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117篇“ 美国文学研究“的相关文章
美国文学研究
本书收集的论文,既有作品论、作家论,也有专题评论和总论,涉及美国作家有二十几位,作品有四十多部。其中,重点评论了在美国文学中享有盛誉的华盛顿·欧文、惠特曼、埃德加·埃伦坡、斯坦倍克、海明威等作家作品。
梁亚平著
关键词:文学研究
当代美国文学研究范式转向考察——简评《跨越“归零地”:21世纪美国小说研究
2024年
但汉松教授的新作《跨越“归零地”:21世纪美国小说研究》(以下简称《跨越“归零地”》,2022年)是国内第一部系统探索“9·11”事件如何影响21世纪美国文学风貌的著作。尽管国内关于“9·11”的文学再现研究散见于各类期刊杂志,《跨越“归零地”》创见性地将双子塔的倒塌置于从奥斯维辛、广岛到德累斯顿、俄克拉荷马等恐怖袭击的历史连续体中予以考量,并通过梳理恐怖这一概念在艺术史和思想史中的流变,为“9·11”文学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历史和审美语境。
张牧人
关键词:当代美国文学文学风貌归零俄克拉荷马
论世界文学研究的新进展对民族文学研究的启迪:以美国文学研究为例
2024年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推进,有关世界文学的探讨逐渐超越了文本层面和本体论范畴。21世纪的世界文学研究拥有了新的视角、对象和目标,由此形成了更具理论高度和方法论意义的研究范式。将世界文学视为一种文学的跨民族传播和接受机制、一种需要全新批评方法的问题、一种世界建构的规范性力量,能够为民族文学研究注入新的活力,使之拥有跨民族视野,获得新的抓手和批评策略,以及鲜明的现实指向。本文以美国文学研究为例,探讨世界文学研究的新进展对民族文学研究的启迪,以期开阔民族文学研究的视野、提供兼顾文学内外的批评方法、指出民族文学研究在全球化语境下是不可忽视的议题。
孙璐
关键词:世界文学民族文学文学机制
作为美国文学研究新方向的石油小说被引量:1
2024年
论文旨在梳理新兴于欧美能源人文研究中的美国“石油小说”这一文体概念,并将其引入国内美国文学研究美国石油小说最初被认为是美国文学中的缺席和不在场,直到近十年学界才开始审视隐藏于文本的石油逻辑,通过文本症候追溯石油的无意识书写。美国石油小说是考察美国国家想象的理想场域,它不仅揭示了现代美国崛起的能源基础,还通过国家身份、公路文化、消费主义、生态限度等维度,勾勒出对美国性的独特想象。研究石油小说,有助于揭示以美国霸权为基底的全球体系,追溯新自由主义经济的意识形态轨迹,展现美国的社会结构矛盾和文化地理变迁,并探索可持续的“人类世”生态想象。
陈文佳
关键词:公路文化消费主义
亚裔美国文学研究历史与前沿——蒲若茜教授访谈录被引量:3
2023年
蒲若茜教授应《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之邀接受以“亚裔美国文学研究历史与前沿”为主题的访谈,话题主要涉及亚/华裔美国文学的内涵与外延、亚裔美国文学研究路径和主要成果、亚裔美国文学主要研究问题及发展趋势。关于亚/华裔美国文学的内涵与外延,蒲若茜倾向于以“在语言和文化上的杂糅性和异质性”为评判亚/华裔美国文学标准,并深入挖掘“亚裔美国感”(Asian American Sensitivity)的本质特点、历史意义与局限;在亚裔美国文学研究路径和主要成果方面,蒲若茜及其研究团队实践从单一视角(西方理论视角或东方文化视角)到“跨界”(跨语言、跨文化、跨国别)研究的发展,以及从文本批评到理论建构的突破;最后,蒲若茜总结了亚裔美国文学主要研究问题及发展趋势,诸如亚裔美国文学研究的理论建构、亚裔美国文学的地方性品质、亚裔美国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书写、世界华裔/华文文学研究、东南亚国家的族群文学、世界族裔文学关系新特征、非英语国家的英语文学等。她对这些问题的阐释有助于推动亚裔美国文学研究领域内的理论话语建设,促进华裔英语文学与海外华人文学的沟通与融合,丰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的版图。
李卉芳蒲若茜
关键词:海外华人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美国文学的跨界研究——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第二十一届年会综述
2023年
