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93篇“ 美学特质“的相关文章
宋代龙泉青瓷器型的美学特质
2025年
宋代龙泉窑青瓷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和艺术发展时期,龙泉窑瓷器以其独特的造型美学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其瓷器因釉色清澈、造型优雅、装饰简约而受到广泛赞誉,成为了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的瑰宝。
刘建波
关键词:宋瓷美学特质
自然灵动 形神具备——浅析没骨花鸟画的美学特质
2025年
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深厚谱系中,花鸟画作为一个重要分支,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见证了不同历史时期艺术观念与技法的演变。没骨花鸟画凭借独特的绘画技术与手法,成了传统绘画艺术中独特的艺术形式。没骨花鸟画并非采用传统的依赖线条勾勒造型的方式,而是用色彩和墨色渲染物象。画家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巧妙地表现出了花鸟的生动形象与优美意境。
吴伟燕
关键词:绘画技术美学特质文化内涵没骨花鸟画
“唐三彩”制作工艺与美学特质
2025年
所在中国众多传统艺术瑰宝的历史背景当中,唐代以它独有的文化自信以及对美的追求,发展出了许多技艺高超的工艺制品,以及其所具有艺术作品的装饰性,都是独树一帜的。因唐三彩所具有的独特审美,现今也有许多艺术家在不断进行传承、运用、创新等方式方法的探索与研究,探索传统审美中所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研究传统艺术如何与现代发展相结合。而在本文当中,将以“唐三彩”的色彩为切入点,分析其独有的文化与审美,探求其美学含义与本质。
魏子薇
关键词:唐三彩雕塑
地域聚焦、现实映照与童真解蔽——新世纪以来中国西部儿童电影的美学特质
2025年
西部儿童电影作为中国西部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创作低潮以及新世纪初市场化冲击后,随着万玛才旦、李睿珺、张忠华等导演的创作,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新世纪之前的西部儿童电影创作局限明显、同质化严重。新世纪以来,西部儿童电影在创作实践中聚焦地域特色、在主题内涵上注重反映现实问题、在思想意蕴上进行童真“解蔽”,涌现出了一大批既具有美学价值又富含人文关怀的优秀作品。
吉平郑博博
黄自艺术歌曲的美学特质阐释
2024年
中国艺术歌曲历经百年演变,独具华彩,黄自作为该领域的杰出代表与奠基者之一,其创作的艺术歌曲不仅深刻烙印着中国的独特韵味,更在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黄自艺术歌曲独具特质的审美倾向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辞”之表意深邃、“韵”之传音和谐、“民”之谱曲灵动、“和”之冲淡静远等,这是黄自作为音乐家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独特理解,充满了深邃的文化内涵与卓越的艺术审美。
陈雨晴杨博华
关键词:黄自中国艺术歌曲美学特质
浅析国产悬疑剧蕴含的美学特质与现实观照——以电视剧《漫长的季节》为例
2024年
《漫长的季节》围绕一桩凶杀案,以三条时间线索编织出一个横跨将近二十年的故事,以三个秋天的凄凉底色渲染了特殊时代背景下人性与命运的坎坷与悲情。影片跳出“单纯讲一个悬疑故事”的窠臼,与更广泛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唤起了观众的集体记忆,引起观众强烈的共鸣。本文将从艺术风格、表达技巧、人物塑造和现实意义等方面简要分析《漫长的季节》“出圈”成因,探讨国产悬疑剧创作中的美学表达。
潘艺菲
关键词:美学特质现实观照
智媒视阈下中国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技术美学特质
2024年
历史文化类纪录片一直是中国纪录片创作中的奇葩,随着国家政策的助推以及智媒时代的到来,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在创作和传播等方面融合影视特效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线上交互平台等多种形式,使得中国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再次蓬勃发展,中国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创作再掀热潮,呈现出全景式真实再现、沉浸式场景体验、开放式时空交互等丰富的技术美学特质,并提升了中国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传播效应。本文围绕着“技术美学特质”,逐步探讨智媒视阈下中国优秀历史文化类纪录片产生的一系列效应,总结其中所表现出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
朱芳兰
关键词:技术美学
论朱鸿人情散文的美学特质
2024年
朱鸿人情散文的美学特质主要有三方面表现。首先,真实而温润。朱鸿是生活的有心人,他既是生活的观察者,也是生活的记录者,他用素朴、温润的文字对现实生活如实描写,对自我心灵世界大胆展示,字里行间渗透着真情。其次,理性而中和。朱鸿散文体现出鲜明的创作个性,讲究法度,作品具有理性节制的中庸之美。再次,诗意而唯美。朱鸿人情散文中诗性含量极大,有些作品就是诗。朱鸿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并将其表现出来,他的作品语言优美、诗情浓郁、风格婉约。朱鸿人情散文中的三种美学特质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且构成因果链条。他的人情散文将这一类型散文推到新高度。
钟海波
关键词:中庸婉约
“竖屏时代”的影视美学特质研究
2024年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遍运用, 竖屏影视成为趋势,影像美学的竖屏转向已然成为移动互联 网时代视觉转向的重要趋势之一。这一转变为大众提供了新 的观看体验和表达方式,“掏出即看”成为一种全新的影视 观看习惯。影像在现实感、空间感、时间感等方面具有了新 的美学特质。本文从吸引大众注意力、叙事方式更贴近大众、 提升影视作品的互动性和社交性、更加注重个体的表达和情 感的传递等方面分析了竖屏时代的影视美学特质,希望为相 关从业者提供借鉴参考。
赵芮瑶
关键词:影视美学
中国自然类纪录片的美学特质剖析
2024年
李琦峰

相关作者

温玉斌
作品数:24被引量:13H指数:1
供职机构:聊城大学
研究主题:翻译 审视 陌生化 模糊美学 译本
骆冬青
作品数:99被引量:217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美学 汉字 图象 政治美学 冬青
王晓雁
作品数:68被引量:70H指数:4
供职机构:辽东学院韩朝经济与文化学院
研究主题:小说 苍凉 小说创作 张爱玲小说 汉语写作
毛荣贵
作品数:25被引量:374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翻译 翻译理论 译文 模糊语言 美学
黄淑萍
作品数:10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研究主题:跨文化 婉约词 跨文化能力 跨文化交际 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