干亿例次以上接种任务。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日常计免门诊难以完成,只能以群体性预防接种的形式实现。该文结合某军队门诊部多年从事疫苗接种和近期多次组织新冠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工作实践,从前期宣教、时间选择、场地划分、功能区布置、人员培训、物品准备、医护着装、流程设计、冷链管理、后勤保障等方面总结了相关的做法,探讨了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相应的对策,旨在减少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和异常反应的发生,保证接种工作安全顺畅完成。
皮均宁蔡智斌马龙张会明苗新芳周虹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
应用五色地图法评估浙江省群体性预防接种服务能力
2021年
目的评估浙江省各地市群体性预防接种服务能力及其等级。方法收集浙江省截至2021年4月各地市群体性预防接种服务接种单位相关信息,采用五色地图法分析6项群体性预防接种服务能力指标和等级。结果浙江省各地市平均(范围)每万人接种台数为1.29(1.12-1.66)台,每万人接种人员数为2.51(1.30-5.30)人,每万人预检/登记/告知人员数为2.02(0.98-4.65)人,每万人组织保障人员数为1.15(0.54-2.24)人,每万人医疗保障人员数为1.02(0.40-1.91)人,每周可接种人数比例为8.07(3.15-40.68)%;五色地图显示,上述各指标等级最低的地市数均为2个,等级较低的地市数分别为2个、2个、2个、2个、3个、2个,等级中等的地市数分别为2个、3个、3个、3个、2个、3个,等级较高、最高的地市数均为2个。结论浙江省群体性预防接种服务能力处于较高水平,五色地图可直观呈现各地市接种服务能力等级。
梁辉沈灵智汪颖胡昱陈雅萍潘雪娇陈福星吕华坤
关键词:群体性预防接种预防接种服务
北京市大规模群体性预防接种冷链容积需求增加的应对模式探索
2021年
北京市自2007年起每年10-11月份为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和中小学生免费接种流感疫苗。2019年的接种数据显示,10月份北京市疫苗接种量为183.39万剂,是其余常规接种月平均接种量的2.59倍。接种量的增多,使疫苗储存运输的冷链容积需求也相应增多。本研究通过对预防接种门诊的实地调查,与北京市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冷链工作负责人访谈,收集冷链运行和管理情况,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北京市2019年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时,各区冷链容积需求激增的应对方法进行描述。目前北京市以三种方式应对冷链需求激增,包括增加预防接种门诊冷藏设备、充分利用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有冷链设备、购买社会化服务。通过梳理2019年北京市在季节性流感疫苗大规模群体性预防接种时的冷链运行模式,为各地区应对大规模临时性接种中的冷链配置提供思路。
李晓梅虞睿袁千里吕敏卢莉
关键词:流感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
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干预在学校群体性预防接种中的实施与运用效果评价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干预在学校群体性预防接种中的实施与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进行群体性接种中的小学生13000余名,接种过程中采取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干预,优化查对流程、加强疫苗冷链安全、强化临时接种室及医疗垃圾的管理。结果:在接种人数及工作人员无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工作时间缩短,三查七对执行率、冷链及时监控率、医疗垃圾及时交接执行率、校医及接种人员满意度均比之前有所提高,接种人员压力大幅度下降。结论:针对学校群体性预防接种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干预措施,提高了服务质量,保证了接种安全。
王宝艳王凌云刘晓鸿吴丽丽
关键词:群体性预防接种
群体性预防接种点设置规范
流感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流感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接种流感疫苗的老年人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未给予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接种知识知晓率和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接种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感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加强老年人对接种相关知识的了解,降低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张莉
关键词: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护理干预

相关作者

杜飞
作品数:47被引量:303H指数:10
供职机构: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流行病学 法定传染病 流行病学特征 群体性预防接种 地震灾区
陈筱纯
作品数:25被引量:119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流行病学 群体性预防接种 脊髓灰质炎疫苗 甲型肝炎疫苗 地震灾区
漆琪
作品数:80被引量:358H指数:9
供职机构: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疫苗 预防接种 接种率 免疫规划 地震灾区
杨超美
作品数:50被引量:486H指数:13
供职机构: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疫苗 接种率 疫苗 母婴传播
王进
作品数:37被引量:219H指数:8
供职机构: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免疫规划 接种率 预防接种 强化免疫 乙型肝炎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