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338篇“ 综合重症监护病房“的相关文章
烧伤科主导的综合重症监护病房救治危重烧伤的临床实践和模式探讨
2024年
目前,尽管国内诸多烧伤中心和治疗单位建立了烧伤重症监护病房(ICU),但因其容量有限,以及烧伤事故的突发性和烧伤救治专业队伍的逐步转型,越来越多的危重烧伤患者主要在综合ICU接受救治;综合ICU也逐步采取半开放式管理模式,通过以ICU或烧伤科医师为主体的多学科协作进行危重烧伤救治。该文结合临床实践分享烧伤科主导的综合ICU在半开放式管理模式下救治危重烧伤的经验,简要介绍危重烧伤病程中的容量管理策略和感染防控体会,探讨烧伤科主导的综合ICU救治危重烧伤的模式,以便烧伤科医师结合烧伤治疗经验和现代化重症监测诊疗技术,更好地救治危重烧伤患者。
张丕红张怡坤梁鹏飞
关键词:烧伤重症监护病房救治经验学科合作
下腔静脉直径变异率在综合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容量反应评估中的应用
2024年
研究下腔静脉(IVC)直径变异率在综合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容量反应评估中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2年1月到2023年6月我院102例综合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开展IVC血管试验,以无容量反应作为参照组(51例),以有容量反应作为实验组(51例),对比两组下腔静脉直径的变异率、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实验组患者下腔静脉直径变异率、心脏指数及每搏输出量变异率等血流动力指标较参照组有可观上升,有差异(P<0.05);实验组中心静脉压变异率较参照组有可观降低,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下腔静脉管径、中心静脉及舒张压等变异率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但与心脏指数、每搏输出量、收缩压及血压差等变异率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 下腔静脉直径变异率与患者容量反应有着相关,患者容量反应通过床边超声测定下腔静脉直径的变异率,可以快速进行评估,值得推广。
杜丽惠
关键词:下腔静脉直径综合重症监护病房
综合重症监护病房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2023年
梁文建
综合重症监护病房老年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被引量:17
2022年
目的探讨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构建ICU老年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19年12月入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吴淞医院ICU共613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ICU老年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检验拟合优度。结果留置中心静脉导管(OR=3.205,95%CI:1.204~8.533)、气管插管(OR=4.259,95%CI:2.008~9.034)、留置导尿管(OR=7.542,95%CI:1.335~42.615)以及住院天数≥7d(OR=18.534,95%CI:6.576~52.239)是ICU老年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ROC曲线下面积为0.963 (95%CI:0.948~0.978),模型拟合度较好。结论根据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气切插管、留置导尿管以及住院天数≥7d构建的预测模型对预判ICU老年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有较好的效果,对于指导医院公共卫生防控和临床工作,降低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有较高应用价值。
彭玲寸月娥袁艳玲翁晓芳龚薇王剑云
关键词:老年多重耐药菌
综合重症监护病房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1
2021年
目的了解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现状,探讨老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2015年1月-2019年6月期间在上海市某三甲医院综合ICU内年龄≥ 65岁的老年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分析主要感染类型和检出病原菌种类,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比较医院感染者和非感染者的相关资料,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该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2.0%。主要感染类型是医院获得性肺炎(与导管无关)、呼吸机相关肺炎和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构成比分别为28.6%、26.4%和13.2%;主要病原菌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构成比分别为23.5%、12.7%和12.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手术(OR=3.405)、血管介入手术(OR=5.656)、抗菌药物使用时间>2周(OR=7.455)、先后使用3类及3类以上抗菌药物(OR=2.818)和住院时间>25d (OR=5.351)。结论综合ICU老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以医院获得性肺炎最为常见,其病原菌种类多样,应针对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以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王丹朱丹倪秀石陈虹邹妮
关键词:老年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
主动干预对控制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作用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评价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运用主动干预措施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综合重症监护病房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不施行主动干预,按照常规方式处理;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综合重症监护病房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实施主动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及医护工作者的工作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工作人员对观察组患者手卫生情况、感染防控效果、工作效率、消毒隔离、仪器设备、感染控制意识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运用主动干预措施的效果确切明显,可有效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提高感染防控效果、手卫生程度、消毒隔离效果,为患者生命健康安全提供一定保障。
王飞飞陈晓
关键词:主动干预多重耐药菌重症监护病房消毒隔离
