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00 篇“ 网络探究 “的相关文章
网络 探究 式学习在基础护理学的教学中的应用策略2025年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也提供了新的手段。充分利用网络 资源,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网络 探究 式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网络 探究 式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与现代教育理念高度契合的自主学习能力、信息素养、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培养。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应用网络 探究 式学习,可以打破传统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知识,增强综合能力和素质,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互动交流平台,从而更好地适应今后护理工作的需要。 熊浩宇关键词:探究式学习 基础护理学 教学过程 网页标注工具辅助的网络 探究 学习模式研究 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网络 新媒体的普及犹如一股洪流,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青少年的成长环境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这无疑给人才培养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为了紧跟时代的步伐,《义务教育信息... 冯淑芳关键词:信息意识 网络探究 批判性思维 基于中药网络 与靶点网络 探究 中药治疗糖尿病合并缺血性中风的用药规律与作用机制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基于文献来源医案构建中药网络 分析治疗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合并缺血性中风(ischemic stroke,IS)的中药组方配伍规律,并基于靶点网络 分析核心组方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为文献来源,借助古今医案云平台对文献中的处方进行数据统计以及关联规则、复杂网络 和聚类分析,得到核心组方,分析治疗DM合并IS的中药组方规律;从TCMSP数据库检索药物成分以及相应的靶点,从OMIM、TTD、GeneCards数据库中检索DM和IS的靶点,通过Cytoscape 3.9.1软件及MCODE插件得到核心组方有效成分及关键靶点;随后进行靶点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最后通过分子对接技术进行验证。结果纳入文献144篇,处方239首,涉及中药194味,其中黄芪的使用频次最高(103次);关联规则分析得到药物组合6组;得到的核心组方由9味中药组成;核心组方有效成分有槲皮素、水蛭素A、二氢辣椒素、花生四烯酸等;关键靶点包括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3、转录因子JUN(transcription factor Jun,JUN)、细胞肿瘤抗原p53(tumor protein P53,TP53)、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3、SRC原癌基因(SRC proto-oncogene,SRC)、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又称AKT)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1、HRAS原癌基因(HRAS proto-oncogene,HRAS)、凝血酶原F2(coagulation factor Ⅱ,F2)等;GO和KEGG分析显示核心组方治疗DM合并IS与癌症通路、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RAGE)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AKT信号通路、环腺苷酸(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等信 李清丽 李浩 谢雁鸣 刘毅关键词:补阳还五汤 网络 探究 学习社区中的情感存在研究2024年 在在线协作学习中,情感作为在线学习者学业成绩的重要预测指标,已备受学者关注。情感存在是网络 探究 学习社区研究的重要要素,对在线学习干预、学习体验、教学决策有重要价值。文章从情感存在的角色定位、内涵与维度、情感存在的测量与教学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与阐释。研究发现,情感存在研究方法的混合化、情感测量的智能化、情感数据的多模化将成为该领域研究的未来趋势。 孙君关键词:情感分析 基于脑卒中局灶性病变的失眠网络 探究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通过分析卒中局灶性病变与卒中后失眠的关系,探讨卒中后失眠的神经解剖基础,为卒中后失眠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本研究前瞻性纳入50名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对其失眠状况进行评估,并将患者分为失眠组与非失眠组。使用体素病变症状映射来检验失眠与病变位置之间的关联。利用大型标准连接组数据集(N=1000)计算病变网络 图,检验其与失眠之间的联系,并以此结果定位失眠网络 。此外,通过分析网络 损伤分数与失眠程度之间的联系,证明失眠网络 的可靠性。结果体素病变症状映射分析未发现任何病变体素与失眠显著相关。然而,在病灶网络 映射分析中,病变位置映射到一个以右侧丘脑为核心的大脑网络 ,该网络 与失眠组患者局灶性病变的交叉程度显著高于无失眠组病变。结论卒中后失眠患者的病变位置未能映射到任何脑区,而是映射到一个特定的脑网络 。该网络 可能对卒中后失眠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音大为 何野 方义荣 孙文 王朋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失眠 基于深度学习的轻量级图像分类网络 探究 2024年 图像分类是深度学习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能够在轻量设备上运行的网络 模型的需求日益迫切。文中围绕轻量级图像分类网络 的发展历程,介绍在图像分类中常用的数据集和构建轻量级图像分类网络 的方法,系统阐述深度学习的轻量级图像分类网络 理论。通过实验数据的评估,对不同网络 模型的性能进行分析,为轻量级图像分类网络 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参考。对轻量级图像分类网络 的未来发展进行探讨,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为深度学习领域的学习者和从业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郑瑾 安文有关键词:图像分类 设计方法 基于复杂网络 探究 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特点 2024年 目的:基于复杂网络 探讨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的选穴和穴位配伍规律,以及疗法的应用特点,为AGA的针灸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重庆维普数据库(CQ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科学网(WOS)和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EMBASE)从建库至2023年3月31日的针灸治疗AGA文献。