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24篇“ 给药顺序“的相关文章
丙泊酚和喷他佐辛不同顺序在宫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在宫腔镜手术中丙泊酚与喷他佐辛不同顺序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20例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手术开始时同时应用丙泊酚及喷他佐辛,对照1组患者按照先后顺序静脉推注喷他佐辛及丙泊酚,对照2组患者单纯应用丙泊酚。比较三组麻醉前后[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_(1))、术中(T_(2))、术毕(T_(3))]生命体征[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及呼吸频率(RR)],麻醉起效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丙泊酚用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T0时三组患者HR、MAP、SpO_(2)及RR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T_(1)、T_(2)、T_(3)时,三组患者HR、MAP、SpO_(2)及RR水平均较T0时下降,且观察组与对照1组患者HR、MAP、SpO_(2)及RR水平明显较对照2组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1组T_(1)、T_(2)、T_(3)时HR、MAP、SpO_(2)及RR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对照1组及对照2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分别为(5.32±0.94)、(5.41±0.97)、(7.57±1.13)min,丙泊酚用量分别为(200.25±20.47)、(200.11±19.98)、(290.87±21.56)mg;观察组及对照1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2组,丙泊酚用量少于对照2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1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及丙泊酚用量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患者注射痛、循环抑制及呼吸抑制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相比于对照组2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相比于对照1组,观察组和对照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1组术中体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2组(P<0.05)。术后10、30、60 min,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分别为(4.18±1.15)、(2.21±0.55)、(1.30±0.49)分,对照1组分别为(4.21±1.17)、(2.24±0.56)、(1.
陈丽贞
关键词:宫腔镜手术丙泊酚喷他佐辛生命体征
瑞马唑仑与丙泊酚不同顺序在无痛胃镜检查中临床效果对比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观察瑞马唑仑与丙泊酚不同顺序在无痛胃镜检查中对患者呼吸、循环及不良反应等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3月—2023年6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1∶1随机分为瑞马唑仑-丙泊酚组(RP组)、丙泊酚-瑞马唑仑组(PR组)。所有患者在予舒芬太尼0.1 ug·kg^(-1)后,RP组患者预瑞马唑仑0.15 mg·kg^(-1)随后以40 mg·kg^(-1)·h^(-1)泵注丙泊酚;PR组患者预丙泊酚0.5 mg·kg^(-1)随后以3 mg·kg^(-1)·h^(-1)泵注瑞马唑仑,待两组患者脑电意识深度监测Narcotrend(NT)值<60且警觉/镇静观察(OAA/S)评分为0时停止并行胃镜检查。分别记录患者麻醉前(T_(0))、预后1 min(T_(1))、麻醉完善后1 min(T_(2))、麻醉完善后3 min(T_(3))、苏醒(T_(4))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及脉搏氧饱和度(SpO_(2)),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瑞马唑仑用量、丙泊酚用量、麻醉时间、苏醒时间、离院时间、检查中患者体动例数、辅助呼吸例数,以及围检查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两组患者围检查期间生命体征的变化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与T_(0)时相比,两组患者在T_(2)、T_(3)时NT值明显降低(P<0.05),但MAP、HR、RR、SpO_(2)与T_(0)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之间MAP、HR、RR、SpO_(2)及NT值在不同时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期间瑞马唑仑及丙泊酚用量、麻醉时间、苏醒时间、离院时间、检查中体动、检查中辅助呼吸等麻醉效果指标,以及围检查期间两组患者心动过缓、低血压、呼吸抑制、低氧血症、恶心、呕吐、眩晕乏力等不良反应指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RP组患者丙泊酚注射痛显著少于PR组(P<0.05)。结论瑞马唑仑与丙泊酚两种不同顺序均能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且对呼吸循环无明显抑制,因此麻醉方
江慧萍曹红沈磊杨璐袁瑞莹张蕾肖兴鹏
关键词:丙泊酚胃镜麻醉效果
免疫化疗的顺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PD-1)单抗治疗的顺序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疗效及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2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0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rAEs发生的影响因素,并通过Kaplan-Meier曲线、Log-rank检验、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110例晚期NSCLC患者中36例采用化疗2天后行PD-1单抗治疗(序贯治疗组),相比74例采用化疗当天行PD-1单抗治疗(同时治疗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显著延长(17.2个月vs.11.3个月,P<0.05)。序贯治疗组的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94.4%优于同时治疗组的79.7%(P=0.045),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69.4%和51.4%,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72)。Cox回归分析显示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19 fragment,Cyfra21-1)及D-二聚体是联合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及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是irAEs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而顺序对irAEs的发生无显著影响(P=0.130)。结论:顺序是联合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之一,接受序贯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可能会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年龄及LDH与irAEs的发生呈负相关。
程盼盼龚旭阳冯苗刘绍霞
关键词:肺部肿瘤给药顺序免疫化疗
联合化疗方案的序贯顺序及379份调查实例点评与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总结常见联合化疗方案的适宜顺序,点评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379份病例的联合化疗方案输液顺序情况,分析导致输液顺序不适宜的原因。方法:基于文献和品说明书等总结联合化疗方案的适宜顺序,基于证据金字塔对文献证据级别分级。调查379份联合化疗患者的病例,确定时间,基于已建立的顺序规则点评调查实例并对输液顺序不适宜情况做原因分析。结果:总结了54种联合化疗方案的适宜顺序,部分文献证据级别偏中低级。379份病例共35种联合方案中,142份(37.47%)18种(51.43%)方案输液顺序不宜,原因与医生、师和护士等有关。结论:联合化疗方案顺序的总结对临床合理输液予以了一定的参考。目前该院在联合化疗的输液顺序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应亟须干预以提高合理用水平。
欧阳群芳郑春茂
关键词:联合化疗输液顺序
脂多糖和鱼藤酮不同顺序对大鼠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脂多糖(LPS)和鱼藤酮(ROT)不同顺序对大鼠中脑多巴胺能(DA)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LPS组,ROT组,LPS与ROT同时(LPS+RO...
