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054 篇“ 网络思政教育 “的相关文章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网络 思 政 教育 优化路径研究 2025年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需要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化新媒体思 维,创新话语表达方式,拓展传播话语载体,以新媒体的优势赋能大学生网络 思 政 教育 工作落到实处。文章在阐述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网络 思 政 教育 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基础上,侧重从加强网络 思 政 教育 平台建设、塑造网络 思 政 教育 话语体系、优化大学生网络 思 政 教育 内容以及加强网络 思 政 教育 团队建设等方面探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网络 思 政 教育 优化路径,旨在提升网络 思 政 教育 的实效性,为社会培养新时代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陈立蔚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思政教育 新媒体 数字化背景下高职院校网络 思 政 教育 改革路径探析 2025年 数字化时代,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方式以及社交模式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对肩负立德树人使命的高职院校来说,如何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有效开展思 想政 治教育 工作,是其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2021年12月7日,教育 部思 想政 治工作司在《关于全国高校思 想政 治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中强调了机制创新的重要性,并指出着力促进高校思 政 工作高质高效,进一步推广“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创新,扩大试点范围。基于此,文章从网络 育人角度出发,结合职业院校的特定属性和思 政 教育 目标,探索高职院校网络 思 政 教育 的改革路径。 范慧敏关键词:数字化 高职院校 网络思政教育 “互联网+”视域下基于立德树人开展网络 思 政 教育 的策略 2025年 “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对传统教育 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下,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育 模式对思 政 教育 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它拓展了教育 方式与内容,为思 政 教育 提供了新的机遇,加强了思 政 教育 的时效性,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网络 思 政 教育 实践中仍然存在着教育 理念滞后、教育 资源整合不足、网络 环境复杂多变、师资队伍建设不够等诸多问题。教育 工作者有必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善,夯实理论基础,正确引导价值观构建,创设实践情境,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完善网络 平台。这些措施能够有效促进网络 思 政 教育 时效性的提升,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刁雪梅关键词:立德树人 网络思政教育 一种基于情感倾向识别的网络 思 政 教育 个性化引导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情感倾向识别的网络 思 政 教育 个性化引导方法,旨在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大学生的网络 言论进行情感分析,以识别其情绪倾向。该方法首先通过网络 爬虫实时采集学生在社交媒体、论坛、评论区的发言数据,然后利用深度学... 颜子涵 温嘉琦 黄祥周 韩仪琼 段瑾茹高职院校网络 思 政 教育 议程设置实践探究 2024年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 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 想的主要平台。高职院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网络 思 想政 治教育 也变得尤为重要。网络 思 政 教育 议程的设置不仅是简单地将传统的思 想政 治教育 内容搬到网络 平台上,更需要结合互联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如何有效地设置网络 思 想政 治教育 议程,使学生在网络 环境中能够获取正确的思 想政 治信息,增强社会责任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担当的优秀人才,是值得教育 工作者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对此,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网络 思 想政 治教育 议程设置的理论基础,探究高职院校网络 思 想政 治教育 议程设置的实践策略,以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 想观念。 李湘平 陈勇辉关键词:高职院校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 思 政 教育 对大学生德育引领作用研究2024年 随着网络 技术的蓬勃发展,网络 与思 政 课的结合成为培养大学生德育的重要途径,网络 思 政 教育 也在思 想政 治教育 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网络 思 政 教育 在大学生德育引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要明析思 政 教育 的“德育”与“智育”,正确认识到网络 给大学生德育发展带来影响,利用网络 赋能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念。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the combination of network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and the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s also occupied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leading the mor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t present, we should clearly analyze the “moral education” and “intellectual educ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rrectly recognize the influence of network on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use network to empower college students’ core values. 廖海娟关键词:网络化 思政教育 大学生 德育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网络 思 政 教育 路径思 考 被引量:1 2024年 新时代背景下,网络 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在学生思 想政 治教育 中的作用愈发显著。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并思 考网络 思 政 教育 的优化路径,以适应新时期、新环境的教学新需求。要“紧跟时代步伐,革新网络 思 政 教育 方法”“立足现实生活,优化网络 思 政 教育 传播内容”“净化网络 阵地,强化对网络 思 政 教育 环境的监督与管理”“打造教育 共同体,形成网络 思 政 教育 合力”,以此助力网络 思 政 教育 实现新的突破。 郝育丽关键词:高职院校 网络思政教育 教育环境 教育共同体 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网络 思 政 教育 精细化探究 被引量:1 2024年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运用,为高职院校网络 思 政 教育 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以马克思 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教育 学、计算科学、管理学等学科综合性研究的理论视角,剖析高职院校网络 思 政 教育 存在的现实矛盾,提出网络 思 政 教育 精细化的概念,尝试探索出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网络 思 政 教育 精细化的三大路径,为大数据时代高职学生思 想政 治教育 工作提供可遵循的实践范式。 孙萌 庞婧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基于算法推荐的大学生网络 思 政 教育 特征、风险与策略 2024年 算法推荐已然成为主导信息传播的新技术,为网络 用户带来了全新的信息传播和接收方式,也为高校网络 思 政 教育 带来了风险与挑战。为提高网络 思 政 教育 实效性,应该通过优化算法平台、突出主流导向、完善体系机制化解两者之间的融合困境、应用困境和监督困境。 田树学关键词:高校 网络思政教育 网络 思 政 教育 对“Z世代”学前教育 师范生创新素质影响探究2024年 当下网络 信息化高度发达,要有效把育人工作落到实处,教育 者要把握好网络 的正向引导,抓住网络 思 想政 治教育 的针对性、实效性。本研究采用代际视角为基点,透析网络 思 政 教育 对“Z世代”学前教育 师范生创新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传统教育 观念更新延时,缺乏时代特征引导;教育 传播媒介单一,内容平庸浅显,缺乏创新活力;网络 圈群化禁锢,教育 主体易失位。基于此提出一些优化策略:一要夯实主流思 想观念沉浸式生根,内涵“Z世代”大学生时代诉求;二要精准运用代际特色教育 方法,科学满足大学生成长需求;三要建构多维立体化传播内容,提升思 想引领的创新活力;四要打造网络 圈群联动体系,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 高贵忠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素质培养
相关作者
官鹏飞 作品数:18 被引量:16 H指数:2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网络思政教育 宣传栏 高校 青春健康 融媒体 刘硕 作品数:40 被引量:61 H指数:4 供职机构: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高职院校 思政教育 辅导员 思想政治教育 煤灰熔融性 郭祖博 作品数:6 被引量:11 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研究主题:微言 网络思政教育 互联网 学风建设 高校新校区 罗文雯 作品数:13 被引量:32 H指数:4 供职机构:滁州学院 研究主题:大学生 网络思政教育 思政 新建本科院校 校园网 李丹屏 作品数:18 被引量:6 H指数:2 供职机构: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挂篮 高职学生 高校网络 网络思政教育 红外加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