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94篇“ 细胞因子释放“的相关文章
- 使用与激酶抑制剂组合的嵌合抗原受体治疗和预防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 本披露提供了组合物和方法,这些组合物和方法例如通过给予CAR疗法与激酶抑制剂例如JAK‑STAT抑制剂和/或BTK抑制剂来用于治疗与抗原表达相关的疾病或用于治疗或预防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 S·吉尔S·肯德利安M·鲁艾拉
- 聚焦血液肿瘤患者CAR-T治疗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 2025年
-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 CRS)是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CAR)T细胞免疫治疗最主要的并发症,其发病涉及巨噬细胞等释放大量细胞因子损伤相应器官。为尽早识别和应对CRS,探索其预测指标的研究正在积极进行中,新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也不断涌现。
- 李凌浩宫文洁吴德沛薛胜利
- 关键词:血液肿瘤
- 抗肿瘤单克隆抗体类药物致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风险分析与研究
- 2025年
- 目的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评估和比较不同抗肿瘤单克隆抗体和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该类药物的安全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FAERS建库至2024年第一季度以抗肿瘤单克隆抗体作为首要怀疑药物,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作为首选术语的病例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ROR)和综合标准法(MHRA)研究抗肿瘤单克隆抗体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导致的严重结局和死亡率。结果共收集到3182份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报告,上报国家以美国为主(23.79%),上报人员以医务人员为主(95.76%)。患者年龄以18~64岁占比最高(35.42%),男性占比较女性高(49.31%vs 34.54%)。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最常见报道为利妥昔单抗治疗(865例);莫妥珠单抗在抗肿瘤单克隆抗体治疗中信号最强[ROR=972.56,95%CI=665.75~1420.78;比例报告比值比法(PRR)=748.85,χ^(2)=25161.11];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相关死亡率以奥加伊妥珠单抗最高(31.25%)。结论抗肿瘤单克隆抗体相关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后果较为严重,临床在使用抗肿瘤单克隆抗体时应警惕患者发生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可能,尤其是患有血液系统肿瘤的患者。
- 狄潘潘邢晓勤梁海贾淑云
-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数据挖掘利妥昔单抗
- 针对CD3/CD20双特异性抗体的减轻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给药策略
- 公开了针对治疗性蛋白质(例如,T细胞活化双特异性抗体)的减轻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和输注相关反应的施用方案。所述方法采用初始部分给药,其中任选地施用在给药方案的过程内以最大每周给药中断的另外的药剂,如类固醇或细胞因子拮抗剂。
- C·布朗斯坦I·洛伊L·L·阿德里安斯
- 治疗、预防、抑制或减少细胞因子释放的噁噻嗪二氧化物
- 本申请涉及发明“治疗、预防、抑制或减少细胞因子释放的噁噻嗪二氧化物”。具体地,本申请涉及用某些噁噻嗪样化合物和/或相关化合物在个体中预防、抑制或降低细胞因子释放和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或细胞因子风暴发生率的方法。
- J·C·科斯汀 H·莫勒 T·米勒
- 用于治疗、预防、抑制或减少细胞因子释放的噁噻嗪二氧化物
- 用某些噁噻嗪样化合物和/或相关化合物在个体中预防、抑制或降低细胞因子释放和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或细胞因子风暴发生率的方法。
- J·C·科斯汀H·莫勒T·米勒
- 体外培养人PBMC细胞因子释放试验方法的建立及优化
- 研究背景2006年,英国I期临床试验中发生了一件灾难性事件-TGN1412“大象人”事件,该试验中所有(6例)接受试验药的受试者均出现了危及生命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 C...
- 傅盈双
- 关键词:体外实验LUMINEX
- 用于预测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多变量模型
- 本公开提供了用于预测受试者在接受治疗之后经历至少阈值等级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风险的技术。所述风险可以基于(例如)一组基线特性、风险评分生成模型、治疗中细胞因子水平和/或治疗剂量来预测。所述风险可以用于生成与关于是否经由...
- E·P·格里芬B·麦克卡尔T·G·涅尔森A·贝洛索夫
- 用于治疗细胞因子风暴和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组合物和方法
- 公开了用于治疗细胞因子风暴和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组合物和方法。
- 张领兵
- 单克隆抗体引起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机制及临床前评价进展
- 2024年
- 单克隆抗体药物(简称单抗药物)在癌症、免疫相关疾病等方面治疗前景广阔。随着临床前及临床研究数据的积累,人们对其免疫毒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入。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s release syndrome, CRS)是一种由多种因素诱导的免疫系统广泛激活的全身炎症反应,单抗药物可通过激活效应细胞或非效应细胞引起细胞因子释放,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临床前主要通过体外细胞因子释放实验(cytokine release assay, CRA)及体内试验综合评估单抗药物的安全性。虽然体内和体外实验的数据可以相互补充,但通常不能完全预测临床发生,临床前预测单抗药物引起CRS的风险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CRS的发生机制、相关法规及临床前评价方法3个方面对单抗治疗产品诱发的CRS进行综述,以期为单抗治疗产品的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策略提供新的思路。
- 傅盈双李双星姜华林志
-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药物安全性评价
相关作者
- 齐昆明

- 作品数:41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移植后 内皮祖细胞 骨髓移植 输注 肝脏损伤
- 曹书华

- 作品数:240被引量:2,464H指数:24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脓毒症 中西医结合治疗 血必净 MODS
- 王勇强

- 作品数:247被引量:1,436H指数:17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脓毒症 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减少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血必净
- 徐新女

- 作品数:96被引量:171H指数:7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胶质瘤 BFGF 凋亡 白藜芦醇 细胞凋亡
- 潘彬

- 作品数:75被引量:48H指数:3
-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移植物抗宿主病 小鼠 移植后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TH17细胞