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4篇“ 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的相关文章
-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检测引物、探针、试剂盒和检测方法
- 本发明属于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检测引物、探针、试剂盒和检测方法。包括了引物和探针,其中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探针序列如SEQ ID...
- 潘志乐陈文华许爱云
- 不同途径感染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的动态监测
- 2024年
- 为明确鸡群经不同途径感染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的排毒动态,本试验通过设立无特定病原体(SPF)鸡胚6胚龄卵黄囊感染组、1日龄SPF鸡腹腔感染组以及对上述两组SPF鸡分别加入感染鸡的卵黄囊感染同居组和腹腔感染同居组,建立SPF鸡感染REV模型,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在不同日龄记录各组鸡的体重和死亡情况,并综合运用反转录PCR(RT-PCR)、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3种检测方法对各感染组进行REV的动态监测。结果显示:(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腹腔感染组和卵黄囊感染组SPF鸡体重增长在感染后第21~70天均受到显著抑制(P<0.05),卵黄囊感染组SPF鸡的死亡率在感染后第49和63天显著升高(P<0.05),腹腔感染组SPF鸡的死亡率在感染后第42天显著升高(P<0.05),卵黄囊感染组SPF鸡血浆中REV病毒载量在感染后第21天显著高于腹腔感染组(P<0.05);(2)卵黄囊感染组SPF鸡自出壳即可检测到病毒血症阳性,并在感染后第21天时达到排毒高峰,腹腔感染组SPF鸡在感染后第14天时达到排毒高峰;(3)卵黄囊感染同居组的10只SPF鸡在感染后第7天时即检测到2只鸡呈病毒血症阳性,腹腔感染同居组SPF鸡在感染后第21天时检测到1只鸡呈阳性;(4)3种检测方法中,RT-qPCR和IFA检出REV效果更好。本试验通过分析不同途径感染REV后鸡群血浆中的带毒状态,为REV感染的科学防控和净化提供参考数据。
- 徐凤霞孙万里张亚文常爽王一新赵鹏
- 关键词:排毒规律
- IFN-α对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体内外增殖的抑制作用
- 2024年
- 为明确禽源α干扰素(IFN-α)对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体内外增殖的抑制效果,本试验在细胞和动物水平上分别采用鸡胚成纤维(DF-1)细胞和海兰褐鸡作为模型,于REV接种前(预防)和接种后(治疗)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禽IFN-α处理,分析禽IFN-α在体外和体内对REV增殖的影响。体外试验结果显示,与阳性对照组相比,禽IFN-α浓度为33 IU/mL的治疗组72 h细胞和上清中REV的增殖受到了显著抑制(P<0.05),禽IFN-α浓度为33 IU/mL的预防组72 h细胞中REV的增殖受到了显著抑制(P<0.05)。通过比较各组海兰褐鸡的平均体重、血液中REV阳性率和病毒载量、泄殖腔REV阳性率和排毒量、免疫器官指数和病毒载量系统评估禽IFN-α对REV体内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与阳性对照组相比,禽IFN-α浓度为1 500 IU的治疗组海兰褐鸡21和28日龄时体重显著升高(P<0.05),14日龄时肝脏发育指数以及14和28日龄时的脾脏发育指数显著降低(P<0.05),14日龄时血液和脾脏中病毒载量显著降低(P<0.05),7和21日龄时泄殖腔排毒量显著降低(P<0.05)。本试验在体外细胞和体内动物2个层面均证实了禽IFN-α对REV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这不仅为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的防控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辅助手段,也为未来抗病毒药物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徐凤霞孙万里张亚文常爽常爽王一新
- 关键词:干扰素
- 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与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协同致病作用研究
- 在自然界中病毒共感染的现象普遍存在,病毒共感染后常表现出相互促进或相互抑制的情况,并且病毒共感染后临床特征、病理表现、传染能力和临床指标都会发生变化。禽白血病(Avian leucosis,AL)是指由禽白血病病毒(Av...
- 程相雨
- 关键词: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免疫抑制
- 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Env蛋白通过抑制AKT磷酸化诱导细胞自噬促进病毒复制
- 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属于反转录病毒科,正反转录病毒亚科,γ反转录病毒属。该病毒可引起包括免疫抑制、矮小综合征、急性致死性网状细...
- 王康
- 关键词: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AKT病毒复制
- miR--155介导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与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协同复制机制
- 薛婧雯
- clade 1.3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与Ⅱ型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共感染的病原分离鉴定及其囊膜基因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为了解已经开展禽白血病净化的广西地方鸡种瑶鸡中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与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的感染情况,试验对鸡血浆样品接种的细胞培养物分别进行ALV群特异性抗原P27的ELISA检测和亚群特异性PCR鉴定,以及REV PCR鉴定。结果显示:一份样品为ALV-J和REV的混合感染,其中ALV-J命名为GX20YLJ1,REV命名为GX20YLR1;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分离株GX20YLJ1和GX20YLR1分别属于clade 1.3的ALV-J和罕见的Ⅱ型REV;GX20YLJ1 gp37和GX20YLR1gp20亚单位的二级结构功能区由α-Helix组成,而GX20YLJ1 gp85和GX20YLR1 gp90亚单位的二级结构具有多样性;分离株GX20YLR1的gp90与美国REVⅡ型分离株SNV的gp90亚单位的二级结构最相似,与核苷酸序列分析的进化树结果一致。结果表明,广西地方品种净化鸡群仍存在clade 1.3的ALV-J,并首次发现与Ⅱ型REV的混合感染,提示在净化检测过程中要重视与REV等其他病原混合感染的检测,同时从基因及蛋白结构层的分析应更加关注gp85和gp90两个亚单位的遗传进化。
- 朱玮钰李敏杨耀炎郭金晗付福梅邓乔木韦平
- 关键词:ALV-JENV基因
- 禽白血病病毒与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联合净化技术规程
- 本文件规定了禽白血病病毒和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的实验室检测技术要求和联合净化程序。实验室检测包括抗原的ELISA检测、RT-PCR检测和病毒分离鉴定。本文件适用于原种鸡群、祖代鸡群和父母代种鸡群的净化。
- 基于抗原表位的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的研制
-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Reticuloendotheliosis,RE)是由反转录病毒科的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引起的一系列病理性综合征,其主要感染宿主为火鸡、鸡、鸭、鹅以及其他禽类。REV引起的病理症状主要包...
- 刁治君
- 关键词: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抗原表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抗体检测试剂盒
- 一种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病毒特异性抗原多肽及应用
- 本发明所涉及的是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病毒特异性多肽抗原及其应用,其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5,由病毒的囊膜蛋白gp90基因编码,并具有强的反应原性,该抗原表位具有很好的抗体反应性,可以用来特异性检测REV的抗体,...
- 秦爱建王娅娟杨叶钱琨邵红霞叶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