目前,美国文学研究持续呈现出显著的“跨界”特征,不断突破修辞与结构、政治与历史、美学与哲学等传统研究范式,开始触及市场、资本、技术、流行文化、视觉艺术、听觉艺术等新型批评领域。2022年11月6日,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第二十一届年会顺利召开,会议主题聚焦“美国文学的跨界研究”,由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主办,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本届年会包含7场主题发言、17场分组讨论和20场研究生论坛。
王欣帅仪豪
关键词:美国文学研究听觉艺术视觉艺术
国内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知识图谱分析(1990-2021)——基于中国知网546篇研究文献的考量
2023年
本文利用可视化计量方法对1990-2021年间中国知网收录的华裔美国文学研究论文进行收集整理,借助CiteSpace科学知识图谱计量软件,通过对高被引文献,高频关键词以及关键词突现进行知识图谱呈现,力求客观阐述近30年来国内华裔美国文学研究领域的发展状况,对我国华裔美国文学研究发展进行梳理,探究该领域未来的发展动态。
王力鹏吴筱萱
关键词:华裔美国文学
从文化性到文学性——符号学对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的启示被引量:1
2022年
亚/华裔美国文学批评范式存在重视文学外部而忽视文学本体研究,侧重社会和文化批评而缺少文学审美和形式分析的倾向。批评范式的单一化和集中化不仅不利于亚/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的发展,而且无法充分体现亚/华裔美国文学作为文学的价值。华裔美国文学作为少数族裔文学,有其历史和文化上的特殊性,同时也具有一切文学共有的普遍性,即文学审美特性。将文学符号学的方法运用于华裔美国文学批评,可以从形式入手,追寻文本符号的表意过程,深入文本符号背后的社会、文化、族裔政治等问题,从而消解华裔美国文学形式与内容、文学性与文化性之间的二元对立,实现文学审美和文化批评之间的有效互融。
许双如
关键词:华裔美国文学文化批评文学审美符号学
国内亚裔美国文学研究的最新进展——评《亚裔美国文学批评范式与理论关键词研究
2022年
作为当代美国文学批评的分支之一,亚裔美国文学批评历来就在美国文学研究领域内占据相当重要的席位。迄今为止,国内亚裔美国文学研究业已呈现出繁荣之景,学者们从多个维度对亚裔美国文学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包括作家作品的述介、亚裔美国文学重要母题的探讨、相关作家的个体研究、文本研究等。
宋杰
关键词:当代美国文学亚裔美国文学美国文学研究关键词研究
“混沌”思维:美国文学研究的新思路被引量:1
2021年
作为中西方文化的重要原型,"混沌"在中西方神话传说和文学经典中都有记载和描述,但就"混沌"概念与混沌理论的联系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对"混沌"的认识却走在了西方文化的前面,更接近混沌理论对世界本原的认识。混沌理论对世界呈非线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整体性和互联性等的认识,为我们认识世界提供了新的思维范式,更对当今"新文科"背景下跨学科研究美国文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张小平
关键词:美国文学研究

相关作者

金衡山
作品数:54被引量:248H指数:7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美国文学 文学 美国文学研究 文化 冷战
杨金才
作品数:161被引量:1,200H指数:17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研究主题:麦尔维尔 英文 小说 外国文学 记忆
王玉括
作品数:71被引量:219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非裔美国文学 莫里森 种族 美国文学 小说
吴道毅
作品数:82被引量:7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研究主题:小说 主题解读 新英雄传奇 民族 沈从文作品
朱小琳
作品数:7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美国非裔文学 《宠儿》 伦理悖论 文化记忆 托尼·莫里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