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后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应用SPSS Modeler 18.1和Gephi 0.9.7软件对腧穴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复杂网络 分析。结果:共筛选145篇文献,提取382条针灸处方,涉及104个腧穴,总使用频次1288次。使用频次最高的腧穴为阿是穴,经脉选用以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较多;疗法以毫针刺和放血较为常见。关联规则结果显示“阿是穴-足三里”、“三阴交-足三里”支持度最高,体现了远近配穴、表里配穴的原则。对主穴进行复杂网络 分析,获得了以阿是穴、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及太冲为主的核心腧穴配伍组合。配穴选择包括辨证取穴和辨部取穴,注重对证候和关节相关症状的改善。结论:针灸治疗AGA遵循主穴与辨证或辨部位配穴相结合原则,主穴选择注重调理本虚之脏腑,配穴选择注重对证和症的改善,重视疗法效应特异性。 胡陈 张静若 魏溪芳 沈卫东 洪珏(译)关键词:灸法 配穴法 基于整合用药网络 探究 中药治疗DR的药物机制 2024年 目的 基于整合用药网络 探究 中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药物机制。方法 纳入建库至2022年10月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数据库、Pubmed、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中关于中药治疗DR的相关文献。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IBM SPSS Modeler 18.0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治疗DR的核心处方;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Genecards、OMIM、TTD数据库筛选处方的药物成分、靶点以及DR的疾病靶点,筛选出核心成分和核心靶点;基于Autodock和Pymol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得到配体与受体结合能热图并可视化。结果 (1)数据分析与用药网络 构建:共纳入文献216篇,整理得到中药处方265首,涉及中药295味,累计频次2,937次。使用频次≥25次的中药(高频中药)有29味。对高频中药进行聚类分析,共得到3类组合。第Ⅰ类功效为清热凉血,补气活血;第Ⅱ类功效为补益肝肾;第Ⅲ类功效为活血化瘀,益气滋阴。对高频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关联度较高的组合分别为茯苓-泽泻、牡丹皮,茯苓-泽泻、牡丹皮、山萸肉,茯苓-泽泻、牡丹皮、熟地黄,茯苓-泽泻、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山萸肉、山药。将六味地黄丸加减方作为核心处方,即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黄芪、丹参、当归、三七、川芎。(2)药靶、蛋白模型的构建与分析:共得到核心处方的药物活性成分114个、作用靶点1,879个;DR疾病的相关靶点1,385个;药物作用靶点与DR交集靶点214个。构建了“药物-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图,DR的核心成分分别是槲皮素、山柰酚、23-乙酰泽泻醇B、β-谷甾醇。可视化蛋白互作网络 (PPI)得到核心靶点为SRC、STAT3、MAPK1、AKT1、TP53。5个核心靶点的蛋白结构与4个核心成分的小分子结构完成了对接。结论 数据分析得到的核心处方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DR具有益气养阴、化瘀� 闫月飞 刘健 刘毅 谢雁鸣关键词:中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药物机制 网络 探究 式学习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2024年 鉴于现代医疗护理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高需求,国家在基础护理学的教学方面也持续加大了投资力度。在实际的临床教学活动中,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着很多弊端,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新时代背景下,网络 探究 式学习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在基础护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得到应用,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和实用性。这篇文章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给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王欢 刘玲 靳淑委 杨蕾 王翠香关键词:基础护理学教学 基于复杂网络 探究 肺系疫病各阶段核心“症-药”关联及作用机制 2024年 目的通过整合肺系疫病的各阶段临床表现与中药复方,利用现代生命科学的组学大数据资源,挖掘肺系疫病各阶段症状与中药的内在联系,为阐明中医药在治疗肺系疫病中的作用机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明确界定肺系疫病非特异性症状特征,系统梳理古代疫病文献资料、中成药目录,以及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药诊疗方案,构建包含肺系疫病各阶段症状与方药的大数据集;运用网页排名算法提炼出肺系疫病在急性期(轻症、重症)和恢复期3个不同阶段的“核心症状群”和“核心中药群”,并通过随机游走算法深入剖析核心“症-药”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在纳入的822条数据中(轻症287条,重症403条,恢复期132条),所识别的核心症状群与各阶段肺系疫病的实际临床表现高度吻合。轻症阶段的核心中药以解表药和清热药为主,重症阶段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祛湿化痰药,而恢复期以补气养阴药为核心。进一步的富集分析揭示,急性期核心中药主要涉及调控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和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恢复期核心中药主要影响成纤维细胞增殖相关通路。结论核心症状群对应的核心中药群可能通过调节关键转录因子来治疗肺系疫病。 邓文欣 董斐 刘流 赵屹关键词:随机游走算法
相关作者
李宝敏 作品数:105 被引量:748 H指数:14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远程教育 本体 网络素养 教师 儿童 吴巧红 作品数:12 被引量:56 H指数:4 供职机构: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高职英语教学 WEBQUEST 以就业为导向 就业导向 英语教学 汪双飞 作品数:23 被引量:43 H指数:4 供职机构: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商务英语 高等职业院校 课程设置 学生写作 母语负迁移 刘恩山 作品数:271 被引量:3,090 H指数:31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生物学 课程标准 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试题 科学教育 高中生物学 付鑫 作品数:24 被引量:50 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市十一学校 研究主题:教学设计 教学模式 WISE 校本课程 高中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