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08篇“ 经济理性“的相关文章
- 超越经济理性:高兹生态社会主义重建之路
- 2025年
- 在高兹看来,资本主义最为严重的后果是产生了“双面社会”,罪魁祸首是经济理性的肆意扩张。超越资本主义的唯一可能是将经济理性置于生态-社会理性之下,通过重新界定“劳动”概念、确立社会主义变革的主体、削减工时等策略和政策,重建生态社会主义。高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我们深入理解资本主义、把握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提供了相应的思考空间,但由于没有深入到对资产阶级所有制和资本逻辑的批判层面上,因而其“将经济理性置于生态-社会理性之下”的主张在某种意义只是用“词句”来反对“词句”而已,他的生态社会主义重建方案也因此具有很大成分的空想性质。
- 李红松
- 关键词:经济理性生态社会主义
- 经济理性、惠台政策与台胞登陆意愿研究
- 2025年
- 两岸人员往来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特征。台胞到内地(“登陆”)发展是一种特殊人口流动现象,影响台胞到内地发展的因素值得关注。在人口学变量、经济利益等影响因素外,有必要引入移民政治理论分析内地惠台政策、政党认同对台胞登陆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年龄、阶层对台胞登陆意愿产生显著影响,30岁及以下青年群体比31—50岁的中年群体登陆意愿更强,主观阶层认同为中层的台胞比中下层更愿意登陆;认为两岸关系发展给自己带来正向影响,对惠台政策越了解,认为惠台政策是善意的台胞越有可能登陆。这表明,经济理性和惠台政策效应是影响台胞到内地发展意愿的双重逻辑,内地惠台政策的包容性和发展性是促成台胞登陆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移民政治理论对两岸人口流动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 肖日葵柳小琴
- 关键词:经济理性
- 中国式生态现代化的理性选择——从“经济理性”“生态理性”到“生态经济理性”被引量:1
- 2024年
- 西方生态现代化,表面上提倡解放“生态”、复归“生态理性”,实际上依然遵循着资本逻辑的主导和驱动,延续着西方现代化的“经济理性”,追求“越多越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应对现代性生态危机。生态马克思主义学派虽然在深入揭示和批判西方“经济理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理性”,追求“更少但更好”,但“更少”与“更好”呈现出鲜明的“生态乌托邦”色彩,不可能真正保护生态环境。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本样态的中国式生态现代化,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逻辑主导和驱动的生态现代化,以“更高更优”取代“越多越好”,实现了对西方生态现代化“经济理性”的内在超越;以“更高更优更美”取代“更少但更好”,实现了对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理性”的彻底扬弃,在“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相融通中形成了中国式生态现代化的“生态经济理性”。
- 李彦龙王磊
- 关键词:经济理性生态理性
- 生态理性对经济理性的救赎:安德烈·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内涵及当代启示
- 2024年
-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理论,也加深了人们对于资本主义反生态本质的认识,安德烈·高兹作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对资本主义经济理性进行全面论述,指出经济理性对于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种种危害,并提出了“生态重建”的理论构想。这些思想和观点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学理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同样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 张瑜张胜旺
- 关键词:经济理性生态理性
- 再论韦伯的经济理性批判:基于“理想类型”法
- 2024年
- 与一种流行误解相反,韦伯眼中的资本主义并非一座只重复而无发展的“铁笼”,相反他认为资本主义的自我矛盾性使其前途莫测、值得期待。韦伯通过对资本主义的基本逻辑——经济理性的批判进入对资本主义矛盾性的理解,他认为,经济理性的抽象性使其不能免于向本能欲望、技术理性转化,但它本质上并不是后者,相反它的主导逻辑是与后者对立的、对于目的的自主选择,即目的理性。韦伯对经济理性的批判旨在为经济理性及其寓于的资本主义社会探寻一条克服抽象性局限的出路。由于经济理性的抽象性,对它的认识过程不能依赖直接的实证方法,须采取间接、建构性的“理想类型”法。
- 王晓旭
- 关键词:经济理性
- 安德烈·高兹经济理性批判与生态理性构建
- 2024年
