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6篇“ 置放术“的相关文章
TACE联合门静脉支架置放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门静脉支架置放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癌合并PVTT患者74例,其中35例行单纯TACE治疗(TACE组),39例行TACE联合门静脉支架置放(联合组),比较两组治疗后肝功能、肝癌活性指标,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8周,联合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CT)、谷草转氨酶(AST)、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及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E钙粘连蛋白(E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I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水平均明显低于TACE组(P<0.05).联合组中位生存时间为6.7个月,明显长于TACE组的4.4个月(P<0.05);联合组1 a生存率为10.26%,明显高于TACE组的0.00%(P<0.05).两组均无手相关性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且治疗后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联合门静脉支架置放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PVTT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且安全性较好.
刘燕张铭光唐莉罗薛峰
关键词:门静脉癌栓肝动脉化疗栓塞
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放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放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426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并比较治疗前后相关临床指标的变化及不同临床治疗效果患者的相关资料差异。结果 426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放治疗后,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6.06%;所有患者治疗后其直接、间接以及总胆红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5);经非条件单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前KPS评分<50分、后出现并发症、前肝功能分级为Child-Pugh C级以及前总胆红素水平超过300umol/L的患者治疗后,其有效率均显著较低(P<0.05);经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一步分析,前KPS评分<50分、后出现并发症、前肝功能分级为Child-Pugh C级以及前总胆红素水平超过300umol/L均为患者治疗后临床治疗欠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前KPS评分<50分、后出现并发症、前肝功能分级为Child-Pugh C级以及前总胆红素水平超过300umol/L均为导致其临床疗效欠佳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临床上可根据上述指标水平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胡颖陈君辉任毅
关键词:恶性梗阻性黄疸临床疗效影响因素
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放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放在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法对方城县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期间70例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经皮肝胆管外引流进行治疗;观察组35例患者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放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黄疸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黄疸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7.14%,远高于对照的82.8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放在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黄疸症状。
刘建欣
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放对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患者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放在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73例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患者,依照手式不同分组,对照组36例采用经十二指肠镜胆道内支架置入治疗,观察组37例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放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手前后胆红素水平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存质量(KP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后观察组血清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及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后1个月观察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放可改善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疗效确切,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王晶斌
TACE联合门静脉支架置放和I125粒子条置放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合并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osis,PVTT)的病人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ranshepatic Ar...
张佰纳
关键词:门静脉癌栓TACE
文献传递
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放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被引量:9
2017年
研究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放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接受治疗的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患者共52例,以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放治疗,对照组则采取经皮肝胆管外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黄疸改善显效率为92.3%,尽管稍高于对照组的88.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生存期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白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白蛋白为(34.8±4.0)g/L,对照组为(28.5±3.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草转移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移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放能够有效改善黄疸,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吴刚
超声引导下锁骨下静脉PICC置放应用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对锁骨下静脉PICC置放中应用超声引导技所产生的各方面效果予以研究。方法选取60例拟行锁骨下静脉PICC置放治疗的患者,将之划分为各30例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前者采取超声动态引导下穿刺,都后者则以传统的盲穿方法处理,对其应用效果做出相应的观察。结果在并发症的检出率、首次置入PICC的成功率、首次穿刺的成功率之类的比较方面,观察组体现出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刺的成功率可因超声引导下静脉PICC置放而获得提升,并由此降低穿刺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效果确切且安全。
马健
关键词:超声引导锁骨下静脉
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放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放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31例。研究组患者行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放予以治疗,参照组则行经皮肝胆管外引流予以治疗,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的黄疸症状改善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黄疸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参照组的黄疸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0.3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症发生率为16.1%,显著低于参照组的51.6%(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放能够有效改善黄疸,并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松燔
关键词:临床疗效
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放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研究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放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患者共计52例,以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观察组采取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放治疗,对照组则采取经皮肝胆管外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采取PTIBS治疗的观察组在黄疸改善中的显效率为92.3%,尽管稍高于对照组的88.5%,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平均生存期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出现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白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白蛋白为(34.8±4.0)g/L,对照组为(28.5±3.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TIBS能够有效改善黄疸,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并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出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文龙
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放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放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患者共计52例,以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n=26),对观察组采取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放治疗,对照组则采取经皮肝胆管外引流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采取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植入金属支架(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IBS)治疗的观察组在黄疸改善中的显效率为92.3%,对照组为88 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平均生存期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出现率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IBS能够有效改善黄疸,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并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出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邹文革

相关作者

曹隆和
作品数:41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鼻窦炎 喉镜 置放术 慢性鼻窦炎 鼻内镜
谷京城
作品数:208被引量:405H指数:8
供职机构:辽宁医学院
研究主题:喉癌 鼻窦炎 手术治疗 头颈部肿瘤 手术
胡开宇
作品数:29被引量:73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市闵行区龙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研究主题:复方丹参滴丸 血管再狭窄 金属蛋白酶 肾动脉狭窄 胶原
李玉亮
作品数:157被引量:366H指数:9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结石 胆总管结石 肝细胞癌 栓塞 放射性粒子
吴曙军
作品数:51被引量:178H指数:6
供职机构: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 术中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 子宫肌瘤 超声图像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