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01篇“ 细胞替代“的相关文章
- 一种用于治疗视网膜疾病的视网膜细胞替代疗法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视网膜疾病的视网膜细胞替代疗法方法,本发明包括从患者自身的皮肤细胞或健康供体的眼角膜缘组织中获取细胞,通过重编程技术生成诱导多能干细胞,或通过体外扩增和分化获得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在含有视网膜分化...
- 李馨垚 宋彦娇
-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替代供者骨髓细胞在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24年
- 背景:HLA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为高危恶性血液病患者提供了生存的机会。近年来,对单倍体相合移植的移植模式及移植物选择的探究仍在进行。目前国内逐渐流行以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中心建立的非体外去除T细胞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混合移植模式,但此模式需采集供者骨髓液而增加了供者的痛苦和风险。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替代供者骨髓细胞联合单倍体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方法:入组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接受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恶性血液病患者50例,按2∶3比例随机分配到2个研究组,其中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受者19例,骨髓细胞+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受者31例。该研究经河南省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受者于移植当天,首先输注1份第三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1×106/kg),6 h后输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骨髓细胞的受者于移植+1 d输注供者骨髓细胞,于+2 d输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所有受者均采用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环孢素A+吗替麦考酚酯+短疗程甲氨喋呤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结果与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回输无不良事件发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和骨髓组的植入成功率分别为100%(19/19)和96.8%(30/31),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的粒系植入中位时间分别为14 d和15 d,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的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分别为20 d和19 d,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Ⅱ-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分别为21.1%(4/19)和58.1%(18/3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分别为21.1%(4/19)和25.8%(8/31),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分别为15.8%(3/19)和16.1%(5/31),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早期巨细胞病毒血症发生率分别为42.1%(8/19)和35.5%(11/3
- 张文荟裴晓杭孔黛刘忠文
- 关键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恶性血液病
- 小胶质细胞替代治疗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4年
-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的免疫细胞,小胶质细胞活化在神经系统损伤及神经退行性病变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针对小胶质细胞靶向治疗的研究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小胶质细胞替代疗法即通过药物或基因靶向强制去除功能障碍的小胶质细胞并用完全分化的细胞重新替代,已经在多种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初见成效。本文对小胶质细胞替代治疗在阿尔茨海默病、中风等神经系统疾病中潜在的病理生理机制及有效的治疗策略进行了阐述,为深入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物学机制及治疗提供参考。
- 李涛孟金城张振李丹阳
- 关键词:小胶质细胞神经炎症
- 脑梗死后神经细胞替代治疗的前沿进展被引量:6
- 2023年
- 脑梗死是一种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的疾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负担。神经元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死亡后难以再生或增殖,故脑梗死后的神经功能缺损难以完全恢复。伴随干细胞技术和基因重组技术的进步,脑梗死后细胞替代治疗领域的研究有了较大进展,为临床转化应用奠定了基础。本文综述诱导内源性神经再生、外源性干细胞移植、原位体细胞向神经元转分化这三个方面对脑梗死后细胞替代治疗的基础研究进展,以期为脑梗死的治疗提供参考。
- 龚思琪邵涵汤安琪杨晓燕蔡秀英朱珏华
- 关键词:脑梗死细胞替代治疗干细胞神经再生
- 细胞替代治疗帕金森病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3年
- 帕金森病(PD)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僵硬等运动功能紊乱症状,常发生于老年人群,患病风险随年龄增大而增高。研究表明,PD的病因尚不明确,但与基因遗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如携带有富含亮氨酸重复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Lrrk)2、葡萄糖脑苷脂基因(Gba)等致病基因。
- 蔡皓然叶国生徐丽萍龙大宏
- 关键词:帕金森病细胞替代治疗
- 肝衰竭细胞替代治疗应用的研究进展
- 2023年
- 肝细胞功能缺失导致的肝衰竭,危及患者生命,肝移植是其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然而供肝资源极其有限,肝衰竭患者常因等不到肝源而错过治疗时机乃至失去生命。肝样细胞是一类体外获得的具有肝细胞类似表达谱和类似功能的细胞,有望用于移植治疗以及药物筛选。随着对肝细胞发育的认识日渐加深,以及多能干细胞的研究发现,已经为生产用于移植疗法和药物筛选的肝样细胞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另外,利用已确定为正常发育过程所需的关键转录因子,在体内和体外诱导条件下使肝细胞恢复增殖能力,以及将其他终末分化的细胞类型转分化为肝样细胞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进展。在此,本文总结了各类细胞来源及其生成肝样细胞的研究策略,如何对肝样细胞进行大规模生产以及肝样细胞用于治疗的各种方式方法。
- 贺菁菁隆献黄勇攀黄岩松
- 关键词:肝衰竭细胞治疗
- 用于帕金森氏病的自体细胞替代疗法
- 用于生成可用于帕金森氏病中的自体细胞疗法的中脑多巴胺(mDA)神经元祖细胞的方法、包含该细胞的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 K-S.金
- 文献传递
- 基于食品污染物DON肝毒性评价的体外肝细胞替代方法的初步研究
- 国外已经有针对致癌性、内分泌干扰性、基因毒性等的替代方法,但截至目前,仍缺乏有关肝毒性实验的替代方法。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广泛存在于食品和环境中,是我国污染小麦最严重的一种真菌毒素。...
- 张雅楠
- 关键词:肝毒性HEPG2细胞DON
- 胰岛β细胞替代治疗研究进展
- 2022年
- 糖尿病可导致包括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在内的多种并发症,严重损害患者的生活质量。尽管胰岛素注射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但这种外源性胰岛素替代手段无法复制胰腺β细胞感应血糖变化而产生的胰岛素动态变化,因此无法降低糖尿病晚期并发症的发生[1],并且由于注射剂量控制不准确,低血糖发作并不少见,甚至会发生危险的医源性低血糖。
- 冯琳琳孙广炜刘洋郭瑾陶王晟孙思予
-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移植胰岛素分泌细胞封装
- 巨噬细胞替代激活在钩虫干预炎症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2022年
- 巨噬细胞作为一种高度可塑性的固有免疫细胞,可在不同刺激下分化为M1型巨噬细胞和替代活化的M2型巨噬细胞,其中M2型巨噬细胞参与免疫调节、组织重构和再生、伤口愈合等过程。既往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蠕虫感染率与过敏、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炎症性疾病发病率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钩虫作为一种常见的肠道蠕虫,其感染后同样可诱导宿主产生高水平Ⅱ型免疫反应,巨噬细胞呈现替代激活,可有效干预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从巨噬细胞替代激活的角度对钩虫干预炎症性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杨友桂戴洋
- 关键词:钩虫炎症性疾病
相关作者
- 成翔

- 作品数:20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
- 研究主题:神经干细胞 海马 神经元分化 去神经支配 神经再生
- 冯东福

- 作品数:151被引量:497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研究主题:弥漫性轴索损伤 神经干细胞 SLC22A18 颅脑损伤 胶质瘤
- 唐军

- 作品数:44被引量:178H指数:7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
- 研究主题:胚胎干细胞 小鼠胚胎干细胞 神经前体细胞 细胞移植 学习记忆
- 张新化

- 作品数:77被引量:235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
- 研究主题:海马 神经干细胞 神经元 穹窿海马伞切割 海马内
- 易伟斌

- 作品数:13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 内皮细胞 角膜移植 难治性青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