- 作为法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安德烈·高兹认为在“后工业社会”的背景下,受经济理性支配的资本家执着于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财富,这种对利益的盲目追逐,最终造成了越来越多的生态问题,这也是导致资本主义社会中其他所有问题的根本原因。据此,高兹从生态学的视角出发,以“超越经济理性,实现生态理性”为核心,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分工、消费异化和科学技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批判,并在此基础上从劳动解放、坚持“少而好”的价值观念以及采用分散型的软技术入手,构建了以生态理性为基本原则的未来社会主义制度。高兹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与发展,但却夸大了生态危机的历史作用,体现出明显的技术决定论倾向,是不切实际的乌托邦幻想。
- 张博文
- 关键词:高兹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理性生态理性
- 高兹对经济理性批判的三维透视
- 2024年
- 高兹对经济理性的批判中隐藏着“历史—现实—理想”的总体性维度。高兹以经济理性思想为核心,批判了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无法解决生态问题且导致人的异化加剧,当代资本主义导致劳动异化、科学技术异化、消费异化,由此设想以生态理性为取代经济理性的生态社会主义。在此基础上,高兹对如何超越“经济理性”的藩篱进行了系统阐释,这一演绎路径蕴含了高兹经济理性思想的历史维度、现实维度、理想维度。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对高兹经济理性批判的三维透视,有利于进一步厘清其政治生态学思想的总体理论框架。
- 李娟王谷琳
- 关键词:高兹经济理性生态理性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 “经济理性”抑或“经世情怀”——人文语义学视域下五四文白之争的“经济”观念被引量:1
- 2024年
- 自古至今,“经济”观念在文学创作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五四”时期正值中国文学古今转型之际,新青年派与学衡派围绕文白之争中的“经济”问题交锋,此中不但牵涉文言、白话孰优孰劣的学理论证问题,也反映了“经济”一词从“经世情怀”到“经济理性”的古今语义变迁。学衡派与新青年派的“经济”之争表面上围绕“经济理性”展开,但背后却隐藏着各自经世观的对抗。新青年派以“文学上的德谟克拉西”的理念推进文学革命,以打造突破文化等级的语言秩序;学衡派以“斯文在兹”的责任担当坚持“雅正”的文言书写,以守护中国人文传统的“价值”和“秩序”。他们的语言文学规划背后都有着按照一定道德价值规则建构社会秩序、惠及天下万民的“经世济民”情怀。
- 褚金勇
- 关键词:经济理性
- 批判与建构:高兹的经济理性批判
- 2024年
- 安德烈·高兹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经济理性批判理论对建设生态社会有着重要作用。高兹的经济理性批判理论深刻阐述了处于经济理性支配下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面临的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提出破除经济理性、建立生态理性的主张和“更少但是更好”的理念,并认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最佳路径就是建立生态社会主义制度。
- 徐嘉晨李国锋
- 关键词:生态社会主义
- 知识产权法中公共领域的经济理性与制度反思——基于悲剧(喜剧)理论的比较分析被引量:2
- 2024年
- 系统梳理悲剧(喜剧)理论可以发现:由于存在多元创新动机与非排他性激励机制,排他权利的创新激励作用有被过分夸大之嫌,公共领域之于创新的经济理性——降低交易成本、鼓励动态交互与促进正外部性外化,未能得到充分重视。科学的知识财产观念与制度应当重视公共领域的作用,充分利用非排他性激励机制与从宽设置知识产权豁免机制。
- 刁佳星
- 关键词:公共领域知识产权
相关作者
- 张薇薇

- 作品数:19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 研究主题:经济理性 道统 城市法 共和制 宪制
- 陈孝兵

- 作品数:129被引量:269H指数:8
- 供职机构: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经济学 企业 经济人假设 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
- 金碚

- 作品数:437被引量:8,440H指数:42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 研究主题:国有企业 经济全球化 工业化 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
- 吴宁

- 作品数:250被引量:928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 列斐伏尔 高兹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非理性
- 钟祥财

- 作品数:137被引量:263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 研究主题:经济思想 市场经济 方法论 农业思想 穆藕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