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9篇“ 经蝶窦切除“的相关文章
无功能垂体大腺瘤神内镜下经蝶窦切除术后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发生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2025年
目的构建预测无功能垂体大腺瘤(NFPMA)神内镜下经蝶窦切除术后垂体前叶功能减退(HAP)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该模型的效能。方法选择接受神内镜下经蝶窦切除术的NFPMA患者103例,术后1年复查垂体前叶功能,HAP 38例(HAP组)、垂体前叶功能正常65例(NHAP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术前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临床症状、影像学资料、手术并发症以及术后病理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NFPMA神内镜下经蝶窦切除术后发生HAP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其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NFPMA神内镜下经蝶窦切除术后HAP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该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基于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4个NFPMA神内镜下经蝶窦切除术后发生HAP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化血红蛋白(HbA1c)、垂体最大径、侵袭性评分、中枢性尿崩症,构建NFPMA神内镜下经蝶窦切除术后HAP发生风险的Logictic回归方程:logit(P)=-6.309+0.333×HbA1c+0.817×垂体最大径+0.532×侵袭性评分+3.402×中枢性尿崩症(有=1,无=0),并通过R4.2.0软件构建其列线图模型;ROC曲线分析发现,该列线图模型预测NFPMA神内镜下经蝶窦切除术后发生HAP的曲线下面积为0.842(95%CI:0.763~0.920),其预测敏感度为81.6%、特异度为76.9%。结论HbA1c、垂体最大径、侵袭性评分、中枢性尿崩症是NFPMA神内镜下经蝶窦切除术后H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NFPMA神内镜下经蝶窦切除术后HAP的发生风险。
王斐符秀舒陈开宁全会标
关键词:垂体前叶功能减退
溴隐亭联合神内镜下经蝶窦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溴隐亭联合神内镜下经蝶窦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拟行神内镜下经蝶窦切除术治疗的垂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术前是否使用溴隐亭分为溴隐亭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术前不使用溴隐亭;溴隐亭组术前3 d服用溴隐亭,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应激指标[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R)及血管紧张素Ⅱ(ATⅡ)水平]、性激素[生长激素(GH)、催乳素(PRL)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及生活质量[健康检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溴隐亭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92%vs.83.67%,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E、NE、R、ATⅡ水平均升高(P<0.05),但溴隐亭组低于对照组(P<0.05);GH、PRL、TSH水平降低(P<0.05),且溴隐亭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及3个月,两组患者SF-36评分均升高(P<0.05),且溴隐亭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溴隐亭联合神内镜下经蝶窦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性激素水平,稳定患者术后的应激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火旭其胥敏王宏盛高广忠
关键词:溴隐亭神经内镜垂体瘤性激素
大型垂体腺瘤经蝶窦切除术中脑脊液漏的防治
2013年
目的探讨大垂体腺瘤及巨大垂体腺瘤经蝶窦切除术中脑脊液漏的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2013年2月间23例大型垂体腺瘤经蝶窦切除术中并发脑脊液漏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3例中损伤鞍隔颅底附着点11例,鞍隔皱褶破裂5例;蛛网膜破裂者4例;鞍底硬膜切口过高3例;均予鞍底修补重建,术后6例出现脑脊液鼻漏,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12~17 d后治愈,无二次鞍底修补者。出院随访5~18个月,无脑膜炎、脑脓肿等并发症出现。结论经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大型垂体腺瘤应术前充分评估脑脊液漏发生可能,术中仔细操作,及时发现脑脊液漏并修补,对出现术后脑脊液鼻漏者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必要时二次手术治疗。
张云鹤马云富董辉宋君谌静
关键词:垂体腺瘤蝶窦脑脊液漏
右侧单鼻孔鼻中隔中段入路在导航和内镜辅助下经蝶窦切除垂体腺瘤被引量:2
2012年
垂体腺瘤是常见的颅内肿瘤,具体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切除和放射治疗,而手术切除肿瘤是根治垂体肿瘤的主要方法。随着显微技术的发展,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是治疗垂体腺瘤的首选方法,而且已成为行垂体瘤切除术的主要途径^[1]。我院自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采用右侧单鼻孔.鼻中隔中段入路及在导航和内镜辅助下经蝶窦切除垂体腺瘤52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袁志诚李巧玉陆培松湛利平
