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7篇“ 经济事实“的相关文章
- 何谓经济事实——兼论马克思对“事实”和“价值”二分法的超越被引量:1
- 2021年
- 事实和价值的关系是福利经济学的重要方法论之一。从思想史看,经济学剔除价值判断,引起经济学学科性质的变化,有其固有的理论逻辑和哲学根源。"二分法"既是福利经济学步入现代阶段的重要里程碑,又是割裂事实与价值内在联系,使福利经济学陷入徘徊困境的重要根源。马克思以"经济事实"为转换起点,以"历史原则"为超越支点,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事实"与"价值"之间的"缠绕"关系,实现历史唯物主义资本批判对"事实"和"价值"的超越,同时也启示福利经济学重新引入价值维度的意义在于:面对资本逻辑中的效率、平等、自由等重要议题,剔除价值维度将弱化理论指导实践的可靠性,认同"属人的"经济事实,可以为社会政策提供更合理的分析框架。
- 张九红李先悦
- 关键词:经济事实
- 别误读中国经济 事实和数据给你答案!
- 本书作者罗思义为英国经济学者,他从经济学的角度,侧重于评价十八大后的中国政治经济出现的新现象及一些重要的话题,例如中国经济新常态,中国经济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发展理念,如何跨中等收入陷阱,党中央的治国理政新理念...
- (英)罗思义(John
- 环境污染与城乡收入差距:作用机制与基于中国经济事实的检验被引量:33
- 2017年
- 环境污染是与居民健康水平紧密相关的,并且会导致处于不同收入阶层的居民的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呈现出异质性特征,从而影响居民收入差距。本文通过构建跨期经济模型研究环境污染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污染导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出现相同比例的健康损害,这种损害会拉大城乡居民绝对收入差距;处于低收入阶层的农村居民应对环境污染带来的健康损害会进行相对较少的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因而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差异会逐渐拉大,所以城乡收入的相对差距也会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而扩大。基于理论研究结果,运用中国2002—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1)环境污染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显著为正,并且基于人均二氧化硫排放量和人均废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的计量检验结果是一致的,这表明研究结论是稳健的;(2)运用门槛面板模型的计量结果表明当滞后一期的城乡收入差距增加到临界点之后,环境污染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正效应会明显增强,表明环境污染对处于不同收入阶层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有显著的影响,环境污染进一步拉大城乡居民的相对收入差距;(3)本文的研究结果证明了在教育、政府行为、城镇化等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核心因素之外,环境污染也是影响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显著性因素,并且其影响会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期初收入差距的拉大而变得更加严重,因此在治理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过程中,相关政策应该平衡环境污染成本在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的分配。
- 盛鹏飞
- 关键词:环境污染城乡收入差距健康人力资本
- 何谓“经济事实”——兼论《资本论》的“科学性”被引量:2
- 2017年
- 《资本论》不是一般唯理论和经验论意义上的科学著作,它的"科学性"建立在科学观念革命的基础上。《资本论》的科学基础不再是古典经济学"物"的事实,而是前进到了"人"的事实。以"经济事实"的转换为起点,《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体系形式都发生了根本变革。只有认识到马克思的科学观念的变革,我们才能够进一步讨论《资本论》的科学性与哲学性、科学性与人文性、科学性与阶级性等一系列问题。
- 路红芳
- 关键词:资本论经济事实
- 市民社会中“经济事实”的还原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经验性方法的考察
- 2016年
- 马克思认为,市民社会既表现了人与政治共同体的对立,同时也表现了人与人的利己本质的对立。因此,市民社会是一切秘密的发源地,所谓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无非就是对市民社会中家庭与政治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本质上,政治经济学是为市民社会学——市民社会学即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费尔巴哈在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研究中出现决非偶然。一方面,费尔巴哈哲学宣告了思辨哲学的逻辑学的研究前提是错误的——思辨哲学是从思辨的观念的无限性而非从现存事物的感性的有限性出发。另一方面,费尔巴哈哲学还宣告了唯心哲学的逻辑学的思维路径是错误的——感性的经验世界、经验世界的感性决不是思辨的抽象的现实化,决不是观念的容器。
- 高惠芳
- 关键词:费尔巴哈
- 累积过程、经济周期与中国经济事实
- 2011年
- 本文以瑞典学派宏观经济动态理论为基础,详述了魏克塞尔的累积过程理论,并简要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波动的相关事实,特别用累积过程理论解释了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通缩现象,并对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政府刺激政策进行了论述。针对中国经济的转轨特征,以利率市场化为主线,说明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特点,并简要论述了银行信贷是造成中国经济周期的重要因素。最后说明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以累积过程理论为基础,货币政策采取利率随价格水平同向调整的操作机制,可以平滑经济波动,可以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一个稳定的价格环境,从而促进宏观经济增长的平稳化。
- 李永军
- 关键词:自然利率货币利率利率市场化经济周期
-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从“经济事实”的角度进行理解
- 2004年
- 经济事实是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特征的依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需考虑的主要经济事实有 :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发展生产力和强国富民 ;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把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社会公平与市场效率相结合 ;以市场为基础 ,国家宏观调控为主导 ;
- 刘军
- 关键词:经济事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剥削:一个基本的客观经济事实
- 2002年
- 在中国的当代 ,否定资本主义私营企业中存在剥削的理论不符合客观经济事实。但是 ,劳资双方原有的对剥削的理性认识及其意识形态观念应该改变。剥削具有客观经济必然性 ,不可能消灭 。
- 徐小洪
- 关键词:私有经济剥削
- 马克思关于剥削的理论与当代新的经济事实被引量:2
- 2002年
-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剥削实质的理论,已不能全面解释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凸显的今天所发生的一些现象。中国改革实践的发展,成功造就了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他们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还是剥削者,已成为消除思想混乱、明辨前进方向而必须回答的问题,它客观上要求从基础理论层面说明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一致性。显然,经典作家原创的剩余价值理论不能对之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应根据当代市场经济的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对剥削现象作出新的判断。
- 余金成
- 关键词:剥削剩余价值理论私有制生产资源公有制
- 实质课税原则在税务领域的适用研究被引量:7
- 2023年
- 作为一项重要的税法解释原则,实质课税原则一直对税收立法活动和税收实践发挥着一定的指引作用。本文从实质课税原则的概念和适用领域出发,阐述了其与税收法定原则的互补关系。同时,根据当前适用实质课税原则制定的相关税收规则,总结出实质课税原则适用于税务领域的三种场景,并分析实质课税原则在三种应用场景中面临的不同问题,探究如何将实质课税原则应用于税收立法,以期增强税法的稳定性、确定性、可操作性,进一步防范税务执法风险和提高纳税遵从度。
- 高金平钱蓓蓓
- 关键词:实质课税原则税收法定原则经济事实经济效果
相关作者
- 杨枫

- 作品数:1被引量:11H指数:1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经济事实 经济伦理学 伦理学视角 转基因农产品 生物技术
- 保罗·克鲁格曼

- 作品数:25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普林斯顿大学
- 研究主题:工资 政治 赤字 财经新闻 欧元区
- 孙玲

-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烟台职业学院
- 研究主题:高职院校课程 高职院校 高职教师 新闻文体 课程
- 陈瑞琳

- 作品数:6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
- 研究主题:超音段音位 语音 英语语音教学 英汉语音对比 音段音位
- 周露平

- 作品数:33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 研究主题:资本逻辑 异化劳动 资本 唯物史观 雇佣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