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889篇“ 缺氧诱导因子-Α“的相关文章
- IVIM-DWI定量参数与乳腺癌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定量参数与乳腺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相关性并评估其预测HIF-1α表达水平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且行IVIM-DWI扫描的乳腺癌患者104例,其中HIF-1α高表达型63例,低表达型41例。利用GE后处理工作站计算表观扩散系数(ADC)、单纯扩散系数(D)、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及灌注分数(f)。比较两组间各定量参数值的差异,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定量参数值的预测效能。结果D值与HIF-1α表达水平呈负相关,D^(*)和f值与HIF-1α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低表达组中D值高于高表达组,而其D^(*)和f值均低于高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D^(*)和f值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Z=0.687~1.414,P>0.05),但IVIM-DWI定量参数联合模型诊断效能均高于单一参数值,其AUC为0.892(Z=3.203,3.685,3.998;P<0.05)、敏感度为75.61%、特异度为88.89%和准确率为79.8%。结论D值与HIF-1α表达呈负相关,D^(*)和f值与HIF-1α表达呈正相关。D、D^(*)和f值可用于HIF-1α表达水平的预测,有助于为乳腺癌患者治疗选择和预后评估等提供新的影像学依据。
- 王唯伟安丽华陈霖孟雨欣吕四强
- 关键词:乳腺癌缺氧诱导因子
- 缺氧诱导因子1α调控缺氧诱导的新生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增殖机制研究
- 2025年
-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lα(hypoxia inducedfactor-lα,HIF-lα)通过丙酮酸脱氢酶激酶1(pyruvate dehydrogenasekinase1,PDK1)调控缺氧诱导的新生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pulmonary arteryendothelial cells,PAECs)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36只体重20~30g、日龄7~10d的Wistar新生大鼠,对其PAECs进行分离、培养后,将体外培养的PAECs随机分为常氧组、缺氧组、HIF-1α+常氧组、HIF-1α+缺氧组、HIF-1α抑制剂(2-ME)+缺氧组、PDK1抑制剂+缺氧组。HIF-1α+常氧组和HIF-1α+缺氧组以腺病毒转染HIF-1α。于24h、48h和72h,应用CCK8检测PAECs增殖能力,伤口愈合实验检测PAECs迁移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及Westernblotting实验检测PAECs中HIF-1α和PDK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相应试剂盒检测PAECs葡萄糖摄取量及乳酸生成量。结果 24h、48h及72h,缺氧组和HIF-1α+常氧组PAECs增殖及迁移能力、HIF-1α和PDK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乳酸生成及葡萄糖摄入量高于常氧组,HIF-1α+缺氧组PAECs增殖及迁移能力、HIF-1α和PDK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乳酸生成及葡萄糖摄入量高于其他缺氧组,PDK1抑制剂+缺氧组和2-ME+缺氧组PAECs增殖及迁移能力、HIF-1α和PDK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乳酸生成及葡萄糖摄取量低于缺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氧条件下,HIF-1α可能通过上调PDK1的表达增强Warburg效应,促进新生大鼠PAECs的增殖。
- 罗洋王乐李珊珊谢鸥巴依尔才次克
-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Α肺动脉内皮细胞增殖
- 缺氧诱导因子1α调节骨稳态在口腔颌面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与机制
- 2025年
- 背景: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在调节骨稳态和口腔颌面部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策略,但目前尚无相关综述总结。目的:总结缺氧诱导因子1α在多种口腔颌面部疾病和调节骨稳态中的潜力,以期为未来的口腔颌面部骨组织工程提供新的研究方向。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中2003-2024发表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为“缺氧诱导因子1α,口腔,成骨分化,破骨细胞,血管生成,氧化应激,骨组织工程,牙周炎,牙髓炎,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英文检索词为“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oral cavity、bone formation,osteoclast,angiogenesis,oxidative stress,tissue engineering,periodontitis,pulpitis,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itis”,最终纳入84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缺氧诱导因子1α在促进骨组织再生、促进成骨-血管生成偶联、缓解骨组织氧化应激中发挥重要的作用;②提高组织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1α水平能够缓解牙周炎症状并促进牙周组织重塑,促进牙髓再生和参与颞下颌关节炎的关节重塑;③搭载微量元素的生物材料通过稳定组织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1α水平,能够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并附着在骨缺损区,偶联血管生成和成骨,实现骨再生;④如何利用生物活性材料提高口腔颌面部组织中的缺氧诱导因子1α水平,以实现颌骨面部骨缺损处的骨再生仍有待研究。
- 李泽铭张云涛王茂林侯玉东
-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Α成骨破骨口腔疾病骨组织工程
- 缺氧诱导因子1α/水通道蛋白4通路在大鼠血-脑屏障损伤后高原脑水肿中的作用
- 2025年