关键词:垂体腺瘤经蝶窦切除内镜辅助鼻中隔单鼻孔导航
鼻内窥镜联合显微镜单鼻孔经蝶窦切除垂体腺瘤的体会
2012年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联合显微镜单鼻孔经蝶窦切除垂体腺瘤的效果。方法对62例垂体腺瘤患者均采取鼻内窥镜联合显微镜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切除术式。结果全切45例,次全切15例,部分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发生。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鼻内窥镜联合显微镜单鼻孔经蝶窦切除垂体腺瘤路径短,可优势互补,创伤小,切除较彻底,效果较理想。
王宝莲李国建
关键词:鼻内窥镜显微镜切除垂体腺瘤
经蝶窦切除垂体瘤术后并发症的处理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垂体瘤蝶入路术后常见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对30例蝶入路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表现,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处理等做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出现暂时性尿崩3例,术后脑脊液漏2例,术后垂体前叶功能不足1例,术后肿瘤残留3例。结论:术中操作应轻柔,避免损伤垂体后叶和鞍膈,术后内分泌激素水平监测是必须的。
汪文兵
关键词:垂体瘤经蝶入路并发症
内镜下经蝶窦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技巧
<正>同国内多数神外科中心一样,鼓楼医院神外科手术治疗垂体腺瘤也历了显微镜下单鼻孔蝶入路和神内镜下手术入路的变迁;目前这两种手术方式并存,本文不探讨二者的利弊或争个高下。因视野不同,且去除了扩鼻器的限制,内镜下...
刘志坚梁维邦蒋健傅震
文献传递
内镜下经蝶窦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技巧被引量:3
2010年
过近20年的发展,内镜神外科(endoscopic neurosurgery,EN)技术应用于垂体腺瘤切除术已渐为成熟。2008年4月至2009年11月,我院连续完成内镜下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手术36例,本文总结工作中的手术验及操作要点。
刘志坚梁维邦高下蒋健傅震
关键词:垂体腺瘤切除术手术技巧神经内镜经蝶窦切除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经验
经蝶窦切除垂体瘤致颈内动脉损伤二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09年
颈内动脉损伤是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致命性并发症,发生率为0.19%~1.8%。从2002年7月至2007年7月间,我科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近千例,其中2例损伤颈内动脉发生大出血,现结合文献分析原因,进而探讨其预防措施及治疗策略。
王军王运杰欧绍武李振李心国夏俊哲景治涛杨明飞
关键词:颈内动脉损伤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文献复习垂体瘤切除术
经蝶窦切除垂体瘤术后分析
2009年
目的了解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3年1月28日至2007年3月30日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外科由袁贤瑞教授主持手术,确诊为垂体腺瘤经蝶窦显微外科治疗的118例垂体腺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67例,女性51例。最大年龄74岁,最小年龄18岁。病程7d~21年。记录了临床症状、体征、血清激素测定水平,影像学检查、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处理,以判断手术疗效及术后放疗效果。结果118个病例术后无死亡,且均无严重并发症。118个病例中术后症状明显改善者93例(78.8%),术后症状无明显改变者25例(21.2%);术后视力视野明显改善者76/92例(82.6%),无变化者39例。恶化者2/92例(2.2%),本组微腺瘤21例,大腺瘤65例,巨大腺瘤33例。总全切除率为71/118(60.2%),其中,微腺瘤切除率为20/21(95.2%),大腺瘤切除率为38/65(58.5%),巨大腺瘤切除率为13/33(39.4%)。血清PRL治愈率为39/68(57.4%);血清GH治愈率为11/23(47.8%)。次全切和大部切除患者共36例,2年内共有2例复发。
王吉圣袁贤瑞
关键词:垂体腺瘤经蝶手术泌乳素

相关作者

宋书欣
作品数:59被引量:192H指数:8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脑缺血 缺血预处理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PIPELINE 颅内宽颈动脉瘤
陆婷
作品数:10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研究主题:微血管减压术 垂体腺瘤 护理 经蝶窦切除 围手术期护理
陈炜毅
作品数:30被引量:91H指数:5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高血压脑出血 重型颅脑损伤 预后 颅内出血 穿刺抽液术
周巍
作品数:36被引量:90H指数:6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垂体腺瘤 垂体瘤 入路切除 手术治疗 神经内镜
毛国华
作品数:65被引量:128H指数:6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颅内动脉瘤 PIPELINE 垂体腺瘤 显微外科治疗 显微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