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3篇“ 结合上皮“的相关文章
尼古丁促进大鼠结合上皮根向迁移的实验研究
2021年
目的:探讨尼古丁对大鼠结合上皮(junctional epithelium,JE)根向迁移的影响。方法:20只6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等分为实验组(每日腹腔注射尼古丁0.73 mg/kg)和对照组(每日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组再等分为30 d和90 d两个亚组;按实验设计处死后,常规制作右侧下颌磨牙区牙体-牙周联合组织的近远中向石蜡切片,Masson染色;测量第一磨牙釉牙骨质界-JE根端的长度。SPSS 26.0统计软件下各组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30 d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JE出现轻度的根向迁移,但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30 d组大鼠下方的胶原均致密、粗大,排列整齐。对照、实验组90 d大鼠JE均有根向迁移,实验组迁移长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比对照组下方的胶原稀疏,纤细。不同时间点间比较,实验组90 d大鼠JE根向迁移长度明显大于实验组30 d,两组间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研究表明,大鼠的JE以时间依赖的方式在顶端迁移,腹腔注射尼古丁可以增强这种迁移。
钟月月马肃秦泽根周慧玲刘培红李延武
关键词:尼古丁结合上皮胶原纤维
伴放线放线杆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刺激大鼠牙龈结合上皮后的组织反应及修复
本文通过观察大鼠结合上皮在A.a和P.J刺激后的牙周指数、组织学及蛋白表达的改变,探讨正常JE在牙周致病菌刺激后的一系列损伤、修复过程,为进一步明确牙周炎的发病机制提供有用的依据。结果表明,牙周炎是牙菌斑内的致病微生物及...
王丽珍李德懿章立群陈松华张秀丽
关键词:牙周炎结合上皮致病菌免疫应答
文献传递
人牙周成纤维细胞诱导形成结合上皮样细胞的研究
目的: 口腔结合上皮/(junctional epithelium, JE/)是附着在牙颈部连接结缔组织与牙面的特殊结构,形成龈-牙结合部。结合上皮来自于缩余釉,是一种无角化无钉突的组织,也是口腔生...
何颖
关键词: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结合上皮
文献传递
机械损伤大鼠结合上皮后的组织修复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两种机械方式破坏大鼠结合上皮(JE)后的组织修复过程。方法:12只健康SD大鼠分别用探针、龈下刮治器损伤左、右下前牙JE,于2、7、14、21d处死大鼠,HE、PCNA染色,镜下观察计数。结果:第2天大量炎细胞浸润,PCNA阳性细胞散在分布;第7天炎症减轻,PCNA阳性率开始增加,增殖并部分和牙面贴附;14d纤维组织增殖明显,增厚;21dJE基本修复。结论:龈下刮治对牙周损伤比探损伤重;结缔组织的快速增殖可能会阻止LJE形成。
章立群李德懿
关键词:结合上皮增殖牙周愈合
结合上皮结合上皮生物学特性的比较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体外培养长结合上皮(long junctional epithelium,LJE)细胞,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并与结合上皮细胞(junctional epithelium,JE)进行比较。方法:LJE取自慢性牙周炎患者翻瓣手术切除的标本,无菌剪刀剪去沟内,采用酶消化法和无血清的角化细胞培养液培养。JE取自健康正畸牙或阻生牙,同法培养。采用细胞分析仪、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比较2种细胞在形态、大小、细胞活力、分子表达及增殖凋亡的差异。采用SPSS11.5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LJE和JE细胞形态相似,LJE活力低于JE细胞但不存在统计差异(P>0.05)。LJE细胞直径为(19.03±0.19)μm,体积为(4.29±0.19)×103fL;JE细胞直径为(17.16±0.95)μm,体积为(3.20±0.52)×103fL,2种细胞大小有显著差异(P<0.05)。LJE细胞的倍增时间比JE细胞长。CK19在LJE中表达比JE细胞弱,而CK6、CK13在2种细胞中的表达相似。与对照组相比,LJE细胞的早期、晚期凋亡率分别是(4.62±2.16)%和(9.46±1.84)%,而JE细胞分别是(0.47±0.33)%和(3.84±0.98)%,2组细胞的凋亡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LJE和JE细胞在大小、CK19表达、增殖、凋亡存在差异,对进一步了解LJE的生物学特性和牙周炎损伤、修复过程有一定意义。
章立群李德懿
关键词:细胞培养角蛋白增殖凋亡
