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65篇“ 经典文本“的相关文章
引导高中生品读经典文本的策略
2024年
高中生阅读经典有助于训练思维,启迪智慧,陶冶情操。高中生阅读经典文本,能够帮助其更好地积累文化底蕴实现更好的自我提升。
任许瑶
关键词:高中语文经典文本
经典文本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研究
2024年
文章首先阐述了经典文本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然后从原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提出了经典文本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的基本策略,最后分析了经典文本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的成效。
颜雄谢沙
关键词:经典文本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高中语文经典文本解读中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策略研究
2024年
本文重点介绍高中语文教学中经典课文的解读方法,以及文学素养的训练策略等方面的内容。对学生而言,深入理解文学作品,促进文学素养的提高,以及经典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文章首先阐述了语文教学中经典文本解读的核心地位,然后介绍了几种行之有效的解读方法,如细读文本、背景分析和形象分析。以下是本文对这一研究的具体内容。
张漫俏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文本——《社会主义讨论集》
2024年
《社会主义讨论集》(简称《讨论集》)是1922年由陈独秀主编、广州新青年社出版、国内第一部介绍五四时期社会主义论战的史料集。通过搜集《讨论集》的研究现状发现,对该书有系统研究的文章尚属少量,有笼统介绍其背景、内容与意义的,详细梳理其思想资源、内在逻辑的,聚焦大讨论对确立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的。因此,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对《讨论集》的背景和内容进行多角度的梳理,挖掘其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张莉袁雪
关键词:经典文本马克思主义
释义与建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革命”话语的新时代意蕴
2024年
“革命”话语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的重要内容,现在却饱受误解与争论。“革命”话语语义内涵产生于一定的时代条件和历史运动过程中,随着时代环境变化而发生嬗变,从而表现出不同话语样态和内容。立足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文本,把握现实解蔽“革命”话语,从狭隘性、广义性、实践性三个维度廓清“革命”话语的科学内涵和新时代意蕴。“革命”话语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语境下不断升华,新时代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样态出场,既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密码”所在。
马闯
关键词:经典文本革命话语时代意蕴
经典文本以上海话“焕新”评上海话版舞台剧《长恨歌》
2024年
根据著名作家王安忆小说《长恨歌》改编的同名话剧作品于2023年年末以上海话版的全新创作“焕新”登场,让观众感受到历经20年的演出沉淀与几代创作团队的诠释演绎后,这部经典之作仍澎湃着极强的舞台生命力。我想这也是上话这家国有院团对这一“海派”经典保留剧目的一次当代性“激活”。
陈超
关键词:《长恨歌》经典文本舞台剧
小学语文经典文本重读的教学价值
2024年
小学语文经典文本重读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重读经典文本能够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其更好地掌握语言运用技巧;能使学生感受经典的魅力,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能够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卢建学
关键词:经典重读语言应用
经典文本的历史继承、发展和时代局限
2024年
情境和活动的基础就是对经典文本的解读和深刻理解。对经典文本的解读,要站在当代的高度,对之作艰巨的具体分析,不是作静止的分析,而是作历史的动态分析,在经典水准从低到高的比较中分析。只有这样,学习任务群的实施才有可靠的出发点。本文试以孟子的《鱼我所欲也》为例,通过与《论语》联系、比较,分析其历史继承、发展和时代局限。
孙绍振
关键词:《鱼我所欲也》思维方式历史发展
经典文本影视改编“忠诚度”探讨:以《简·爱》为例
2024年
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如何“忠实”于原著是一个由来已久的争论性话题,至今也并无一个准确的说法,但影视改编应该忠实于文本的“精神”被普遍认同。由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简·爱》自出版以来多次被不同的导演改编,但对于同一部经典作品的不同改编影视版本各有其特点,在不同程度上呼应、延续经典文本中的相关内容。本文选择了两个翻拍版本即1996年佛朗哥·泽菲雷里导演的改编版本和2011年凯瑞·福永导演的改编版本做出具体分析,分别就其中的情节与主题、人物形象、氛围这三个部分与原著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两部影视作品,阐明影视改编版本的侧重点与独特之处,探讨以《简·爱》为代表的影视改编作品对于文本“精神”忠实性的问题。
何莹
关键词:影视改编《简·爱》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的传统文化观探微——基于三个经典文本的考察
2024年
互文性地考察《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论新阶段》《新民主主义论》三个文本,可以看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有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演进过程,在这一历史演进过程中他对于唯物史观的应用逐渐趋于成熟。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运用唯物史观对农民文化问题的分析是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分析文化问题的初步尝试;在《论新阶段》的报告中提出的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则表明他的传统文化观趋于成熟;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毛泽东对文化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论述,这些论述表明他的传统文化观达到了全新的理论自觉高度。
李文
关键词:毛泽东新民主主义传统文化观历史演进

相关作者

李忠军
作品数:64被引量:721H指数:14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马克思恩格斯 经典文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卢江
作品数:76被引量:233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
研究主题:《资本论》 广义政治经济学 唯物史观 经典文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杨乃乔
作品数:98被引量:269H指数:8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研究主题:比较诗学 儒家诗学 比较视域 经学 比较文学
王岱
作品数:30被引量:54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市第八十中学
研究主题:课堂实录 阅读教学 经典文本 高中语文教材 语文
朱永刚
作品数:23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党校
研究主题:经典文本 历史逻辑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从严治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