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40篇“ 细菌性腹泻“的相关文章
肉鸡细菌性腹泻综合防治措施
2025年
在肉鸡养殖过程中,细菌性腹泻是对其生长能影响较为严重的一类疾病。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魏氏梭菌等,感染这些病原不仅导致病鸡腹泻,还会引起病鸡的生长发育迟缓,消瘦甚至死亡,给肉鸡养殖场造成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对肉鸡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发病症状、防治措施进行归纳和总结,以供参考。
陆一铭
关键词:肉鸡细菌性腹泻
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价值分析
2025年
探究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价值。方法 研究时间起于2023年09月,止于2024年11月,参考对象具体构成为:我院确诊的100例儿童细菌性腹泻患者,开展病原微生物检验和药敏试验,分析检验结果,为临床提供抗菌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结果 100例儿童细菌性腹泻患者中检验出89株菌株,志贺菌占比最高44.94%,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占比22.47%。菌株耐药分析,气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耐药最高为45.45%,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耐药最高为65.00%,志贺菌对头孢哌酮耐药最高为70.00%,弧菌属对氨苄西林耐药最高为75.00%,其他菌属对阿莫西林耐药最高为66.67%。结论 导致儿童出现细菌性腹泻的病原菌,对于常规治疗药物均具有较高耐药,需要选择针对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更好控制细菌性腹泻
张小英
关键词:细菌性腹泻病原菌耐药性
一种用于防治宠物细菌性腹泻的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功能微生物筛选与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治宠物细菌性腹泻的枯草芽孢杆菌(<I>Bacillus subtilis</I>)及其应用。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保藏号为CCTCC NO:M20231592,具有较...
孙文丽凌红丽周英俊陈琳王宝琛
病原微生物检测在儿童细菌性腹泻中的诊断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病原微生物检测在儿童细菌性腹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8月于吉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细菌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进行病原微生物检验。记录患儿病原微生物分布情况,统计不同菌种对不同抗菌药的耐药,并根据患儿的不同年龄记录病原微生物的检出情况。结果60例患儿中共检出病原微生物52株,其中沙门菌占比57.69%(30/52),高于大肠埃希菌、弧菌属及其他菌属(P<0.05);此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各类病原微生物对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相比之下大肠埃希菌对复方磺胺耐药、沙门菌对氨苄西林耐药、弧菌属对头孢唑啉耐药、其他菌属中的头孢唑啉耐药要高于其他抗菌药物;另外,2~6岁患儿病原菌检出率为91.43%,高于<2岁患儿的80.00%(P<0.05);夏秋季节病原菌检出率高于春冬季病原菌检出率(P<0.05)。结论对于儿童细菌性腹泻的诊断,临床应用病原微生物检验的效果理想,可有效检测出导致患儿细菌性腹泻的病原菌,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实现临床对症给药治疗。
肖春萍
关键词:病原微生物细菌性腹泻药敏试验
2012—2023年北京市丰台区细菌性腹泻监测结果分析
2025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丰台区细菌性腹泻细菌病原谱及其流行特征,为丰台区细菌性腹泻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2023年北京市丰台区哨点医院肠道门诊腹泻病例粪便标本,采用传统分离培养法结合生化鉴定和质谱鉴定沙门菌、副溶血弧菌、弯曲菌等病原菌,采用PCR法进行致泻大肠埃希菌致病型及副溶血弧菌毒力基因鉴定,采用玻片凝集法进行血清分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2012—2023年丰台区腹泻病例病原菌检出率为24.48%,致泻大肠埃希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DEC)检出最多(10.84%),其次为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8.93%、沙门菌6.71%和弯曲菌4.27%。DEC和VP主要分布在青中年年龄段,弯曲菌检出率男高于女(χ^(2)=5.220,P=0.022)。病原菌呈夏季高峰,8月(42.75%)检出率最高。2012—2023年病原菌检出率变化明显,VP、DEC、弯曲菌依次位居首位,VP呈下降趋势、DEC呈上升趋势。DEC以ETEC为主,ETEC先升后降、EAEC呈上升趋势。沙门菌血清分布较分散,肠炎沙门菌血清型最多,检出率在4%上下波动。VP以O3K6血清型为主,检出率呈下降趋势。空肠弯曲菌检出率高于结肠弯曲菌。混合感染呈夏季高峰,7月检出率最高,无别、无年龄差异,5岁以下儿童未见混合感染。结论2012—2023年北京市丰台区腹泻病例病原菌以DEC为主,其次为VP、沙门菌和弯曲菌。病原谱排位变化明显,各病原菌有夏季流行特征,存在别及年龄分布差异,可对本区细菌性腹泻传染病进行针对的防控。
张志敏王兆娥封会茹余红侯宛祺常利杰
关键词:细菌性腹泻病原谱
一种治疗细菌性腹泻的中药复方合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细菌性腹泻的中药复方合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中药复方合剂以黄连、黄柏、黄芩、苍术、炒黄芪、炙甘草、神曲为原料药材经粉碎、浸提、浓缩等步骤制成。本发明的中药复方合剂对细菌性腹...