-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通道蛋白4(AQP4)通路在大鼠血-脑屏障损伤后高原脑水肿中的作用。方法SPF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n=40)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trl,n=20)和高原脑水肿组(HACE,n=20),Ctrl组于青海省西宁市(海拔2261 m)饲养4 d,HACE组于低压模拟舱(海拔5000 m)饲养4 d。干湿重法检测脑水含量,7.0 T小动物磁共振成像(MRI)T2加权像观察颅内结构、形态和信号改变,Nissl染色和TUNEL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组织CA1区神经元形态变化和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组织CA1区免疫球蛋白G(IgG)外渗,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大鼠海马组织HIF-1α、AQP4、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紧密连接蛋白5(claudin-5)、闭锁蛋白(occludin)、闭合小环蛋白1(ZO-1)的表达。结果HACE组大鼠脑水含量明显升高,海马组织CA1区神经元形态萎缩变形,神经元排列紊乱、数量明显下降,神经细胞凋亡明显增加,IgG渗出增多;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发现,海马组织CA1区HIF-1α、AQP4、MMP-9蛋白表达明显升高,claudin-5、occludin、ZO-1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高原低氧通过HIF-1α/AQP4通路导致血-脑屏障破坏,进而导致高原脑水肿。
- 邱彩燕索田莎林涛张荣福李雪玲孙娟
- 关键词:高原脑水肿血-脑屏障免疫印迹法免疫荧光
- 缺氧诱导因子1α调控人精子凋亡的作用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 alpha,HIF-1α)调控人精子凋亡的作用及机制,为弱精症等疾病的诊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将成年人精液分为精子活力正常组和弱精症组,分别加入HIF-1α干扰剂氯化钴或鸟苷酸环化酶激活剂利非西呱(lificiguat,YC-1),并分别设置不加药物处理的对照组。用全自动计算机辅助精液质量分析系统检测各组精子活力(以前向运动率表示);用酶联免疫检测仪检测精子凋亡水平、顶体酶活性;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IF-1α、Bcl-2及Bax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氯化钴处理组精子凋亡水平、HIF-1α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上升,精子活力、顶体酶活性、Bcl-2下降。与弱精症对照组相比,YC-1处理组精子凋亡水平、Bax表达下降,精子活力、顶体酶活性、HIF-1α、Bcl-2的表达上升。结论HIF-1α水平可影响精子凋亡和活力。
- 张殷嘉胡婕莫林烽吴积维刘欣格何永华
-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Α精子凋亡弱精症
-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肝细胞癌靶点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肝细胞癌(HCC)关键基因和调控分子为靶点的新型治疗方案逐步在临床中开展。缺氧诱导因子(HIF)作为肝癌细胞适应缺氧微环境的关键因子,其介导改变了许多基因的转录。HIF拥有广泛的靶基因,可通过调控各种信号通路促使癌细胞发生代谢重编程、血管生成、侵袭转移、免疫逃逸等。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作为HIF家族的主要成员,可为HCC的治疗挖掘潜在靶点提供新思路和新见解。
- 黄丽恒林洪升邓增富杨利李明芬
-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肝细胞癌缺氧诱导因子1Α
- 缺氧诱导因子1α通过介导铁死亡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通过介导铁死亡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本实验时间为2022年2月—2023年6月。人体试验: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例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手术标本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6例因糖尿病动脉闭塞所致下肢坏死而截肢者的手术标本为糖尿病动脉闭塞组,6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手术标本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组,6例先天性四肢动静脉瘘患者的手术标本为正常组。对四组手术标本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油红O染色、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查,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HIF-1α表达水平。动物实验:选取ApoE^(-/-)C57BL/6小鼠18只,采用简单随机法将小鼠分为对照组、高脂肪饮食(HFD)组、PX-478组,每组6只。对照组小鼠采用正常饲料喂养;HFD组和PX-478组小鼠采用HFD连续喂养5个月。之后PX-478组小鼠给予PX-4785 mg·kg^(-1)·d^(-1),每2 d腹腔注射1次;对照组和HFD组小鼠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每2 d腹腔注射1次,均连续给药2个月。腹腔注射结束后处死小鼠,取其主动脉。对三组小鼠主动脉窦进行HE染色、油红O染色、Russell-Movall五色染色,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IF-1α表达水平。细胞实验:选取THP-1细胞并诱导其向巨噬细胞分化,将THP-1巨噬细胞分为THP-1巨噬细胞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组和ox-LDL+PX-478组,其中ox-LDL组加入ox-LDL并孵育48 h,ox-LDL+PX-478组加入ox-LDL和PX-478并孵育48 h。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GPX4、HIF-1α表达水平,采用Mito-Tracker染色法计数活性氧(ROS)阳性细胞数,测定铁含量、谷胱甘肽(GSH)水平。结果人体试验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糖尿病动脉闭塞组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组动脉中可见内膜增厚、纤维帽和核心坏死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油红O染色结�
- 蔡荟芝罗玲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缺氧诱导因子1Α
