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1篇“ 结核毁损肺“的相关文章
结核毁损相关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邵锦涛
结核毁损患者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刺破气管切开气囊1例被引量:1
2023年
结核病目前仍是发展中国家的常见传染病,其中结核结核病的75%~80%[1]。对结核患者行部影像学评估发现,空洞的比例为8.3%~83.7%,支气管扩张的比例为4.3%~11.2%,纤维化的比例为25.0%~70.4%[2],表明大部分的结核病患者可出现的结构性破坏,甚至进展为毁损,从而不可避免地继发邻近组织的结构改变。在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严重结核患者常需要留置深静脉导管,以监测血流动力学及维持液体治疗。
黄伟强胡明袁楚楚徐雅杨亚东
关键词:锁骨下静脉穿刺结核性毁损肺B超引导气管切开
结核毁损合并原发动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结核毁损(TDL)合并原发动脉血栓形成(PAT)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6月至2020年5月在温州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的TDL患者,根据有无合并PAT,分为TDL合并PAT组与单纯TDL组,收集患者基本信息、结核病史、影像学信息、动脉收缩压(SPAP)、血气分析等资料,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和预后。结果:与单纯TDL组比较,TDL合并PAT组多毁损较多,泡-动脉氧分压差较高,SPAP>50 mmHg(中、重度动脉高压)的比例较高(均P<0.05)。TDL合并PAT组有1例患者死亡,单纯TDL组患者均健在。结论:TDL患者,尤其是多毁损、中重度动脉高压的患者,应警惕合并PAT。
池琼郑纪阳戴新建张抱一黄阳
关键词:结核毁损肺肺动脉高压
结核毁损合并动脉高压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8年
结核可造成实质的破坏、淋巴结坏死、淋巴管阻塞、支气管坏死及继发感染,其结果可导致结核毁损(tuberculos涪destroyedlung,TDL)[1]。毁损结构增加了咯血、细菌性感染、结核反复感染的机会,导致TDL患者的高死亡率和发病率[2]。研究发现部结构的破坏程度是TDL患者的预后因素之一[3]。尽管TDL有自身固有的生理特性,但是由于体积减小和气道容积下降,气流受限会逐渐加重并反复发作,从而出现类似慢性阻塞性疾病的特征[4]。
苏秀丽王同生孙瑜霞和雪改朱迎伟侯微微冯宇旋曲红培毛毅敏
关键词:结核毁损肺肺动脉高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细菌性感染继发感染
保护性通气策略在结核毁损机械通气中运用的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保护性通气策略在结核毁损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结核毁损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3)和对照组(n=43)。研究组予以保护性通气策略下机械通气疗法[潮气量为6-8m L/kg,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为5-9cm H_2O],对照组予以常规机械通气疗法(潮气量为10-12m L/kg,PEEP为0-4cm H_2O)。观察对比两组受试者通气前后血气指标变化情况,并比较二者平均通气时间、气压伤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炎发生率、死亡率差异。结果通气后,两组患者PaCO_2水平均较通气前显著降低,两组患者PH值水平、氧合指数与PaO_2水平则较通气前显著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均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通气后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气压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呼吸机相关性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保护性通气策略在改善结核毁损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效果,降低气压伤及呼吸机相关性炎发生率,缩短上机时间等方面优于常规通气策略,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刘智雷琳李剑杨梁梓柯学傅佳鹏刘志超傅向东李国保
关键词:结核性毁损肺机械通气肺保护策略PEEP
Hybrid技术在结核毁损切除中应用
<正>~~
徐旭东
关键词:结核毁损肺临床疗效出血量
文献传递
功能结核毁损患者行全切除手术的疗效探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分析研究低功能结核毁损患者采取全切除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0月在该院接收的患有低功能结核毁损的病人一共有58例,对58例病人采取全切除术,对其手术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临床手术以后,痰菌转阴率为96.55%),治愈率为96.55%。另外,临床手术以后6个月,病人FEV1以及最大通气量明显要比手术之前和手术以后3个月高(P<0.05),二氧化碳分压明显要比手术之前和手术以后3个月低(P<0.05)。结论对低功能结核毁损患者采取全切除手术治疗,可以使病人部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使痰菌阴转率明显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曹雪刚
关键词:全肺切除手术疗效观察
术前血必净治疗对结核毁损通气时炎性因子的影响
2014年
目的:探讨术前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对结核毁损通气时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收治择期行单侧全切除术的结核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及治疗组(B组),每组20例。A组给予常规胸外科术前准备,B组在A组基础上,术前1周开始给予中药血必净注射液50 m L静滴,2次/d。分别在入院时(T0)、麻醉诱导前(T1)、单通气60 min(T2)和120 min(T3)各时点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浆TNF-α、IL-6、IL-8及IL-10水平。结果:与T0比较,两组T2、T3时TNF-α、IL-6及IL-8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T2及T3时TNF-α、IL-6及IL-8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点IL-10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术前血必净治疗可抑制结核毁损患者单通气期间TNF-α、IL-6、IL-8水平的上升,减轻损伤早期的全身炎性反应。
代冬梅肖泽林胡丽珍温海明陈敏敏詹锦六
关键词:血必净炎性因子单肺通气肺切除术
切除治疗低功能结核毁损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全切除治疗低功能结核毁损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低功能结核毁损患者36例,所有患者均选择全切除术,其中左侧全切除19例,右侧全切除17例,术前及术后应用抗结核药物。观察患者治疗后的治愈率、结核转阴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死亡率。比较患者术前、术后3、6个月功能情况。结果临床治愈35例,治愈率97.22%。术前痰培养阳性36例,术后痰培养阴性34例,转阴率为94.44%。术后患者功能逐渐改善,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3个月及6个月FEV1、MVV水平均逐渐升高,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切除在选择性低功能结核毁损患者的治疗中具有很高临床应用价值。
陈国强韦鸣廖勇唐中明黄喜峰刘玮
关键词:全肺切除肺结核毁损肺肺功能
切除治疗低功能结核毁损48例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全切除治疗低功能结核毁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低功能结核毁损患者48例,采用全切除术进行治疗,术前及术后给予抗结核药物。观察术后结核转阴情况、治愈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前及术后3、6个月的功能情况。结果术前48例患者痰培养均为阳性,术后痰菌转阴率、治愈率均为95.8%(46/48)。术后3、6个月,患者FEV1及MVV显著高于术前(P<0.05),而PaCO2显著低于术前(P<0.05)。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低功能结核毁损患者进行全切除可明显改善功能,提高痰菌阴转率,临床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少。
王尊乔潘宴青邵丰杨溯杨如松
关键词:肺结核毁损肺低肺功能全肺切除术

相关作者

康乃民
作品数:24被引量:94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研究主题:结核 胸膜全肺切除 结核性毁损肺 慢性心力衰竭 肺切除术
骆宝建
作品数:51被引量:250H指数: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研究主题:呼吸衰竭 呼吸功能不全 结核 肺结核 继发性肺结核
陈敏敏
作品数:10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州市胸科医院
研究主题:肺切除术 单肺通气 术后并发症 全肺切除术 肺部手术
陶曙
作品数:99被引量:389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州市胸科医院
研究主题:肺结核 结核病 循证护理 胃肿瘤 流动人口
史剑权
作品数:12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研究主题:中医医生 皮内针 药物敏感性试验 结核病 耐药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