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92篇“ 罪刑法定原则“的相关文章
行政犯视域下罪刑法定原则研究
2024年
我国刑事立法兼具自由法治与社会福利的双重特点是我国设定大量行政犯罪名的原因。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动用刑法管控风险的范围和力度逐步加大,行政犯罪名的激增使得大量空白罪状出现,不断冲击着传统意义上罪刑法定原则并为其带来新的时代内涵与价值。行政犯视域下罪刑法定原则的价值在于法安定的维护与人权的保障,为更好发挥罪刑法定原则的价值,不仅要保证前置法的明确性以满足罪刑法定的形式要求,还要使得行政犯的成立符合整体的法秩序要求,满足罪刑法定原则前置法与刑法法秩序相统一的时代要求。明确并正确选择前置法并对行政犯的犯罪构成做实质解释,使得行政犯出入罪更加合法合理是实现罪刑法定原则坚守的基本路径。
任璐
关键词:行政犯空白罪状罪刑法定原则
论适用刑事案例符合罪刑法定原则
2024年
法官在审理刑事案件时适用刑事案例并不违背罪刑法定原则。文章认为适用刑事案例违背罪刑法定原则主要受两种观点影响:其一,罪刑法定成文法主义。这种观点将罪刑法定的“法”/法源理解为制定法,混淆了法源与法律形式,忽略了判例法同样存在罪刑法定原则,以及作为一般法理论的法源理论与罪刑法定原则不因法系变化而变化的共通性。其二,案例类比推理属于类推。这种观点将类比推理与类推解释、类推适用错误等置,但罪刑法定原则的形式倾向与实质倾向都不必然反对案例适用。相反,可以在方法论上融贯刑事案例适用与罪刑法定原则,推进刑事案例适用:将刑事案例附着于刑法及其法律解释,将类比推理附着于演绎推理,以及基于形式正义原则与案例之间的事实要点相似性解决案例适用的可普遍性问题。
雷槟硕
关键词:刑事案例法源罪刑法定类推
试析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刑法中的体现
2024年
罪刑法定原则是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基本原则,是刑事立法的基石。但是该原则在司法适用时,却遇到了错误入罪理念的倾向、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兜底条款的滥用等问题。而分析罪刑法定原则的理论争议可以总结出上述问题的存在原因。对于罪刑法定原则的理解,理论上存在“一点论”与“两点论”之争,如果认为罪刑法定原则是将“要定罪处罚”置于第一顺位,就会导致司法机关只以追求定罪为目标,对兜底条款的适用也是偏向于扩大解释,会导致冤假错案的出现。所以,应当重申罪刑法定原则的根本精神,即有利于被告人精神,这是由罪刑法定原则的派生原则和刑事诉讼程序中被告人的弱者地位所决定的。贯彻有利于被告人精神,才能使得罪刑法定原则得到真正落实。
叶红霞
关键词:罪刑法定疑罪从无
罪刑法定原则下非列管麻精药品犯罪的认定方法
2024年
行为人实施走私、贩卖、运输、制造等行为作用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其他物质在案发时未列入有关机关发布的管制目录,但只要行为人认识到该麻精药品具备毒品的麻醉、兴奋、致幻、成瘾等功能,即使案发时该麻精药品未列管,无论行为人是否明知其未列管,也不影响毒品犯罪故意的成立。该行为由于具备毒品犯罪不能犯未遂的成立条件而构成毒品犯罪的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益片面追求打击效果而违反罪刑法定原则,采取类推解释将非列管麻精药品解释为毒品,从而将该行为认定为毒品犯罪既遂。
王德政
关键词:毒品罪刑法定原则未遂犯
罪刑法定原则在刑法解释中的真实地位——从法律解释的基本法理出发
2024年
刑法学界认为,罪刑法定原则对刑法解释起着总制约作用,其实这只是表面化的共识。法律解释的基本性质是:从作为载体的法律文本“重构”作为规则的“法律”。关于“什么是法律”之法理学才是法律解释过程中隐在的指导者与制约者。不同的法律观会引发不同的法律解释理论。刑法解释受制于“什么是刑法”之法理学认知,而非受制于罪刑法定之具体原则,罪刑法定原则在刑法解释中的地位是“文本封闭原则”,而文本封闭的功能实现取决于具体的刑法解释理论。刑法解释学应当超越罪刑法定原则,回归到“什么是刑法”之法理学研究,并以之作为建构刑法解释学的理论基础。
张曙宋泽鉴
关键词:刑法解释罪刑法定法理学
以能动司法理念践行罪刑法定原则
2023年
《刑法》第三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要落实罪刑法定原则,如何理解“法律明文规定”,如何判断法律有没有明文规定,是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立法是找法的前提,而找法能够对是否已有立法给出证明,立法和找法共同组成了定罪处刑的基础。找法不能决定立法,但是能够决定立法目的能否实现,是决定立法能否解决具体问题的关键环节。
王鹏飞王宝锡
关键词:罪刑法定原则能动司法处刑明文规定
