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00篇“ 结肠憩室病“的相关文章
结肠被引量:20
2000年
姚希贤蒋树林
关键词:结肠憩室病因
多层螺旋CT在结肠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5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结肠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4年1月福建省立医院北院福建省老年医院收治的80例结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常规结肠镜检查,给予观察组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观察组检出灶的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结果显示,结肠患者报告显示结肠旁多发灶,形状以小圆形、类圆形为主,部分伴有肠周脂肪间隙模糊、肠壁增厚等。观察组患者灶直径为(5.18±1.09)mm,其中囊袋有粪石的有18例,10例为气体,以结节性、环形和C型高密度影为主。观察组对结肠炎、肠脂垂炎、溃疡性结肠炎检出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在结肠诊疗中的应用效果理想,准确度高,影像学表现明显,为临床诊断肠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随访起到重要作用。
黄婷陈苍松郑许强
关键词:多层螺旋CT结肠憩室病
结肠内镜诊治现状
2023年
结肠壁常见解剖学改变,可出现一系列临床相关的疾炎(colonic diverticulitis, CD)、出血(colonic diverticular hemorrhage, CDH)等,统称为结肠。目前临床医师对结肠认识尚不充分,同时结肠镜在该的诊断、治疗、预测预后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本文旨在围绕CD、CDH等不同临床情况,对结肠镜在结肠的应用进行综述,以加强医师临床管理技能。
刘普夏彩钰吴婧孙惠刘改芳
关键词:结肠憩室病结肠镜预后
结肠的流行学、发机制及诊治进展被引量:4
2022年
结肠(diverticulosis of colon,DC)是指由于结肠内压力增高而在有营养血管通过的肠壁薄弱处形成的囊状突出^([1])。绝大多数DC患者终生无症状,仅20%~25%出现症状,其中约5%会发生炎或出血^([2])。老年人是DC的高危高发人群,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DC患者也将随之增加。由于临床医生对DC不够重视或不够了解,在临床上DC被漏诊误诊屡见不鲜。
张怡璇郑松柏
关键词:老年结肠憩室病流行病学
379例结肠的临床特点及内镜表现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通过回顾电子结肠镜检出结肠患者的资料,分析结肠特点及其与伴发疾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9年5月该院13638例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的内镜资料,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结肠患者检出情况及内镜下组织表现,以及其与伴发疾的相关性。结果共发现结肠379例,检出率为2.78%,呈逐年升高趋势,由1.79%增长至3.35%,第5年较第1年检出率明显提高(P<0.05)。结肠结肠息肉、结肠癌、结肠脂肪瘤、结肠黏膜黑变和肠道手术史呈正相关(P<0.05),与缺血性结肠炎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5年间电子结肠镜下结肠检出率明显升高,结肠检出率与结肠息肉、结肠癌、结肠脂肪瘤、结肠黑变及肠道手术史均有相关性。
王雯舒李琳朱元民
关键词:结肠憩室结肠镜检查检出率
结肠致急腹症的诊疗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结肠的临床特点及腹腔镜下结肠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8年7月在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诊断为结肠的32例患者资料。其中男11例,女21例;发生在直肠4例,乙状结肠2例,左半结肠6例,回盲部20例;2例行腹腔镜检查后因家属拒绝行肠切除,遂终止手术,接受抗感染治疗;30例行肠切除手术,包括乙状结肠切除2例,直肠切除4例,右半结肠切除11例,降结肠部分切除5例,回盲部切除+空肠结肠吻合术8例,其中7例行临时性降结肠造瘘术,半年后行降结肠造瘘回纳术。14例为腹腔镜探查后中转开腹手术,16例为腹腔镜下完成手术。结果 2例抗感染治疗后症状缓解,术后1个月随访,结肠镜检查无阳性,至今炎未复发。30例手术效果满意,术后恢复良好,无手术相关并发症,随访未见腹泻、大便次数增多等不适症状。回盲部切除与右半结肠切除两种术式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0%vs 36.4%,χ^2=1.584,P=0.812)。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中转开腹手术更快(t=8.062,P<0.01),住院时间更短(t=8.607,P<0.01)。结论诊断结肠后一期行部分肠切除手术治疗安全、有效,腹腔镜行部分肠切除较传统手术更具优势。
陈浩曹天生王健林梁江自卓林波
关键词:急腹症结肠切除术腹腔镜
结肠的临床特征及多层螺旋CT表现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分析结肠的临床特征及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方法12例经肠镜证实为结肠的患者,均行MSCT检查。总结其临床特征及MSCT影像特点。结果12例结肠患者均为老年人,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5例患者的发生于升结肠,4例同时发生于升结肠和横结肠,2例同时发生于横结肠和降结肠,1例发生于全结肠结肠MSCT表现为结肠旁多发小圆形囊性灶,直径为2.0~10.0mm。9例患者的囊袋内容物为粪石,3例为气体。结论结肠常见于老年人,其MSCT直接征象为结肠旁多发结节形、环形、“C”形高密度影或薄壁小气囊,直径多不超过1cm。
冯汝静马隆佰毛一朴
关键词:憩室病结肠多层螺旋CT
结肠的CT诊断及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结肠的CT诊断及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确诊为结肠的患者的CT诊断影像特点及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的指导。结果结肠CT主要表现为突出于肠轮廓外的小囊袋状突起,壁、邻近肠壁、腹膜水肿增厚,邻近腹腔内见多发斑片索条影。结论结肠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
李成明谢国芳张文娜王付龙
关键词:憩室病结肠CT
结肠影响因素的性别差异被引量:5
2018年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现象的日趋加重和检查手段的进步,我国结肠的发率逐年上升。结肠的发率不仅与年龄、生活习惯、基因、菌群等相关,还与性别相关。研究发现结肠好发于男性,这可能与菌群的构成及代谢方式具有性别差异、男性与女性的生活习惯存在差异等因素有关。
杨芳孙超姜葵王邦茂
关键词:结肠憩室病性别差异影响因素发病率老龄化
结肠42例诊断及治疗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分析结肠诊断及治疗。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结肠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加强对结肠的诊断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分析治疗结果。结果 42例结肠主要的发生部位依次为回盲部、乙状结肠、升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左右半结肠同时累及、全结肠散发、直肠。42例肠患者其中单发18例(42.86%),2个以上者24例(57.14%),开口直径在1~38 mm。42例患者中发生并发症者6例(14.29%),伴发者36例(85.71%)。42例患者中6例(14.29%)经过内科治疗均生命体征平稳,择期出院;36例(85.71%)接受手术治疗,生命体征平稳,择期出院。结论针对结肠需采取气钡双重造影、结肠镜等手段进行综合诊断,并结合患者个体情况选择治疗方式。
林桂河廖晓燕
关键词:结肠憩室病

相关作者

张澍田
作品数:762被引量:5,543H指数:3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研究主题:内镜 消化内镜 食管鳞癌 内镜治疗 幽门螺杆菌
于皆平
作品数:540被引量:2,469H指数:22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内镜 胃癌 大肠癌 大肠肿瘤 胃癌细胞
王沧海
作品数:63被引量:430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世纪坛医院
研究主题:结肠镜 临床病理特征 腺瘤 病因 内镜
莫洪波
作品数:18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广西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甲状腺癌 临床及X线分析 多排螺旋CT X线 灌注成像
王邦茂
作品数:731被引量:2,915H指数:23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研究主题:自身免疫性肝炎 自身免疫性 贲门失弛缓症 溃疡性结肠炎 自身免疫性肝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