综合重症监护病房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和同源性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对综合重症监护病房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耐药性和同源性进行分析,为临床抗菌治疗和监测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2家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分离得到的260株CRKP菌(其中马鞍山某医院156株,苏州某医院104株),并对CRKP菌株进行常规药敏试验、PCR扩增和测序检测耐药基因携带情况,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和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MLST)对CRKP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260株CRKP菌株对17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高度耐药,多重耐药率100%。马鞍山某医院的CRKP菌株主要携带碳青霉烯酶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共5种耐药基因,bla^(KPC-2)型、bla^(NDM-1)型、bla^(SHV)型、bla^(TEM)型和bla^(CTX-M-1)型的携带率分别为84.62%、3.21%、70.51%、71.79%和80.77%。苏州某医院的CRKP菌株共携带bla^(KPC-2)型、bla^(NDM-1)型、bla^(SHV)型、bla^(TEM)型和bla^(CTX-M-9)型共5种耐药基因,携带率分别为74.04%、23.08%、80.77%、76.92%和27.88%。PFGE分型结果显示2家医院CRKP菌株均以A型和C型为主,但亚型和数量有差异。MLST分型分出ST11、ST76、ST16、ST437、ST379、ST751、ST395和ST307共8种序列型,马鞍山某医院主要为ST11型,占83.97%,而苏州某医院以ST11型(65.38%)和ST76型(27.88%)为主。结论2家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的CRKP菌株存在一定差别,但均以携带KPC-2碳青霉烯酶基因的ST11型为主,针对性加强重症监护病房清洁和院感监测,有利于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和流行。
沈基伟王俊施明美
关键词:重症病房多重耐药同源性
某三甲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医院感染发病率为普通病区的2~5倍[1],是医院感染监控的重点。本研究中对2015年1月—2019年12月入住我院综合ICU的患者开展了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以2015年1月—2019年12月入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综合ICU的288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温雅彬
关键词:ICU医院感染
综合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风险评估模型构建被引量:23
2020年
目的构建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风险评估模型。方法对2017年1月—2019年12月入住综合ICU超过48 h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3∶1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随机种子为20200108),对建模组的数据进行危险因素识别,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根据相关系数对各危险因素进行赋值,建立感染风险评分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价模型的预测准确度,代入验证组的数据再次进行评价。结果3年内入住ICU超过48 h的患者共950例,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发病率为12.42%(118例)。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14个自变量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感染前综合ICU住院天数、心脑血管疾病、感染前手术次数、留置导尿管、使用呼吸机、使用营养支持为7个独立危险因素,对各变量赋值计算,进行风险分层,得分8~14分为高风险组,1~7分为中风险组,-4~0分为低风险组。建模组模型评价显示,Hosmer-Lemeshow检验P=0.32,ROC下面积为0.870,敏感度为84.3%,特异度为80.0%。结论所构建的模型对综合ICU患者多重耐药菌者医院感染风险有较好的拟合度与判别度,可用于高危人群的识别,进行早期预防与控制。
丁梦媛李文进耿苗苗马磊邹倩康玫朱秋丽祝延红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综合重症监护病房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疑似医院感染暴发调查与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原因,分析事件危险因素。方法通过现场调查、病原学检测方法,对2018年3月医院综合性ICU连续检出的CRAB感染患者8例(病例组)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同期入住ICU患者23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其人口学资料、感染前的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此次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ICU 1个月内连续检出CRAB感染患者8例,耐药谱相似,属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单因素分析显示,检出前2组患者ICU停留时间、泌尿道带管天数、中心静脉带管天数、机械通气天数、中心静脉插管、机械通气、合并其他感染及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检出前机械通气天数(OR=2.661,P=0.042)为影响结局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本事件为疑似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经过回归分析显示,独立影响因素为检出前机械通气时间。
隆合群吴显川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

相关作者

胡琴
作品数:23被引量:96H指数:5
供职机构: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医院感染 住院患者 综合重症监护病房 抗菌药物 医务人员
李昂
作品数:137被引量:941H指数:1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研究主题:重症监护病房 脓毒症 脓毒性休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陈嘉馨
作品数:38被引量:106H指数:6
供职机构:佛山市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支气管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肺功能
段美丽
作品数:194被引量:1,512H指数:20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研究主题: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重症监护病房 脓毒性休克 重症医学
吴金
作品数:19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重症监护病房 ICU 综合重症监护病房 机械通气 深部真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