- 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与IgA肾病肾间质病变及其预后关系的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与原发性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肾间质病变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宁夏医科大学附属自治区人民医院)2017年8月至2021年8月明确诊断为IgAN的142例患者临床资料,依据血清HIF-1α水平,以肾间质病变的严重程度分为两组,肾小管间质病变比例≤25%为肾间质病变轻组,>25%为肾间质病变重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指标差异,并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分析;将血清HIF-1α与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性别、24 h尿蛋白定量、体重指数、血清白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高血压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间质病变重组患者年龄[(44.45±9.65)岁比(38.36±11.09)岁]、血肌酐[(116.28±44.75)μmol/L比(84.82±42.06)μmol/L]、血尿酸[(389.03±104.57)μmol/L比(353.39±90.01)μmol/L]、血清HIF-1α[(213.53±68.86)pg/L比(141.13±60.61)pg/L]高于肾间质病变轻组(P<0.05),而血红蛋白[(124.11±28.24)g/L比(134.18±22.07)g/L]低于肾间质病变轻组(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血清HIF^(-1)α与年龄是肾间质病变的危险因素。血清HIF-1α与血肌酐呈正相关(r=0.465,P<0.05),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r=-0.420,P<0.05),与血尿酸呈正相关(r=-0.217,P<0.05),与血红蛋白呈负相关(r=-0.284,P=0.003)。血清HIF-1α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提示曲线下面积为0.760(P<0.001),血清HIF-1α诊断肾功能异常的临界点为201.50 pg/L,尤登指数为0.44。结论血清HIF-1α与IgAN肾间质病变相关,同时与IgAN进展的危险因素有相关性,临床上可以关注血清HIF-1α水平以判断IgAN的预后。
- 李博张延芳张雪张涵芳郑亚莉
- 关键词:IGA肾病缺氧诱导因子1Α肾间质
-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白质病变情况与缺氧诱导因子1α相关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究腔隙性脑梗死(LACI)患者脑白质病变情况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96例LACI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完成MRI检查,并采用Fazekas量表评估纳入者脑白质病变情况;同时留取患者入院确诊时静脉血样,用于测定血清HIF-1α、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分析血清HIF-1α与脑白质病变情况的关系。结果:纳入者中72.45%出现脑白质病变,其中42.96%轻度病变,33.80%中度病变、23.24%重度病变。与非脑白质病变组相比,病变组患者年龄和高血压占比明显增大,血清HIF-1α和Caspase-3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脑白质不同程度病变者收缩压和血清HIF-1α和Caspase-3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重度病变者明显高于中度病变者,中度病变者高于轻度病变者(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和血清HIF-1α、Caspase-3水平均是影响LACI患者脑白质病变程度的危险因素(均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HIF-1α对LACI患者脑白质病变发生及重度脑白质病变均具有一定预测价值(AUC=0.840、0.874)。结论:LACI伴有脑白质病变患者体内HIF-1α呈高表达状态,且其表达水平升高与脑白质病变加重有关。
- 沈金金郭鹏范玲玲马姗
- 关键词: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病变缺氧诱导因子1Α
- 热补针法对类风湿关节炎寒证家兔膝关节滑膜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和糖酵解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观察热补针法对类风湿关节炎(RA)寒证家兔膝关节滑膜炎性反应及滑膜组织、血清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糖酵解活性的影响,探讨热补针法治疗RA的机制。方法:选取3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抑制剂组、热补针法组,每组8只。采用卵蛋白联合弗氏完全佐剂诱导及低温冷冻法复制RA寒证模型。抑制剂组给予2-甲氧基雌二醇腹腔注射,热补针法组给予热补针法针刺“足三里”,留针30 min。各组干预均1次/d,连续14 d。观察家兔膝关节周径及痛阈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家兔血清中还原型辅酶Ⅱ(NADPH)、己糖激酶(HK2)、6-磷酸果糖激酶2/2,6-二磷酸果糖激酶3(PFKFB3)含量;HE染色法观察家兔膝关节滑膜组织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家兔膝关节滑膜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7的阳性表达;分光光度法检测家兔膝关节滑膜组织中乳酸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膝关节滑膜组织中HIF-1α、乳酸脱氢酶(LDHA)、丙酮酸激酶2(PKM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干预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家兔膝关节周径增大(P<0.05),痛阈值降低(P<0.05),可见滑膜细胞中度增生及炎性浸润,滑膜组织病理评分升高(P<0.05),滑膜组织中TNF-α、IL-1β、IL-6、IL-17阳性表达及乳酸含量均升高(P<0.05),血清NADPH、HK2、PFKFB3含量及滑膜组织中HIF-1α、LDHA、PKM2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抑制剂组及热补针法组家兔膝关节周径缩小(P<0.05),痛阈值升高(P<0.05),滑膜增生、炎性细胞浸润均改善,滑膜组织病理评分降低(P<0.05),滑膜组织中TNF-α、IL-1β、IL-6、IL-17阳性表达及乳酸含量均下降(P<0.05),血清NADPH、HK2、PFKFB3含量及滑膜组织中HIF-1α、LDHA、PKM2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P<0.05)。与抑制剂组比较,热补针法组家兔滑膜组织病理评分升高(P<0.05),滑膜组织中TNF-α、IL-1β、IL-6、IL-17阳�
- 李向军李福欣井维尧刘翠刘莉梅张星华张枫帆陈平杜小正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热补针法糖酵解缺氧诱导因子1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