生长因子对结合上皮和牙龈体外损伤修复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表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对结合上皮(junctional epithelium,JE)和牙龈(gingival epithelium,GE)体外损伤后细胞修复和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分别检测表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mRNA和蛋白在JE和GE中的表达;制备细胞爬片,待生长融合至单层时,于玻片中央作宽为3mm的损伤区,然后加入含有EGF(20ng/mL)的条件培养液继续培养,直接加新鲜培养液作为阴性对照。在损伤后第5、9和12天,分别作HE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染色,计算细胞修复率及PCNA阳性率,采用SAS6.12软件也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T-PCR显示,JE表达EGFR mRNA,与GE之比为1:1.2;EGFR蛋白在两者表达均为阳性。在第9天,EGF促进GE和JE损伤后的细胞增殖,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GE和JE两级间无显著差别(P>0.05)。另外,EGF也可以促进GE和JE损伤后的细胞修复,在第9和12天,GE的修复速度显著快于JE(P<0.05)。结论:JE和GE细胞均存在EGFR,EGF对两者体外损伤后的细胞修复与增殖具有调节作用。
李树波李德懿
关键词:结合上皮牙龈上皮表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人牙龈结合上皮和口腔龈细胞的附着生长特性比较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比较牙龈结合上皮(junctional epithelium,JE)与口腔龈(oralepithelium,OE)细胞的生长附着特性,观察附着结构的形成过程,为牙周附着的形成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人JE和OE取自正畸或阻生原因拔除的牙周健康牙,采用酶消化法和无血清角质细胞培养液分离培养细胞。将5×10^8个/LJE细胞1ml接种到放置于24孔板的预处理5m×3mm×1mm牙骨质片(每孔3片,共21片),于37℃5%CO2培养箱中复合培养,1~14d内取样本,透射电镜下观察附着结构的形成;同法以人OE细胞一牙骨质片复合培养作对照研究。结果JE细胞形态多样,排列散乱,CK19表达强阳性;OE细胞呈多边形或角形,“铺路石”状排列,仅少量OE细胞CK19阳性。JE细胞-牙骨质片复合培养1~3d,牙片附着细’胞少,9d时接触牙片的细胞膜局部出现少量电子致密沉积物,11—14d出现复层生长,与牙面接触处可见半桥粒样结构;而OE细胞一牙骨质片复合培养1—3d牙骨质片细胞较多,部分已伸展成扁平形,7d时细胞膜和牙面间出现大量颗粒状电子致密沉积物,9d时细胞呈复层生长,可见半桥粒样结构。结论人JE细胞是一种不同于OE细胞的未成熟、低分化细胞,在同样条件下体外培养的JE细胞在牙片的生长和附着均较OE细胞慢,其对牙面的附着强度值得深入研究。
李德懿王丽珍姜茜张秀丽张濒
关键词:牙龈细胞培养技术
结合上皮在牙周防御反应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7年
结合上皮是龈牙结合部的牙龈组成部分,呈领圈状紧密附着于牙面。它独特的解剖位置使得其在组织内环境稳定和抵抗微生物及代谢产物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结合上皮的组织结构、代谢更新和免疫应答等方面在牙周防御反应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就这些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阐明牙周病发生和发展机制。
李树波李德懿
关键词:结合上皮防御反应牙周病
牙龈结合上皮与生物学宽度
2006年
郭保慧胡伟平
关键词:生物学宽度结缔组织牙槽嵴顶测量值解剖标本
结合上皮与口腔龈生物学特性比较
JE是牙周软硬组织交界处很特殊的组织,为呈领圈状附着于牙冠或牙根的,通过半桥粒和内侧基板附着于牙面,封闭了软硬组织交界处,构成牙周组织抵抗外界侵袭的第一道防线,是牙周炎始发和治疗的关键部位,对保持牙周组织完整性,研究...
姜茜
关键词:牙周病结合上皮细胞角蛋白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李德懿
作品数:70被引量:374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牙周病 牙周炎 结合上皮 内毒素 甲硝唑
姜茜
作品数:3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结合上皮 牙龈上皮 CK8 CK10 细胞角蛋白
李树波
作品数:3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结合上皮 免疫细胞化学 冻存 细胞体外培养 细胞培养
郭保慧
作品数:16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第二四二医院
研究主题:超微结构 结合上皮 医院应对 医疗救援 不明原因疾病
张秀丽
作品数:123被引量:302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骨髓基质细胞 骨髓基质 组织工程化骨 基因修饰 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