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09篇“ 美德伦理“的相关文章
基因筛查违背伦理道德吗?——从受益原则到亲子德伦理被引量:2
2023年
近些年来,筛查遗传疾病的胚胎产前诊断技术应用在我国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多的相关基因纳入了医疗机构的诊断和筛查范围。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条规定从事与人体基因、人体胚胎等有关的医学和科研活动不得违背“伦理道德”。“伦理道德”主要是指医学伦理领域的基本规范性原则,其中包含自主、受益、禁止伤害以及正义四项基本原则。由于对胚胎的基因优化筛选涉及亲子两方,亲子德伦理为受益原则提供了健全有力的解释。受益原则涵盖亲子双方,以实现子女蓬勃焕发的人生为目标。这一目标既包含子女个体的福祉或幸福,也包含亲子关系上的独立平等。在这种理解下,超越疾病治疗和预防目的的基因优化筛选违反了《民法典》规定的“伦理道德”要求,为法律所禁止。
王凌皞
关键词:基因筛查美德伦理
酒品即人品——日常饮酒场域的德伦理
2022年
中国传统酒文化以伦理精神为突出特征,体现在酒的伦理价值取决于人的道德品质,酒被解释为“就人之善恶”,饮酒行为也寄寓于各类人际关系而存在,受到“礼”的制约与规范,体现为“孝”“敬”“信”等人伦秩序。“酒品即人品”充分体现了酒以特殊物理性质激发人的真实情感,继而使人做出相应的各类道德行为,如实地反映出个体的道德水平,何况在酒德中最为重要的“节制”之德是个体进入高水平道德层次并通向道德自由境界的关键品质。如果将中国传统酒文化的道德精华回归当下,那么日常饮酒场域中的德伦理就可表现为:饮酒前的守信、守时与真诚;饮酒中的适度、友善与谦和;饮酒后的自制、尊重与体谅。
李建华肖潇
关键词:酒文化酒品人品美德伦理
张子仁论与德伦理
2021年
学界已经注意到以现代德伦理学为视域考察宋明理学具有广阔的理论前景。与程朱理学主要以“理”即价值规范与道德法则论仁不同,张载通过诠释思孟“仁者人也”以“人之所谓人”论仁,聚焦的问题在于一个人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品德才能成为一个好人,显示的是一种以德论为中心而容纳道德情感与道德法则的规范论伦理学。中国传统德伦理兼容形而上学,目的是在生活世界中落实具体行动与为实践奠定先验基础。这也构成宋明理学德论在整个现代德伦理学谱系中的思想特性。
张新国
关键词:仁论太虚美德伦理学
境况主义挑战与德伦理
2018年
自从认知科学在20世纪50年代诞生以来,它就对哲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伦理学也不例外。大体上说,我们至少可以发现三种主要方式来设想认知科学和伦理研究之间的关系:第一,认知科学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道德认知和道德动机的理解。第二,神经科学、进化生物学和心理学的发现要求我们重新反思道德客观性的本质和来源。第三,伦理研究在某种意义上仍然具有相对的超越性或自主性,因此,当我们将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伦理学领域时,就有必要对人性和人类生存条件进行一般性的哲学反思,以此来评价有关应用的前景。
陈玮徐向东
关键词:道德认知进化生物学伦理研究美德伦理神经科学
境况主义挑战与德伦理被引量:5
2018年
认知科学的发展在为伦理研究带来一系列重要机遇的同时,也为伦理学的传统研究和某些伦理观点带来了挑战。自从上个世纪20年代以来,社会心理学和个性心理学中的境况主义实验就被认为消解了品格概念;最近20年,某些哲学家更试图利用认知科学的有关研究成果进一步表明,将品格作为核心基础的德伦理学在经验上是不适当的。本文旨在表明,无论从经验研究还是哲学反思的角度看,这个主张都不是结论性的;并且,亚里士多德式的德伦理学有思想资源回答境况主义者提出的挑战。本文也试图以此为案例来探究一个重要问题:究竟应该如何理解经验科学和哲学反思之间的关系?