罪刑法定原则与国际刑事司法实践对习惯国际法的发展被引量:1
2023年
罪刑法定原则既是国际法治的内在要求,也是其外在表达。通过考察侵略罪(破坏和平罪)的历史变迁,我们发现国际刑事司法实践在发展习惯国际法的过程中始终面临着对罪刑法定原则的“回应”并有遵循该原则的“自觉”。一方面,由于习惯国际法在效力范围层面能约束所有国家,所以罪刑法定原则本身要求国际刑事司法机构只能适用习惯国际法或“重申了习惯国际法”的条约规则;另一方面,由于习惯国际法固有的特性,它始终处于一种演变发展的状态之中,这与罪刑法定原则所要求的规则明确性在形式上存在着相悖之处,亦体现了国际刑法与国内刑法的差异性。因此,国际刑事司法机构在通过认定、解释和适用习惯国际法来惩治国际犯罪之时,亦需证成其司法实践并未违反罪刑法定原则,即它对习惯国际法的发展应以罪刑法定原则为界,如果超出了这一界限,则有可能招致合法性质疑,罪刑法定原则亦由此贯穿于国际刑事司法实践对习惯国际法的发展这一命题的始终。
邓华
关键词:罪刑法定原则国际刑事司法习惯国际法侵略罪
罪刑法定原则下正犯性的认定以参与自杀行为为例被引量:2
2023年
参与自杀的刑法定性问题实际上是自杀和参与自杀的正犯性问题。人是自己生命的唯一法益主体,享有生命的完全处分权,自杀不具有正犯性。将共同犯罪的理论模型直接套用到参与自杀中的做法并不妥当。在认定正犯性时,不能仅因为参与自杀不符合一般的杀人行为类型就否定其正犯性。自杀是通过不可逆转的方式处分个人最重要的法益,且自杀者通常处于病理或者心理的脆弱状态。这决定了刑法应当禁止实质性地推进他人自杀的行为。若行为人具有实质影响被害人自杀决定的身份,且实施了实质影响被害人自杀决定的行为,则成立故意杀人罪的正犯。罪刑法定原则要求法无明文规定不得定罪处罚,并不意味着只有符合某一观念类型的行为才能定罪处罚。承认部分参与自杀的正犯性具有合理性,而且不违背罪刑法定原则
蔡颖
关键词:罪刑法定原则自我决定
美国与德国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以比较法律史为视角被引量:1
2023年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美国刑法中罪刑法定原则缺位的历史。^(〔1〕)在美国刑罚史中,法律的缺席,被警察制度****的在场所补足,法律与警察,作为两种基本的治理模式,相互联结而又相互冲突。美国刑罚的历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美国刑罚警察的历史,而不是刑罚法律的历史,因为国家的惩罚权被定义为国家进行警察管制的权力的一种形式。在对美国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缺位的历史进行简短的回顾后,本文将转向(并详细地展开)对潜在的比较法律史的探索,这种比较是一种法律的批判性分析的工具,它以德国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则作为比较的参照物,勾勒出对罪刑法定原则进行一种跨时代、跨体系分析的轮廓。
陈芹(译)
关键词:罪刑法定原则美国刑法警察制度批判性分析德国刑法
罪刑法定原则视角下帮信罪的实证分析与限缩适用被引量:1
2023年
为探求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实践适用现状问题与改进进路,以支付结算行为为典型样态,通过对两万三千余份帮信罪判决书的实证研究,发现本罪在实践中存在被帮助者行为认定普遍缺位、主观明知概念不当扩大、量刑空档、缓刑率低、支付结算金额普遍远超现行司法解释规定标准等适用困境。在此基础上主张对本罪的构成要件进行纠偏与限缩解释,以维护罪刑法定原则形式侧面与实质侧面的底线,使本罪真正成为网络犯罪治理的有力武器。
佟泽鸿夏伟杜宣
关键词:罪刑法定原则明知

相关作者

陈兴良
作品数:466被引量:12,379H指数:6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刑法 刑法教义学 刑法学 罪刑法定原则 刑事政策
赵秉志
作品数:596被引量:6,155H指数:44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刑法 刑法典 死刑 刑事法治 中国刑法
刘艳红
作品数:242被引量:5,848H指数:45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刑法 量子点 光催化制氢 罪刑法定原则 刑法学
张明楷
作品数:377被引量:13,968H指数:80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刑法 保护法益 诈骗罪 刑法修正案 共犯
王充
作品数:71被引量:399H指数:1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构成要件 刑法 犯罪论 犯罪论体系 罪刑法定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