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10篇“ 缔约过失“的相关文章
第三人缔约过失责任规则适用探析
2024年
2023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通则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民法典合同编通则解释》)第五条创造性地规定了合同订立中的第三人责任(以下简称“第三人责任”)。相较于《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通则部分的解释(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第六条的规定,正式出台的司法解释有较大修改。
倪小琪
关键词:缔约过失责任第三人责任合同订立民法典司法解释征求意见稿
缔约过失责任中机会利益损害赔偿研究
刘健
缔约过失责任中间接损失的赔偿范围之规制
2024年
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因违背诚信原则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赔偿责任。该种赔偿责任在性质上属于对信赖利益损失的赔偿,因此在处理相关案件时,不可避免地要确定赔偿范围,即需要明确间接损失能否纳入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范围。本文围绕法律依据与理论依据、基本特点及构成要件、赔偿比例、不超过合同履行利益等考量因素,对间接损失可以纳入缔约过失责任赔偿范围进行了深入探讨与论证,以期为相应纠纷的审理提供可借鉴的裁判思路。
余甬帆练维宇
关键词:缔约过失责任考量因素合同履行赔偿责任赔偿范围
《民法典合同编通则解释》第三人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创设与再发展
2024年
《民法典合同编通则解释》第5条第1句创造性地规定了第三人责任类型的缔约过失责任制度。在法律适用时,要结合《民法典》第500条,并准用《民法典》第509条,承认第三人也应当负有合同前的保护义务。第三人责任的成立以违反先合同义务为前提,第三人原则上承担信赖利益损害赔偿责任;在第三人欺诈的情况下,还可能承担惩罚性损害赔偿责任,并且在刑事追缴、退赔之外也可能承担民事损害赔偿责任。《民法典合同编通则解释》第5条第2句的但书规则,排除了非真正的缔约过失责任类型以及侵权责任属性的缔约过失责任类型,但在体系上仍保持一定的再发展的可能性,第5条第1句规定的第三欺诈人、胁迫人责任可以类推适用到“引发信赖、影响缔约”的第三人责任类型。
王洪亮
关键词:第三人欺诈第三人责任缔约过失责任
论第三人缔约过失责任
2024年
在我国现行立法框架下侵权责任无法周延应对合同订立中的第三人责任问题,缔约过失的责任主体也不应限于合同当事人,构建第三人缔约过失责任制度具有正当性。第三人以其独立的个人行为参与合同磋商,使得合同当事人对其产生特别程度的合理信赖,且在该信赖对合同的磋商与订立施加了显著的影响时,第三人负有保护该信赖的义务。违反该义务造成合同当事人受有损害的,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第三人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范围应依损害与第三人行为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而确定。第三人与合同当事人均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依二者是否具有共同过错以及对损害发生的原因力大小,承担连带责任或按份责任。对因合同履行而产生的债务,第三人应在其过错范围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张红孙悦
关键词:诚实信用原则
缔约过失责任赔偿范围
缔约过失制度作为我国民法中的重要制度,在审判实践中广泛运用。通过选取司法实践中缔约过失责任纠纷的案例,以图表形式呈现缔约过失责任赔偿范围的司法适用基本情况,总结法院在认定缔约过失责任的思路,发现司法实践中在缔约过失责任赔...
岳泰峰
关键词:缔约过失赔偿范围信赖利益
缔约过失责任损害赔偿范围研究
缔约过失责任制度作为民事法律体系中的基本制度,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的使用频率很高。该项制度在我国的确立以及实行比较晚,《民法典》在正式颁布之前,该项制度在我国《合同法》中作出了规定,最早有在1999年《合同法》第42条、第...
孔凡杨
关键词:缔约过失责任损害赔偿范围信赖利益
第三人欺诈下缔约过失责任的适用
2023年
法律规范从来并不是单独的存在,法条在适用过程中往往以各种方式相关联。缔约过失因其与欺诈在某种效果上的重合,两者如何进行体系化适用涉及学理与实务,有关讨论自原《合同法》延续至了《民法典》。即使认为缔约过失与欺诈的目的、表现形式不同,学者们还是基本赞同了法律适用中缔约过失责任就是欺诈行为撤销后的损害赔偿责任的表现形式。欺诈与缔约过失责任制度在法律后果上的交叉,易联系到第三人欺诈与第三人缔约过失责任制度。以欺诈制度与缔约过失的关系为起点,第三人欺诈情形中欺诈人是否有可能承担缔约过失责任,进而论述第三人缔约过失责任制度在我国民法体系中的定位问题。
朱烨洁
关键词:欺诈缔约过失责任
缔约过失责任中机会损失之赔偿研究
我国《民法典》第500条以列举加概括的立法模式初步建立起缔约过失责任制度,但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范围是否包含机会损失、如何认定机会损失以及如何计算机会损失的具体赔偿数额问题,仍属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争议焦点。这也导致审判实践中...
蒋春玲
关键词:缔约过失信赖利益损害赔偿计算方法
说明义务型缔约过失与欺诈制度之竞合
2023年
通说认为我国《民法典》关于缔约过失的规定与欺诈、重大误解存在交叉,而在“缔约时隐匿信息或告知虚假信息”这一情形中,缔约过失有架空欺诈制度之嫌。现有“制度竞合论“”逻辑承接论”以及缔约信息风险分配理论试图厘清各个制度之间的关系。通过解释应当认为,在先合同说明义务基础上衍生的缔约过失责任,其归责标准并不当然涉及当事人主观意图的考量,同样,恶意概念与说明义务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与目前部分司法实践中欺诈制度的主观故意要件的放宽不谋而合,亦为缔约过失得以进入欺诈制度提供桥梁,消解了制度竞合视角下的评价矛盾。
荣硕伟
关键词:缔约过失欺诈

相关作者

姜淑明
作品数:32被引量:205H指数:6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民事责任 侵权责任 缔约过失责任 赔偿 损害赔偿
阳高峰
作品数:6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苏警官学院
研究主题:侵权法 缔约过失责任 惩罚性赔偿 精神损害赔偿 效率违约
朱学萍
作品数:8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武警广州指挥学院
研究主题:缔约过失责任 先合同义务 缔约过失 大地震 合同法
史峰
作品数:28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联合大学
研究主题:高校 大学生 校园暴力 思想政治工作 学生管理
冉克平
作品数:128被引量:1,422H指数:23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民法典 《民法典》 表见代理 体系化 信赖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