陈玮徐向东
关键词:境况品格美德亚里士多德
儒家环境德伦理被引量:10
2016年
探究环境问题的德伦理进路,较之更流行的道义论和功用论进路,具有明显的长处。但现有的环境德伦理学基本上沿袭了亚里士多德的幸福主义路线,从人的福祉出发关注环境问题,因而有人类中心论之弊。儒家的环境德伦理,特别是以王阳明为代表的版本,则与此不同。一方面,儒家环境德伦理学的核心在于有德之人与万物一体,因此,有德之人的福祉也就意味着宇宙万物的福祉,从而可以避免人类中心论。另一方面,王阳明将传统儒家的"爱有差等"观念扩展到处理人与人之外的存在者之间的关系。依此,有德之人与万物一体并不意味着无差别地对待万物。
黄勇
关键词:环境伦理美德伦理儒家
规范和价值:从学术的底线伦理德伦理被引量:1
2014年
学术道德有规范与价值两个维度,两者区别清晰并天然耦合,产生了学术活动的底线伦理德伦理。底线伦理规定了学术活动的现实状态,德伦理则导向学术活动的理想状态,两者之间存在的张力为学术道德发展提供了动力。学术道德的发展就是要实现学者的道德境界从规范之境进入使命之境。
邹晖李建华
关键词:学术道德底线伦理美德伦理
梭罗、利奥波德、卡逊:走向环境德伦理被引量:9
2012年
本文首先论述了发展环境德伦理的必要性的两个基本理由。继而,以三位伟大的自然主义作家大卫.梭罗,奥尔多·利奥波德和蕾切尔·卡逊为例,详细分析其作品和经历,总结了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诸种环境德,如梭罗崇尚的"简单"、利奥波德主张的作为大地伦理基础的"超级德"、被卡逊视为最核心环境德的"谦逊"等。最后,总结了三位环保巨人具有共性的观点,提出了环境德伦理的5个基本共识:将经济生活置于本来的恰当位置,信奉科学的同时承认科学的有限性,非人类中心主义,对荒野的欣赏和对保护荒野自然的支持,生命至善的信念。
菲利普.凯佛瑞郭辉
关键词:梭罗利奥波德
尊重不同的生活方式:《庄子》中的道家德伦理被引量:10
2011年
《庄子》通过讲述各种不同的故事提出了一种首尾一贯的规范伦理,而这种规范伦理是一种德伦理。在这样一种道家的德伦理中,最重要的德或性格特征是尊重不同的生活方式。西方各种通行的德伦理理论从未论及这种性格特征,但它在当代全球化的多元社会生活中却极具价值。
黄勇李妮娜相凤崔雅琴
关键词:《庄子》
康德是如何看待德的——法则与德:批判视野中的德伦理
2009年
一、德伦理的主张与特征德(virtue),古老的唤起人们好印象的概念,与德性、道德等概念有着细微却清晰可辨的区别:德指超出一般合乎道德的履行义务行为,如偿还债务仅是义务,而倾家荡产地偿还债务,或者没有给付义务而无私馈赠,才是值得赞扬的德;一般地信守承诺是义务,而生命受到威胁从而放弃承诺能够得到谅解,仍然信守承诺才是德。
郁乐
关键词:美德伦理给付义务承诺道德

相关作者

李义天
作品数:84被引量:303H指数:7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校德育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美德伦理学 美德 回应 亚里士多德主义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黄勇
作品数:57被引量:136H指数:7
供职机构:香港中文大学
研究主题:美德伦理学 儒家 道德 美德伦理 美德
万俊人
作品数:164被引量:1,864H指数:27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研究主题:伦理学 罗尔斯 美德伦理 道德 政治哲学
赵永刚
作品数:35被引量:80H指数:6
供职机构:吉首大学哲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美德伦理学 美德 美德伦理 伦理学 品格教育
陈真
作品数:54被引量:311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道德 规范性 美德伦理学 元伦理学 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