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454篇“ 经济均衡增长“的相关文章
- 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增长,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基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视角被引量:13
- 2021年
- 中共中央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新时代应对国内外各种挑战与风险、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大战略部署。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要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增长,形成强大而富有韧劲的全国性空间经济地理结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仅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支撑,也是构建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涵。基于“马阵跨阱”“板链拉动”等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经济均衡增长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两个必要条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仅需要促进双城经济圈内部的均衡增长,进而带动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实现超越式发展,还需要与全国其他区域经济板块,特别是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构成强大的空间经济地理架构,为全国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 姚树洁刘嶺
- 关键词:内生增长
- 中国地区间经济均衡增长路径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新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本文基于2018年31个省份的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中的二次指派程序(QAP)法实证考察了各因素对中国及其东、中、西和东北部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通过调整影响因素的规模和结构,模拟了地区间经济均衡增长路径,结果发现扩大地方财政支出差距,缩小区域间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对外贸易和金融发展差距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除此之外,同时降低所有影响因素在东部与西部的差距是实现地区间经济均衡发展的最优路径,同时缩减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区域差异也能够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 周玲李宝瑜
- 关键词:经济均衡增长
- 人力资本外溢性、技术进步及其对经济均衡增长的影响被引量:8
- 2019年
- 采用罗默的思路,将经济体系分为研发部门、中间产品部门和最终产品部门,通过研发部门中人力资本的外溢性来解释经济的持续增长。在研究的过程中,将基础科学研究、应用科学研究以及试验发展研究都纳入了经济增长分析框架。通过比较静态分析来研究人力资本影响技术进步的方式,推导出三部门实现利润最大化条件,分析由人力资本外溢性导致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均衡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外溢性可以解释内生的技术进步;基础科学研究人力资本比应用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人力资本具有更大的外溢性;基础科学研究人力资本对人均收入增长的影响更大。
- 李正彪薛勇军
- 关键词:人力资本外溢性经济增长比较静态分析
- 税收收入和财政支出结构对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税收收入与财政支出结构对区域均衡增长,发挥着一定的作用。该文实证检验了2000—2014年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税收收入与财政支出结构对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的作用,发现税制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安排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区域经济均衡增长,建议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并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以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增长。
- 甘家武杜一峰
- 关键词:税收收入结构财政支出结构区域经济
- 基于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的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 2016年
- 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的差异是造成我国区域经济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公共产品的特点,以及公共产品如何实现对经济的影响;用数据的形式比较了我国三大地区公共产品供给在规模、结构、投资主体上的差异,并得出相关结论。
- 潘澍之
- 关键词:区域经济公共产品
- 中国财政分权、集权的权衡与区域经济均衡增长
- 参考已有文献对财政分权的衡量指标,也观察到中国省级区域财力的显著差异和经济增长的巨大差距并存,本文从多层次、多视角探讨了中国的财政分权、集权的权衡与区域经济均衡增长之间的联系。 中国不仅地区经济差距巨大,以人均GDP衡...
- 孙勇
- 关键词:财政体制区域经济
- 企业收入分配的宏观经济效应与经济均衡增长——基于经济理论历史脉络视角被引量:1
- 2012年
- 本文从经济理论的历史脉络视角分析了企业收入分配的宏观经济效应,依此探讨了美国次贷危机、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和人民币升值等宏观经济问题的根本原因和政策建议。自发状态下,企业收入分配比例总是偏低,它决定了生产过剩是经济的常态;过度刺激出口和金融创新能缓解生产过剩的矛盾,促进经济的增长,但从长期来看,它们也会加剧供需矛盾并对经济造成更大的破坏或者引发其他宏观经济问题;只有继续主动调节企业的收入分配,才能摆脱生产过剩的困境,实现经济均衡增长。
- 李浩吕德宏周晶
- 关键词:企业收入分配宏观经济效应经济均衡增长
- 公共产品供给视角的中国区域经济均衡增长机制研究
- 本文以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实质是生产要素产出效率的区域差异为基础,研究公共产品供给对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的影响,提出财政制度改进的思路和方法。研究过程中通过区域总产出模型进行理论分析,运用我国地级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直...
- 巨凡
- 关键词:公共产品供给内生性
- 中国经济均衡增长面临内外压力
- 2009年
- 前不久,在G20峰会召开前夕,美国提出了一个《可持续和均衡增长框架》。根据美国的说法,这个构架意在实现全球经济的复苏和持续增长。如果这个构架得以实现,那么意味着美国要增加储蓄并减少预算赤字,中国要减低对出口的依赖,欧洲要进行结构性改革来提升企业投资。不过因为各国意见的不同,这项提议并没有成为此次G20峰会的主要议程。
- 关咏年
- 关键词:经济均衡增长结构性改革全球经济预算赤字
- 东亚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进步与经济均衡增长被引量:2
- 2008年
- 本文利用结构关联方法,实证分析1985-2004年东亚吸引外资是否会带来技术进步,并以此推动经济均衡增长。东亚经济均衡增长经历了三次路径转移,技术进步决定经济均衡增长路径的动态调整,但技术进步的作用具有时滞性。东亚需要增强吸收和转换技术的能力。
- 刘志雄
-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进步经济均衡增长
相关作者
- 刘伟

- 作品数:364被引量:1,148H指数:17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烟曲霉 抗真菌药物 曲霉 耐药 经济增长
- 孙力军

- 作品数:52被引量:337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 研究主题:货币政策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通货膨胀 VAR模型
- 朱洪

- 作品数:6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
- 研究主题:货币政策 非均衡 金融信用 经济均衡增长 通胀预期
- 冯邦彦

- 作品数:173被引量:964H指数:14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
- 研究主题:国际金融中心 CEPA 香港经济 珠江三角洲 金融中心
- 陈桢

- 作品数:10被引量:197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就业效应 经济增长 技术进步 就业弹性 经济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