王金泉王璐瑶姚刚苏战强赵红琼李娜孙亚伟戴宗茂石蕊贾盛
一种具有抑制细菌性腹泻致病菌的后生元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后生元发酵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具有抑制细菌性腹泻致病菌的后生元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副干酪乳杆菌Postbio‑P8和发酵粘液乳杆菌Postbio‑Q8菌种分别活化培养,然后分阶段将活...
彭传涛郭爱欣刘于倩王铭吕吉丰李兆杰
鸡源细菌性腹泻病原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2025年
为建立一种可同时检测大肠杆菌O1、O2、O78和肠炎、鼠伤寒及鸡白痢沙门菌的多重PCR方法,本研究分别针对大肠杆菌O1 wxz、O2 wxz、O78 wxz基因、肠炎沙门菌prot6E基因、鼠伤寒沙门菌STM4495基因、鸡白痢沙门菌ipaJ基因设计引物,以上述6种菌DNA的等体积混合物作为模板,分别对6对引物的退火温度、浓度进行优化,初步建立了检测上述细菌的多重PCR检测方法。优化结果显示,多重PCR方法中大肠杆菌O2和O78血清型及肠炎沙门菌的最适引物浓度均为0.1μmol/L;鸡白痢沙门菌、大肠杆菌O1血清型最适引物浓度均为0.2μmol/L;鼠伤寒沙门菌最适引物浓度为0.4μmol/L,最适退火温度为58℃。提取肠炎、鼠伤寒及鸡白痢沙门菌标准株及大肠杆菌O1、O2、O78型标准菌株,链球菌、多杀巴氏杆菌的DNA作为模板,采用建立的多重PCR检测,评估该方法的特异。将上述6种血清型标准菌株的DNA等体积混合,10倍倍比稀释后分别作为模板,采用本研究建立的多重PCR方法扩增,以评估该多重PCR方法的敏感。结果显示,该方法除两种菌各3种血清型标准菌株为阳外,其余菌株均为阴;且该方法对上述两种菌各血清型标准菌株DNA等体积混合物的检测限为1.9×10~2拷贝/μL。利用该方法和玻片凝集法分别检测河北(共40份)及四川地区(共7份)鸡源腹泻大肠杆菌和沙门菌的流行现状。结果显示,河北地区大肠杆菌O2及O78血清型的检出率分别为25%(10/40)与20%(8/40);大肠杆菌O2、O78血清型混合感染的检出率为5%(2/40),未检测到大肠杆菌O1血清型和沙门菌;四川地区大肠杆菌O2及O78血清型的检出率均为57.1%(4/7);肠炎沙门菌的检出率为14.3%(1/7);大肠杆菌O2、O78血清型混合感染的检出率为14.3%(1/7),未检测到O1血清型大肠杆菌、鼠伤寒和鸡白痢沙门菌。玻片凝集试验结果显示,河北地区大肠杆菌O2及O78血清型的检出率分别为22.5%(9/40
王旭涛刘康平崔亚男姜朋欣崔佳美侯紫娟陈宁李茜李妍
关键词:肠炎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鸡白痢沙门菌多重PCR
仔猪细菌性腹泻的综合防控被引量:1
2024年
细菌性腹泻是影响仔猪生长的一种重要疾病,主要由大肠杆菌、魏氏梭菌、沙门菌等细菌引起。本文从仔猪细菌性腹泻的病因、临床症状等进行归纳分析,提出综合防控措施,以期为养猪生产者提供参考。
邓珊珊张海徐春志蔺俐仲杨源刘艳
关键词:仔猪细菌性腹泻
细菌性腹泻的防治措施
2024年
1鸡细菌性腹泻的流行病学鸡细菌性腹泻作为一种常见的家禽疾病,与多种因素有关。近年来,随着养鸡规模的不断扩大,细菌性腹泻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主要是由多种细菌引起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禽霍乱等是引起该病的主要细菌,这些细菌通过水源、饲料或受污染的环境传播。
唐强
关键词:细菌性腹泻家禽疾病禽霍乱沙门氏菌大肠杆菌

相关作者

徐景峨
作品数:178被引量:279H指数:8
供职机构: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研究主题:PCR 诊治 牛结核病 阴性对照 阳性对照
鲍春梅
作品数:138被引量:696H指数:16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2医院
研究主题:耐药性 腹泻 宋内志贺菌 耐药性分析 腹泻病原菌
曲芬
作品数:239被引量:1,223H指数:17
供职机构:解放军302医院
研究主题:耐药性 腹泻 宋内志贺菌 肝硬化患者 耐药性分析
崔恩博
作品数:151被引量:747H指数:16
供职机构:解放军302医院
研究主题:耐药性 腹泻 肝硬化患者 耐药性分析 宋内志贺菌
滚双宝
作品数:224被引量:681H指数:13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合作猪 生物信息学分析 仔猪 育肥猪 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