贺静宜
关键词:鱼藤酮脂多糖
临床师参与1例肺腺癌患者TP化疗方案顺序的病例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1例49岁男性肺腺癌患者住院期间使用TP化疗方案(紫杉醇+顺铂),静脉滴注顺序为紫杉醇(30 mg,1 h)→顺铂(60 mg,3.2 h)→紫杉醇(210 mg,3.3 h)。临床师依据物的代谢途径、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等特点,提出对于TP化疗的方案应该紫杉醇先用,顺铂后用的建议。同时总结肿瘤化疗方案的顺序原则,为临床合理用提供参考。
陈超叶晓芬金美玲蔡映云吕迁洲
关键词:化疗方案给药顺序临床药师
沙丁胺醇、布地奈德不同顺序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通过比较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不同顺序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布地奈德的治疗效果,为在临床工作中选择恰当的平喘物氧气驱动雾化吸入顺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90例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住院患儿,随机、均衡分为A、B、C共3组,每组30例。A组: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同时加入雾化杯中氧气驱动雾化吸入;B组: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沙丁胺醇结束15min后再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C组: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结束15min后再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沙丁胺醇。3组患儿均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布地奈德治疗结束后15min,观察其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B组在咳嗽、喘息、气促、胸闷症状缓解、肺部哮鸣音减少或消失等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指标改善方面,明显优于A、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C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治疗结束15min后,再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的临床疗效最好,肺功能指标改善最佳,是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平喘物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最佳方法。
王娴
关键词:沙丁胺醇布地奈德儿童哮喘雾化吸入
EGFRTKIs联合化疗的顺序对NSCLC细胞促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络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 TKIs)与化疗物单用、联用,以及顺序时,对获得性TKI耐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系凋亡的影响。方法选用存在TKI耐基因突变(T790M,c MET)的NSCLC细胞系PC9ER、H1975和HCC827GR,以及TKI敏感基因突变(19外显子突变)的细胞系PC9和HCC827。采用MTS法检测化疗物顺铂和紫杉醇,以及TKI厄洛替尼单用、联用,或者顺序干预各NSCLC细胞系时的细胞活性状态,并利用集落形成试验加以验证。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处理组蛋白裂解液中细胞凋亡标志物c PARP含量变化。结果 MTS法和集落形成试验结果发现,EGFR TKIs联合化疗能协同增加NSCLC细胞系的细胞毒性。同时予EGFR TKIs和化疗或先化疗再用EGFR TKIs,可获得最佳干预效果。Western bolt检测结果表明,联合用后c PARP蛋白表达升高。而且先化疗后EGFR TKIs干预比两者顺序颠倒的促凋亡作用更强。结论先化疗后EGFR TKIs干预的最优顺序可使对获得性TKI耐的NSCLC细胞系产生最强的促凋亡作用。
高峰张泽峰王涛王瑞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获得性耐药化疗
全麻下不同顺序对舒芬太尼麻醉引发呛咳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分析探讨全麻下不同顺序对舒芬太尼麻醉引发呛咳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择期全麻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A组、B组及C组,三组患者在麻醉时均使用丙泊酚、舒芬太尼及顺式阿曲库铵,A组的顺序为丙泊酚2.0 mg/kg、舒芬太尼0.6μg/kg、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B组的为丙泊酚2.0 mg/kg、顺式阿曲库铵37.5μg/kg、舒芬太尼0.6μg/kg、顺式阿曲库铵112.5μg/kg,C组的则为丙泊酚2.0 mg/kg、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舒芬太尼0.6μg/kg。观察并分析对比三组患者的麻醉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及后呛咳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诱导前后的血流动力学不会发生明显变化,且C组的呛咳发生明显小于A、B组,且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照丙泊酚、顺式阿曲库铵、舒芬太尼的顺序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呛咳反应,且不会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产生影响,具有在临床上深入推广的价值。
陈卓荦
关键词:全麻给药顺序舒芬太尼呛咳
多西他赛、贝伐单抗和西妥昔单抗不同顺序对KRAS野生型肺癌荷瘤小鼠治疗效果的研究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全球范围内主要的癌症死亡原因,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明显增高趋势。依据生物学行为的差异,临床中通常将肺癌广泛的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和小细胞肺癌...
张倩倩
关键词:西妥昔单抗贝伐单抗多西他赛给药顺序肺癌

相关作者

李娜
作品数:33被引量:225H指数:10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影响因素 IL-3 自我管理行为 心血管疾病 抑郁
张阳
作品数:277被引量:1,321H指数:15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非小细胞肺癌 顺铂 索拉非尼 化疗 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文建林
作品数:9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给药顺序 麻醉药 全麻诱导 充气式 甘露醇
彭洪
作品数:35被引量:104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术后镇痛 镇痛 老年 全身麻醉 NARCOTREND
李曼
作品数:49被引量:143H指数:7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预后 胃癌组织 胃癌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乳腺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