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13篇“ 美食旅游“的相关文章
大众旅游时代的美食旅游变迁
2024年
美食旅游市场潜力大,产业动能新,发展美食旅游可有效提振国内消费、促进国内循环,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选择和长远考量。中国美食文化博大精深,将美食旅游结合,既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也是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促进美食旅游融合发展,推动美食旅游高质量发展,笔者从认知、线路和空间三个维度,总结20年来美食旅游的发展变迁,以求对业界有所启发。
吴丰林
关键词:美食文化美食旅游
美食旅游对城市形象构建的影响研究
2024年
现如今,以美食为特色的旅游目的地越来越多。我国地大物博、文化丰富,其中就包括丰富的美食文化。近些年,各个地区独有的美食文化吸引了大批美食爱好者不远千里寻求味蕾上的快感,这也逐渐发展成了愈加庞大的美食观光业,打造了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旅游方式,美食也成为某个城市的象征和名片,很多游客都是因为美食对该城市产生了更深的印象。基于此,文章阐述了美食旅游和城市形象的概念,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探究了美食旅游对城市形象构建的影响,并提出几点发展建议。
周涵凌
关键词:美食旅游城市形象
数字文旅视域下四川乡村美食旅游开发策略探究
2024年
乡村美食旅游是一种融合美食旅游的文化体验,对于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和效益、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变化、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四川省乡村美食旅游的资源、产品、市场、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了四川省乡村美食旅游在开发过程中存在高水平乡村美食供给不足、乡村美食旅游结合程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数字技术在乡村美食旅游中的应用,提升乡村美食旅游的品质;加强数字平台在乡村美食旅游中的建设,提升乡村美食旅游的便利性;加强数字文化在乡村美食旅游中的传播,提升乡村美食旅游的吸引力。
刘丽娜车洁
关键词:美食旅游旅游开发
乡村振兴背景下三亚市乡村美食旅游开发实践与研究
2024年
乡村美食旅游开发有助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同时也是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三亚市拥有着丰富的美食资源,为发展乡村美食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本文分析了三亚市乡村美食旅游的地域性、乡土性、丰富性、体验性特点,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三亚市乡村美食旅游开发策略,以期能够提高三亚市乡村美食旅游的效果,助力乡村振兴。
朱晓彤
关键词:美食
基于TPB模型的消费者美食旅游行为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2024年
本文依据计划行为理论模型,在对消费者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消费者美食旅游行为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月收入水平、喜欢淄博市的美食旅游、家人朋友和网络媒体推荐、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经济条件对消费者美食旅游行为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张岚杰卢思竹王博李思儒孙若愚
关键词:影响因素
农村美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基于比较视域的分析
2024年
为评估农村美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分别运用资源外部性内在化程度和劳动产出弹性两项指标衡量其资源利用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使用47个县域的调查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和自举法对三个农村旅游业态的两项指标进行了比较测量。研究发现:(1)农村美食旅游业的市场规模在农村旅游业中占比突出,其利用的农村固有资源已经产生了外部性;(2)农村美食旅游业尚未实现资源外部性充分内在化,说明其资源利用水平低;(3)农村美食旅游业的全职和兼职劳动产出弹性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劳动力要素投入对其营业收入增长有积极促进作用;(4)作为比较对象的农村住宿旅游业和农村教育旅游业的资源利用水平低,前者的劳动生产率高,后者的劳动生产率偏低,农村美食和住宿旅游业比教育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强。
陈怀宇张子源李泓伯
关键词: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劳动生产率
数字文旅视域下乡村美食旅游开发模式创新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2024年
数字文旅是新时代乡村美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对乡村美食旅游的供给侧、需求侧和资源配置有变革性影响。将四川省乡村美食旅游开发置于数字文旅视域下,针对开发现状和开发困境,提出应从大数据文旅、云计算文旅、物联网文旅三个视角出发,创新构建“大云物”乡村美食旅游开发模式,助力乡村美食旅游数字化转型升级发展。
刘丽娜陈实王德振
关键词:美食旅游
美食旅游者感知品牌原真性影响因素研究——文化学习和文化接近性的调节作用
2024年
作为旅游活动中最常见的活动之一,美食消费不仅是满足旅游者基本需要的手段,更是影响旅游旅游过程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竞争愈发激烈的旅游市场与游客对于“真实”体验的要的背景下,对于旅游者追求品牌原真性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基于S-O-R理论,采用量化研究方法,探讨美食旅游者感知品牌原真性的影响机制,以及其品牌契合的中介作用、文化接近性和文化学习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美食吸引力正向影响美食品牌契合;美食品牌契合在"美食吸引力→美食品牌原真性"结构中具有中介作用;品牌契合对美食品牌原真性的影响受到文化接近性与文化学习的正向调节。结合研究结论,提出了针对性的实践启示。
宋学通陈磊李勇泉杨振安徐丽萍
关键词:美食旅游文化学习
数字文旅赋能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以四川乡村美食旅游为例被引量:1
2024年
课题组概述了数字文旅的概念和特征,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在现代旅游业中的重要性,分析了数字文旅赋能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依据,梳理了当前乡村旅游面临的困境,包括在地元素挖掘不深、旅游产品同质化、宣传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讨论了数字文旅赋能乡村旅游的可能性。课题组以四川乡村美食旅游为例,提出了数字化营销、自媒体合作和数字化信息建设等措施是实现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文旅不仅为乡村旅游带来了更多机遇,也为游客提供了更为便捷、个性化的旅游体验,为实现可持续、高质量的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刘丽娜李杰
关键词:乡村旅游美食旅游数字化营销
美食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研讨——“美食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圆桌研讨会”对话实录
2024年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美食旅游成为了一种流行趋势,但其可持续性面临同质化和文化失真等挑战。6位从事美食旅游研究的知名学者围绕美食旅游与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讨论重点包括美食如何推动旅游、有效的营销策略,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方法。与会者一致认为:首先,美食旅游不仅能推进旅游业的增长,而且有增强目的地的文化魅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潜力。这就要求目的地在实施美食旅游策略时,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推广,同时创造与众不同的美食体验。一些地方通过推出特色美食线路和节庆活动,结合提升服务质量和安全性,已经成功地增强了其文化吸引力,并有效扩大了国际影响力。其次,美食旅游应被视为具体的文化实践,旨在通过差异化的美食体验、地域性和季节性的食品展示,以及创新的营销策略,深化游客的文化参与和情感体验。同时,与各利益相关方的合作,对打造独特的美食旅游品牌形象至关重要。最后,环境、服务质量和产品创新是构成美食旅游体验的核心要素。在此基础上,美食旅游的文化价值、对社区凝聚力和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及其在构建地方性和原真性中的作用,都是值得关注的维度。未来研究应更深入地探讨美食旅游如何促进社会和谐与文化创新,并为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福祉作出贡献。
曾国军杜莉王俊亿周鸿承周书云钟淑如
关键词:美食旅游可持续发展目的地品牌

相关作者

韩燕平
作品数:55被引量:154H指数:8
供职机构: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高职 湘菜 商贸旅游 美食旅游 高职院校
周书云
作品数:33被引量:102H指数:6
供职机构: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高职院校 美食旅游 可持续发展 旅游视角 高职学生
刘丽娜
作品数:14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商务职业学院
研究主题:旅游 文体 乡村 美食旅游 高职院校
宋彦华
作品数:12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研究主题:美食旅游 移动互联网 互联网环境 乡村旅游 市场营销
王瑛
作品数:41被引量:114H指数:5
供职机构:乐山师范学院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旅游资源 城乡统筹 生态旅游 旅游开发 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